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8月26日,搜狐青幕计划的启动仪式在北京成功举办,主题定为“影力共振”。此次活动汇集了学界的权威人物、产业精英及年轻创作者,通过主题演讲、创作分享和圆桌对话等形式,共同探讨青年电影人的成长路径以及中国电影的未来走向。出席此次活动的有搜狐网副总编辑晏成、青幕计划评委会主席尹鸿、《追月》导演乔梁、《南京照相馆》编剧张珂等多位业界嘉宾与青年导演。
更新评审阵容,携手拓展影像新视界
本届青幕计划由搜狐公司创始人张朝阳发起,特邀知名导演关锦鹏担任艺术总顾问,并请清华大学教授、电影家协会副主席尹鸿担任评委会主席。评审阵容包括中国电影与文化领域的学者戴锦华、以及多位知名导演与编剧,如霍猛、崔睿、陈卓、陈宇、张珂,还有演员齐溪、刘天池、张晓龙等。他们将为青年创作者提供全方位的支持与引导。
此次青幕计划继续与国内顶尖艺术院校合作,包括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北京大学艺术学院、中国传媒大学戏剧影视学院等,还与“投奖”等专业平台联手发起征片活动,进一步拓展青年影像创作的展示与孵化渠道。
全力推动平台建设:打造创作生态新蓝图
搜狐网副总编辑晏成在开场讲话中表示,搜狐青幕计划在内容产业变革的背景下,始终致力于为青年创作者提供展示才华的舞台。他指出,青幕计划不仅将成为青年导演成长的“跳板”,更要做“优质视频内容的价值发现者”。他还透露,本届大赛将为多元创作提供更丰富的支持,包括六大主竞赛单元、多个专业单项奖,并新增了“年度技术创新奖”以表彰影像技术方面的卓越成就。此外,青幕计划还将与东风本田合作,共同推出“致敬经典特别单元”,为优秀短片提供奖励。
学术引领:重塑影像评价标准
青幕计划评委会主席尹鸿教授在现场进行了主题演讲,提出在影像创作大众化的今天,我们应该超越传统的表达方式,追求新鲜的创作形式。虽然影像的门槛已被打破,但电影的美学和语言依旧至关重要。他强调,创作者应深入生活,激发想象,秉持初心,平衡个人表达与观众需求,避免陷入俗套。尹教授坚信,只有突破自我,创新表达,电影才能为世界带来独特的价值。
创作分享:从实践到突破
青年导演李冉分享了自己从影迷到职业导演的十年历程。她回顾了自己的“非典型”成长路径,谈到自学拍摄、参加电影训练班、用短片打破行业壁垒等经历。李冉提到,面对创作与融资的困境,她跳出了传统影视公司的框架,成功说服非行业投资者支持自己的长片项目。她强调,关键在于永不放弃,持续创作,坚守个人表达,最终能找到属于自己的突破。
另一位青年导演仇晟分享了他在创作中的深刻体悟,他认为电影不仅仅是最终的作品,而是自我剖析、认识世界的工具。仇导演提到,创作者应该从自身的真实体验出发,拒绝空洞叙事,拥抱“真”与“混乱”,以此推动个人与时代的对话。
多维对话激发创作活力:全产业链支持青年影人
在启动仪式论坛上,乔梁、张珂、蒲剑、张中臣、王磊等资深嘉宾围绕“青年电影人的破界与新生”展开了深度讨论。乔梁导演强调AI是工具,创作者应保持自主性,蒲剑教授指出尽管AI已融入电影教育,核心仍然是人的创意与情感。编剧张珂也认为,虽然AI能提高效率,但无法代替创作者最根本的情感表达。制片人王磊分享了他利用AI激发创作灵感的经验,张中臣则肯定了AI在提高效率方面的作用。
另一个主题为“破界·共生:青年影像的多元叙事”的对话中,四位青年导演围绕创作的实际挑战展开了讨论。他们分享了关于预算控制、团队协作和故事构建的经验,强调专业团队的组成和资源管理在创作中的重要性。
精彩启示,激发青年影人创作热情
本场论坛不仅涉及实际创作的挑战,也涵盖了跨代对话与深刻的行业见解。嘉宾们讨论了AI与创作的关系、创作与市场的平衡以及团队合作的重要性,提供了许多有价值的经验与建议,为青年电影人提供了信心与动力。
目前,青幕计划已正式启动征片通道,征片期限为2025年8月26日至10月10日,向全球青年创作者发出热情邀请。活动期间,青幕计划还将推出大师课、观影会、校园巡展等一系列活动,助力青年影人走向更广阔的舞台,见证中国影像新力量的崛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