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随着TikTok在美国短暂停服,许多海外用户涌入小红书(Xiaohongshu),但随之而来的语言障碍成为用户交流的主要难题。小红书迅速推出的翻译功能,不仅解决了这一问题,更让人们看到了其强大的人工智能(AI)技术能力。这一现象,背后隐藏着怎样的技术秘密?小红书又将如何在未来的发展中,利用这些AI能力?
小红书的翻译功能在1月19日上线,时机恰到好处。TikTok于1月18日停止在美营业,导致大量美国用户寻找替代平台。在这个过程中,小红书面临着如何快速吸引新用户的问题。通常,人们对翻译功能的期待是直接的中文与设置语言的互译,然而小红书的翻译功能却远不止此。初步测试发现,这个功能能够准确翻译网络俚语、颜文字,甚至摩斯密码,展现出极强的多样性和灵活性。
分析显示,小红书的翻译功能并非简单的文本转换。在试用过程中,一些用户输入特殊格式的内容时,意外引发了与大语言模型(如GPT-4)间的互动。这种意外交互不仅增加了翻译的趣味性,同时也提升了用户体验。根据用户反馈,小红书似乎在使用某种大语言模型,可能是经过调整后的智谱清言,它不仅符合国内互联网文化的特点,也降低了用户的使用门槛。这一切都为小红书的社区营造了更加包容的氛围,使新用户能够更快地融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