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登录|免费注册|忘记密码|管理入口 返回主站||保存桌面
护民生:以检察“力度”提升民生“温度”
2025-02-03IP属地 湖北1




以检察“力度”提升民生“温度”


自最高人民检察院部署开展“检护民生”专项行动以来,沈阳检察机关把“检护民生”专项行动作为为大局服务、为人民司法、为法治担当的重要载体和举措,聚焦民生领域重点热点难点,充分发挥检察职能,把依法履职和保障民生贯穿司法办案全过程,用心解决人民群众“急难愁盼”,持续做实人民群众可感受、能体验、得实惠的检察为民。



突出重点——


聚焦妇女、老年人、残疾人、农民工等特定群体的民生问题,通过检察监督守护弱势群体合法权益。


用法治力量保护“她”权益。在沈阳市人民检察院12309检察服务中心,“妇女儿童权益保护”专用接待工作窗口畅通了妇女儿童诉求的表达渠道。2024年以来,沈阳检察机关协调推进对妇女儿童权益的全方位保护、对侵害妇女儿童权益问题的全链条治理,筑牢维护妇女儿童权益的法治屏障。

 

皇姑区院协助公安机关在全市建立首个市级妇女儿童维权服务站“和煦站”,对全区100余名社区民警、街道妇联工作人员、社区干部进行培训。


让耄耋老人“老有所养”。全市检察机关与公安、民政等部门加强沟通协作,开展落实“十一号检察建议”系列活动,召开工作座谈交流10次,前往养老机构实地走访调研25次,开展普法宣传活动26次,切实推进养老行业社会综合治理。


沈阳市院与新民市院一体履职,协调解决88岁老人反映的因户口遗失、儿子死亡证明延误导致其无法取出其子工资及住房公积金等问题,就辖区无户口人员应落户尽落户问题和工资领取问题制发检察建议书,得到相应回复,取得良好效果。


让残疾人出行“有爱无碍”。无障碍基础设施是残疾人等社会群体共享高品质生活的必要条件,也是展示城市文明的重要窗口。为助力解决残疾人等群体出行问题,沈阳市院与市城乡建设局、市残联共同召开工作推进会,印发《沈阳市无障碍环境建设技术导则》。


浑南区院针对辖区部分风景旅游区停车场存在无障碍停车位设置偏少,标识不明显等设置不规范问题,召开由听证员、行政机关代表、停车场经营企业等相关单位参加的听证会,向行政机关送达检察建议,助推辖区无障碍设施改造提升。

 

为劳动者解决忧“薪”事。自专项行动开展以来,沈阳检察机关依法惩治恶意欠薪犯罪,全市两级院与公安、法院等部门共同会商拒不支付劳动报酬案件3件,办理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犯罪案件1件,建议劳动监察部门移送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犯罪线索2件,办理劳动者权益保障领域案件2件,不断加强民生司法保障。


大东区院联合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开展“‘检察蓝’助力根治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专项行动”,聚焦工程建设领域,对是否开设农民工工资专用账户和落实农民工工资保证金制度等进行监督,推动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制度落实。


让“最可爱的人”无畏前行。维护军人权益守护英烈荣光,自专项行动开展以来,沈阳检察机关深入落实最高检及省检察院关于加强军地协作工作要求,共批捕侵犯军人军属合法权益案件2件2人,办理国防利益和军人权益保护领域案件5件。


沈北区院针对辖区内马刚烈士陵园纪念设施保护管理不到位,主体建筑破损严重、修复缓慢,人民群众无法开展祭扫纪念活动等实际情况,充分发挥诉前磋商机制优势,及时督促职能部门依法履职,推动受损设施快速得到修复。



沈阳、沈河两级检察院走进辖区养老机构,共同推动养老机构安全监管。



关注热点——


沈阳检察机关依法履职,让人民群众吃得放心、看病安心、行得舒心,守护群众身边的民生幸福。


食药安全底线不容触碰——全市检察机关积极落实最高检食药领域冬季行动,共受理审查起诉各类危害食品、药品安全犯罪案件43件56人,尽心守护群众“舌尖上的安全”。


和平区院针对违规使用“生鲜灯”的乱象,向主管行政机关制发行政公益诉讼诉前检察建议,督促其依法履职,及时开展专项整治工作,堵塞监管漏洞,严把食品安全关。


辽中区院开展新业态食品安全检察公益诉讼工作,办理的督促整治以探店视频形式违规发布涉食品安全广告行政公益诉讼案,推动具有广告性质的餐饮探店推广视频加注“广告”标识500余条。


