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病费用如何用医保报销呀?”“最近村里有啥活动呀?”“我准备房屋改造,有哪些流程要办理呢?”……近日上午,在秦岭深处镇安县永乐街道办八亩坪村一村民家中,一场别开生面的“乡音党课”正在开展。县委党校高级讲师、驻该村第一书记汤正华,从日常生活中的民生小事到乡村振兴的具体政策,面对村民们提出的问题,现场逐一耐心解答。
nerror="javascript:this.style.opacity = 0;" src="http://www.wrujm.cn/file/upload/202508/18/105204312.jpg" />
没有严肃的会场,没有传统的高台讲坛,取而代之的是一张张普通的小板凳,党员干部与群众围坐一起,仿佛唠家常一般,亲切自然,这种“零距离”的接触,瞬间拉近了宣讲者与群众之间的心理距离。
此外,宣讲工作人员在政策讲解中说的也是带着乡音的大白话,用通俗易懂的语言,结合身边的真实案例,将复杂的政策理论和法律法规转变为浅显易懂,赢得了广大群众的称赞,让在场的每一位群众都能听进去、听得懂,真正做到了让知识和政策“润民心”。
“以前总觉得政策离我们很远,现在通过这个‘乡音党课’,才知道原来政策就在我们身边,对我们的日常生活有着这么大的影响。”八亩坪村村民张远荣说。
nerror="javascript:this.style.opacity = 0;" src="http://www.wrujm.cn/file/upload/202508/18/105204432.jpg" />
永乐街道办八亩坪村“乡音党课”,只是镇安县开展“乡音党课”的一个缩影。
自2017年4月以来,镇安县委党校联合县委组织部、宣传部在全县基层组织和党员干部中开展“村村建乡音课堂、人人讲乡音党课”活动,依托农村基层党组织会议室、党员活动室、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农村集体闲置房屋、党心民心聊天室和农家小院等,在全县15个镇(街道)建起了党校,在156个村(社区)创建了固定“乡音党课”课堂170个,全部达到了有机制、有设施、有教师、有培训、有资料、有保障的“六有”标准。同时,该县还聘请了380多名乡音讲师,组建了80支宣讲培训服务队,将田间、林间、席间、车间等作为流动乡音课堂。
“如果你经常接到诈骗和骚扰信息的话,我们可以帮你设置阻截。”“您下载‘国家反诈中心’APP了吗?”“如果有人给你打电话,说有投资少、回报高、赚钱容易的东西,千万不能相信。”同样在8月13日下午,镇安县庙沟镇司法所所长王新兵来到双喜村的“乡音课堂”,把接地气、实用管用的反诈常识和法律法规送到了群众心坎上。
nerror="javascript:this.style.opacity = 0;" src="http://www.wrujm.cn/file/upload/202508/18/105204712.jpg" />
王新兵用通俗易懂的语言,结合身边真实案例,向村民讲解贷款诈骗、刷单诈骗、养老诈骗等诈骗手段,介绍遇到诈骗应对的方法。村民李成兵说:“听了这堂课,学到了许多真实有效的反诈技巧,比如不接陌生人电话,不信中大奖、赚钱快等花言巧语,不把自己的银行卡号转给陌生人。”
在镇安县,这样的“乡音党课”已成常态。针对农村群众“政策看不懂、流程搞不清”的痛点,县委党校还创新推出“点单式”宣讲服务机制,党员干部带着2万多张惠民政策卡走村入户,在村民院落、核桃树下、文化广场等村民聚集地开设流动乡音课堂,用方言土语把“文件话”翻译成“家常话”。
除了政策宣讲和法律普及,“乡音党课”还注重文化传承和道德教育。通过讲述发生在群众身边的凡人善举、好人好事,让“小人物”讲“大道理”,用“微课堂”传播“正能量”,引导群众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推动形成文明和谐的社会风尚。
“自‘乡音党课’开展以来,全县已举办‘乡音党课’5500多场次,覆盖群众12.6万人次,累计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3000多个。”镇安县委党校常务副校长蒋立勇说:“下一步,镇安县将在“乡音党课”的形式与内容上不断深耕,注重民生导向,通过更为精准有效的举措,让政策红利惠及更多群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