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8月2日,赵露思一条@银河酷娱传媒的微博,像一颗深水炸弹投入娱乐圈。当“205万强制划款”、“重度抑郁诊断书”、“封杀威胁”等关键词刷屏热搜时,吃瓜群众才惊觉:
原来顶流艺人与资本的博弈,远比《甄嬛传》更有看头。这不是简单的解约纠纷,而是一场关乎健康权、资源控制权与商业价值分配的生死局。
一、205万强制划款
赵露思在社交媒体指出:公司承诺承担违约金,却直接从工作室账户划走205万,还暗示后续要继续赔。紧接着,赵露思晒出了银行流水单。根据圈内资深财务透露,这种“先承诺后违约”的操作,在娱乐圈堪称“常规操作”。某经纪公司前员工爆料:“公司惯用‘安抚话术’稳住艺人,等财务签完字就翻脸不认人。”
更魔幻的是财务欺诈细节,赵露思指控公司“欺骗财务签署分账文件”,试图将非法扣款合法化。这种操作让人想起《寄生虫》里的地下室。表面光鲜的经纪公司,背地里却用各种“合法”条款编织吸血网络。有法律界人士指出,若赵露思能提供录音或书面证据,银河酷娱可能面临《刑法》第271条职务侵占罪的指控。
有网友吐槽说:这哪是经纪公司,分明是《甄嬛传》里的皇后,打胎大队长啊! 资本将艺人视为“人形ATM”,任何契约精神都成了遮羞布。据业内推测,赵露思年收入超2亿,而银河酷娱近年财报显示其连续亏损,这或许解释了为何公司要用她的收入“养全公司”。
2025年7月16日赵露思晒出了心理诊断书:重度抑郁(75分)、重度焦虑(73分)。看到这份诊断书时,舆论炸开了锅。要知道,抑郁量表标准分超过70分即属“极重度”,意味着她随时可能有自残或自杀倾向。更令人发指的是,公司在明知她病情的情况下,仍以“封杀”威胁其接戏,甚至用“家人患病”进行道德绑架。
这种“健康压迫”并非孤例。2024年12月,赵露思因失语症被送医抢救,公司却隐瞒病情长达十多天。有医护人员透露,她当时“瘫坐在轮椅上,连走路都困难”。而公司的回应更令人心寒:“她只是需要休息,工作规划并无分歧。”
前年续签的合约剩4年,解约需赔4亿?这个业内推测的数字,像达摩克利斯之剑悬在赵露思头顶。根据《民法典》第585条,违约金通常不超过实际损失的30%,但经纪公司惯用“天价违约金”条款震慑艺人。
某律师事务所合伙人指出:“很多合约会将违约金定为艺人年收入的10倍,这本质是资本对艺人创作自由的剥夺。”
另外,赵露思还指控公司“拖延处理解约协商,故意消耗艺人黄金期”。这种策略在娱乐圈屡见不鲜:通过法律程序拖垮艺人,最终迫使对方妥协。参考李子柒案,从解约到终审耗时近两年,期间她几乎从公众视野消失。
看到赵露思在社交媒体的言论,有网友这样评价道:这不是合约,而是资本为艺人量身定制的棺材板! 当资本用“违约金”筑起高墙,艺人的命运只剩两种:要么沦为“赚钱机器”,要么倾家荡产“赎身”。
对于赵露思的维权,网友上有两种声音,有人觉得小题大做,也有认为赵露思就该抗争。
“男性艺人出轨能被原谅,女性维权就被骂疯女人?” 网友的质问撕开了娱乐圈的遮羞布。对比某出轨男星仍活跃荧屏,赵露思却因维权被贴上“不体面”“内核烂”的标签。这种双重标准,本质是父权社会对女性“温顺”“隐忍”的规训。
更令人心寒的是,部分媒体将焦点放在她的“情绪化发文”上,却对公司的违法行为视而不见。某娱乐记者私下坦言:“资本施压要求淡化公司责任,多写艺人‘不专业’。”这种舆论操控,让女性维权之路更加艰难。
很显然,如果赵露思输了,下一个受害者可能是任何艺人。目前,粉丝已发起“包场抵制《桃花映江山》”活动,某平台数据显示该剧预约量暴跌30%。若银河酷娱继续沉默,恐将面临“品牌撤资+剧集扑街”的双重打击。
法律层面,赵露思已报警处理经济纠纷,并可能援引《民法典》第180条“不可抗力”条款解约。但关键在于,她能否证明健康问题直接影响工作能力。参考蔡徐坤案,法院曾以“未成年签约不合理”为由大幅降低违约金,这或许为赵露思提供了判例支持。
这场撕逼大战,撕开的不仅是赵露思的合约,更是整个娱乐圈吃人不吐骨头的潜规则。 无论结局如何,此案已推动公众审视行业压榨机制。当资本不再将艺人视为“摇钱树”,当契约精神回归平等本质,娱乐圈才能真正迎来春天。
赵露思与银河酷娱的博弈,是顶流艺人与资本的终极对决,更是一场关乎行业未来的生死战。
当205万强制划款、重度抑郁诊断书、4亿违约金等关键词刷屏时,我们看到的不仅是一个艺人的血泪控诉,更是整个娱乐圈畸形生态的缩影。
希望这场战争,能成为终结“资本吃人”潜规则的起点。毕竟,真正的星途璀璨,不该建立在艺人的血泪之上,你说是不是这样呢?
欢迎大家留言评论,一起来说说你的独到观点,并同步关注很哥解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