经开区院开展违规销售处方药专项活动,立案行政公益诉讼案件3件,发出检察建议3件,推动区市场监管部门开展专项排查活动。

 

交通安全防线不容突破——全市检察机关积极规范机动车维修行业管理秩序,运用大数据应用持续跟踪,通过召开行政检察监督公开听证会,推进社会治理取得实效。

 

高新区院强化行政公益诉讼诉前检察建议,在办理一起销售假冒注册商标汽车配件案件中,会同侵权行为多发区域市场监督管理部门,对汽车零部件交易集散地开展检查,共同保护群众出行安全。


人民群众“救命钱”不允觊觎——深入落实与市公安局、市法院、市医疗保障局、市财政局、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市市场监督管理局会签的《沈阳市2024年医保基金违法违规问题专项整治工作方案》,加强各单位间的协调联动,严厉打击骗取医疗保障基金的违法犯罪行为。


浑南区院在办理一起诈骗案中,通过准确指控犯罪、多次释法说理,促使被告人悔罪,并将在案被害人的经济损失悉数偿还。

 

老百姓的“钱袋子”要守牢——全市检察机关共受理审查逮捕各类电信网络诈骗刑事案件266件375人,起诉帮信罪271件334人。


在高质效办理案件的同时,全市检察机关组成“反诈宣传团队”,先后走进辽宁大学、沈阳工业大学等高校进行法治宣讲,结合具体涉外电诈典型案件,采取互动问答、个案讨论、线上直播等方式,揭露犯罪手段、普及反诈知识、增强防范能力。


沈阳检察机关走进沈阳工业大学,开展反电信诈骗普法宣传活动。



破解难点——


更舒适的生活环境、更有效的权利保护、更及时的关怀救助……沈阳检察机关持续坚守为民初心,增进民生福祉。


当好生态环境“守护者”。今年8月在全国生态日来临之际,由市法院、市检察院、市生态环境局共同编撰的《沈阳辖区生态环境和资源保护绿皮书》公开发布。专项行动开展以来,全市检察机关共起诉破坏环境资源案件61件85人。


沈阳市院调取市生态环境局重点污染企业在线监测数据,排查异常数据线索,推广应用全省首个环境资源领域“干扰在线监测数据环境污染类案监督模型”,模型运行以来共筛查异常数据线索15条,开展监督5件,制发检察建议1件。


苏家屯区院积极发挥大数据优势,建立预警模型,办理全省首例干扰重点排污单位自动监测数据案。


康平县院对养殖污染情况进行摸排调查,对一起养殖场排污污染河道案进行立案,向行政机关发出磋商函,切实推进地区生态环境保护。


筑牢个人信息“安全堤”。沈阳检察机关建立协作联动机制、线索移送机制和探讨协作机制,通过开展跨部门合作将筛查出的重点案件线索移送至各院公益诉讼部门进行审查、研判,共批捕侵犯公民个人信息案件2件10人,起诉5件13人。


加强矛盾纠纷化解“亲历性”。全市两级院检察长率先垂范,带头接访办信,积极发挥“头雁”作用。全市检察机关领导干部接访办信1617件,化解信访事项1298,涌现出一批“检护民生”优秀案例。其中大东区院办理的一起司法救助案入选最高检第一批涉民生控告申诉检察典型案例,沈河区院办理的一起信访案入选“检护民生”专刊第7期典型案例。


撑起司法救助“暖心伞”。2024年以来,全市两级院办理司法救助案件300件,发放救助金186.5万元。制定《沈阳市检察机关司法救助活动接受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监督工作办法》,将接受代表、委员监督纳入司法救助和公开听证全流程、各环节。


沈阳、铁西两级检察院来到被救助人家中,发放国家司法救助金。


“检护民生”没有终点,只有连续不断的新起点。沈阳检察机关将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自觉接受人民监督,抓住民心所向、民生所急,找准检察履职的发力点和突破口,以“检护民生”专项行动为抓手,以检察“力度”提升民生“温度”,让人民群众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沈阳市人民检察院新媒体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