会员登录|免费注册|忘记密码|管理入口 返回主站||保存桌面
小红书泼天的富贵,我们怎么分上一杯羹
2025-02-03IP属地 湖北0

大家好,我是东哥,你身边放心的香港保险顾问。

这是我的第640篇原创。

上篇文章,我们回顾了

但凡我们面向的是未来,就永远不能提前做好完全的准备。

未来是不确定的,这也是这个世界最好玩儿的地方。

但只要,宏观上的方向是对的,自己又有一股子不屈之心,敢闯能拼,那么大概率路会越走越宽。

这两天,小红书意外的迎来了很多国际友人。

也就是所谓的TikTok Refugee。

nload="this.removeAttribute('width'); this.removeAttribute('height'); this.removeAttribute('onload');" />

这是怎么回事儿?

1

抖音海外版,也就是TikTok,因为美国的禁令,大概率1月19号,就要停止运营了。‍‍‍‍‍

TikTok有中国原生背景,但运营和数据都在美国本土。

现在要求,必须卖给美国,否则就禁掉。‍

结果,天生反骨的美国人民,气不打一处来。

在末日最后的疯狂里,寻找替代品。‍‍‍‍

而像Twitter、Facebook这些平台,明显不能满足他们对异域的追求。

所以就找到了另一个中国原生的社交平台——小红书。

现在小红书在北美区的的下载量,已经被干到了第一名。

泼天的流量,就是泼天的富贵。

一方面是小红书的流量,另一方面,是小红书生态上的流量。

比如小红书上的博主们。

据说已经有人借着这波风口,开始赚钱了。

从中文教学、社媒教学到老外入境游服务。

玩儿的不亦乐乎。

网上到处充斥着,小红书信号单日涨粉6万的帖子。

看得人心红,瞅的人眼红。

潜在问,东哥你也是玩儿流量的,支支招呗。

咱怎么趁着这波流量赚点钱呢?

2

东哥说,趋势来了,对趋势视而不见,是不对的。

所以风来了就要乘风而飞。

问题是,你得这股子风是不是属于自己的风。

能不能趁的上。

所有的商业模式,落实到最后无非两个。

一个是供给,一个是需求。

现在老外的流量来了,对应的就是需求来了。

所以触发了大量供给,无数自媒体人涌入小红书。

问题是,你需要面对的竞争,是需求么?

不是。

是供给端。

是其他也想在小红书上,捕获这波流量的红利的其他自媒体人。

那么你就要琢磨,你的供给,在什么程度上比他们更强。

更牛。

但这里有个尴尬的点是,如果你真的更牛有,为什么没早做?

小红书种草能力在中文社交平台是绝对的头部,你不可能不知道。

没早做,大概率是因为没有能力做。

既然当时没有,如果现在的状态,和之前也一样的,那就还是没有。

那你现在冒冒失失冲进去,能赚到什么钱?

浪费时间。

3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基本盘。

什么是基本盘?

就是自己的最基础、最本质、最根深蒂固的东西。

对于个人,可以视为自己的主要竞争力、从业背景、性格特征等;

对于城市,可以引申为地理位置、人口属性、老城区等特征。

无论做什么,都要先想想自己的基本盘。

现在手头的这个机会,和自己匹配不匹配。

人一辈子赚钱的诱惑多的是,今天看着张三做外贸赚钱了,就兴冲冲的去做外贸。

明天看着李四做自媒体赚钱了,就调头来做自媒体。

眼瞅着AI兴起了,就又转向做AI。

这就扯淡了。

每一次调头,都是对之前的否定。

之前所做的努力,基本上就都随风而逝了。

没有积累,更没有复利。

每次只能赚到一点皮毛小钱。

赚大钱的方法是什么?

