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越来越多跨国研发机构落户,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正成为全球创新要素集聚的重要枢纽。
近日,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中关村科技园区管理委员会发布第七批北京市外资研发中心认定名单结果公告,北京安和加利尔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安和加利尔”)、阿尔特汽车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等20家北京经开区企业上榜。
截至目前,北京亦庄外资研发中心累计认定总数达109家,占全市总数近40%。此次认定不仅彰显了亦庄在科技创新领域的领先地位,也为区域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据了解,此次获得认定的20家企业涵盖生物医药、汽车、新一代信息技术等北京经开区主导产业,其技术能级与创新质量均代表行业顶尖水平。
在汽车科技领域,国内首家上市的独立汽车设计公司阿尔特展现出强劲创新实力。公司通过智能底盘技术、先进动力总成等领域的突破性创新,成功跻身外资研发中心行列。其智能化数字底盘平台集成了集中式电子电气架构、线控底盘、四轮转向驱动解耦等多项前沿技术,为高级别辅助驾驶提供核心支持;全球首创的电磁式DHT、集成VCU和MCU于一体的动力域控制器等创新成果,正引领汽车行业集成化、高效化发展新趋势。
阿尔特有关负责人表示,目前,公司已与、清华大学等建立深度合作,将AI技术深度融入汽车研发全流程,构建起全方位的创新生态。
安和加利尔是一家专注于外科超声手术刀的医疗科技企业,公司研发中心副总监赵小龙介绍:“申请外资研发中心资质的核心目标是突破国际巨头在超声刀核心技术上的垄断,尤其是在刀杆材料、换能器频率稳定性等关键领域实现自主可控。”
作为我国首批实现外科超声手术刀国产化的企业之一,安和加利尔自主研发的超声手术刀系统率先打破进口品牌在国内市场的长期垄断,经国际检测机构TÜV认证,核心性能指标达到国际同类产品先进水平。赵小龙表示,未来公司将以超声手术刀为基础,打造微创外科综合解决方案,通过技术创新和产品升级,不断拓展国内外市场,成为全球领先的微创外科设备供应商。
北京经开区有关负责人表示。为支持外资研发中心建设,北京经开区已构建起覆盖人才引进、税收优惠、知识产权保护等全链条的政策服务体系,而相关政策支持,也从拨付资金、覆盖范围以及执行效率等方面不断提升和优化。
未来,北京经开区将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完善“服务包”机制,为外资研发中心提供全生命周期服务,助力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李佳
编辑/胡克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