巴菲特早给我们指明过。

股神巴菲特曾说,人生就像滚雪球,最重要的是发现很湿的雪和很长的坡。

典型的,就是复利。

最开始时雪球很小,但当往下滚的时间足够长,而且雪球粘的足够紧,最后雪球就会很大很大。

所以你看,很湿的雪,和很长的坡。

没有风口。

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

那个亚马逊的贝索斯,就说:

与其研究什么是变化的,不如研究,什么是不变的。
4

潜在说,那你看,也有很多人,的确是在不断切换赛道。

也都赚到钱了。

这个又怎么说?

就拿你来说,早先做电力工程,后来做产业地产,现在做香港保险和自媒体。

不也一直在变。

东哥说,我这点变化算啥。

岁月留金里面有位美女,那才叫彪悍。

早先做在职教育,然后做莞地区母婴社群、航模学习培训、香港企业注册,现在又在做跨境结汇。

每一次的方向和之前看起来都毫无关联。

但真的没关联么?

不是。

是我们只看到了表象,没看透底层。

玩儿到底层,其实她一直在玩儿流量。

在职教育、母婴社群、航模、香港企业注册、跨境结汇,最后都是依托自己做流量的能力。

只是用了不同的承接渠道罢了。

她自己并不需要做重资产的投入,玩儿的是渠道。

后面的落地都有供应商承接。

所以你看,其实人家一直专注在一个赛道上。

5

至于我的经历,也是类似。

昨天的文章,大致回顾了过去的经历。

从工程行业到香港保险,的确是一次大的跨越。

但再往下看,其实底层都是数学。

工程行业里面,东哥做的是设计,大量的计算和力学模型。

现在做保险,东哥主打的也是计算,各种金融模型。

同样是做顾问,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玩儿法。

就比如之前一位同事分享,她的销售风格和东哥就完全不一样。

两个极端。

她是学艺术出身,所以对这些数据类的东西,完全无感。

怎么办?

两个思路。

一个是,只讲概念,将保险的意义,将它对我们生活的重要性。

怎么利用保险,面对未来的不确定性。

二个是,更多的经营自己的人设。

利用艺术从业的优势,打造自己精致人生的感觉。

同时给客户提供大量的情绪价值。

就比如客户的孩子出生了,她就送了一个非常有艺术气质的礼物给到对方。

这种打法,第一次听说的时候着实震撼了东哥。

也更深刻地了解了这个世界的多样性。

东哥的销售风格是什么样的?

花一些时间聊保险的重要性。

客户有了基本的概念后,就进入到产品和方案。

用大量的数据、图表,解释清楚产品到底能给他解决什么问题。

能覆盖什么风险。

出了什么意外时,可以怎样用这个东西来解决。

典型的理工科思维,全程都在讲数学、逻辑和精算。

所以你看,东哥其实也一直在自己的领域玩儿。

只不过,之前用数学算力学模型,现在用数学算保险模型。

底层的逻辑,一脉相承。

6

站在这个角度,小红书这波流量,和我们关系大么?

如果你之前就再做小红书,或者你现有的产品符合当前这股潮流,可以去试试。

反正又不花钱。

如果你之前的基本盘,和这股热潮没有任何关联系,还是洗洗睡吧。

把精力,放在自己的赛道,自己的雪坡,自己的产品上。

要有战略定力。

永远不要心急火燎随大流。

否则啥热乎的都吃不上。

关注东哥,保护中产财富,一起慢慢变富。

东哥目前提供如下服务,有需要的朋友欢迎微信来撩。

  • ,一个经营强链接的社群。

群里有老板、投资人、500强高管、律师、HR……

讨论个人IP打造、中年人第二曲线、硕博学历提升、企业出海项目等。

  • ,分享一些专业金融知识及硬核资讯;

讨论香港保险、香港银行开户、美股投资、比特币投资、房产投资等。

  • ,1-2小时的深度交流。

涵盖自媒体指导、职业规划、就业指导、IP打造、个人优势挖掘、销售获客技巧、资源链接等。

人是万物的尺度。找一群人一起走,一起慢慢变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