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条“断头路”全部建成通车、138个居民小区加装电动自行车智能充电桩、100家社区老年食堂投入使用、2635户特殊困难老年人家庭完成适老化改造……日前,市十六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八次会议听取了市政府关于2024年民生实事项目完成情况的报告,并进行满意度测评。
一年来,市政府相关职能部门紧紧围绕服务民生、全力建设精品惠民工程,多措并举,加大民生实事推进力度。目前,全市10项民生实事已圆满完成了既定任务目标,集中解决了一批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向全市人民交上了一份满意答卷。
免费为城乡65岁以上老年人健康体检
“我和老伴都刚满65周岁,赶上了政府的好政策。现在下楼几分钟就能体检,省事儿多了。”去年春暖花开之际,家住铁西南社区的朱秀英和老伴来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参加体检。
2024年,由市卫健委牵头,以县(市、区)为单位,为城乡65岁及以上老年人提供免费健康常规体检服务项目。
为提高群众知晓率,各县(市、区)基层医疗机构组织人员,通过广播、电视、微信群、公众号、电子屏、发放宣传资料、农村大喇叭等多种方式方法,大力宣传老年人免费健康体检政策,并通过举办健康大讲堂、健康大宣讲,集中开展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宣传月、宣传季等活动,进一步增强宣传的针对性和精准度,不断提升群众参与率、感受度、满意度。
为保证体检效果,全市卫生健康系统注重创新工作方法,体检过程中注重做到“三个结合”:将体检与健康教育相结合,提高群众健康意识;将体检与疾病筛查相结合,做到边体检、边筛查、边诊治;将体检与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相结合,对新发现的高血压和糖尿病患者及时纳入慢性病健康管理项目,做好健康干预。同时,对失能老人提供上门体检服务,不定期开展上门面访以及个性化健康指导服务,实现健康服务“零距离”。
截至去年年底,全市完成老年人健康体检75.9万人,各县(市、区)均圆满完成了年度任务目标。
城市排涝能力改造提升工程
2024年1月上旬,市城管执法局即启动了汛前备战,充分利用汛前有效时间,全面开展防汛风险隐患排查整治。汛期前,我市已全面完成雨水管网排查715公里,清掏收水口34276座,疏通排水管网104.2公里,完成北环路、南环路等路段排水管网新建、改造3.4公里,完成了41座雨污水泵站设施、设备维修养护,对进出水管线、供配电系统、远程监控设备等关键设备进行全面“体检”,提升了排水系统运行效率,确保城市安全度汛。
针对重点部位、关键环节,该局反复开展“回头看”。增加桥下收水口,更换维修桥下警示标识、电子水位标尺、加装高水位延伸警戒标识、维修加固逃生扶梯、安装救生圈、物理水位标尺。对人民路、中华大街、联纺路、曙光街、光明街、秦皇大街、浴新大街等重点路段收水口进行二次排查清掏。同时,进行设备大“体检”,提升排水设施应对能力。持续开展主城区易积水风险点整治工作,实行“一点一策”、精准施策、系统治理、点面兼顾,及时消除安全隐患,确保度汛安全。
主城区打通10条“断头路”
“就盼着路早点通,以后出门就方便多啦!”
“路好走,小区房子也跟着升值。”
“‘断头路’通了,街坊心里再也不‘堵’了!”
……
根据年度任务目标,由市住房城乡建设局牵头,按照“轻重缓急、先易后难、分期实施”的原则,打通主城区10条“断头路”。
确定任务目标后,市政府多次组织到现场调研,成立工作专班现场办公解决问题。根据建设任务实际,市住建局细化人员分工,明确时间节点和建设目标,每个项目指派专人负责,协调推进项目建设;推进设计、施工和监理单位科学制定施工组织计划,从施工项目部设立、现场围挡、扬尘治理等方面施行规范化施工。在项目启动建设前,安排专人对项目征迁等情况进行摸底,提前对接相关辖区政府开展征地拆迁工作。对于项目启动后仍存在征迁问题的项目,采用分段施工的方式,边协调征迁、边推进施工,最大限度抢抓工期。
目前,10条“断头路”已全部建成通车。
免费为14周岁女孩接种国产2价HPV疫苗
“通知:明天社区医院入我校进行HPV疫苗接种,请自行打印接种同意书、告知书并手写签字,接种时携带。”去年,各地中学积极与属地接种单位对接,免费为校内14周岁女生提供了国产2价HPV疫苗接种服务。
2024年年初,市妇联联合市卫生健康委等部门共同研究制定并印发《全市14周岁女孩免费接种国产2价HPV疫苗项目工作方案》,并提请市政府召开专项工作部署会,正式启动疫苗接种工作。一场“健康接力”在全市迅速启动、全面铺开——
市卫生健康委成立技术指导小组,组织各县(市、区)接种工作人员参加专项业务培训,确保规范、安全接种;各县(市、区)妇联、卫健、教体等部门统筹联动,强化协作,科学有序开展接种工作;市妇联、市卫生健康委对各县(市、区)的接种人数、接种进度、接种率等进行逐日统计和通报,有效推进全市接种工作高质高效进行。同时,市妇联、市卫生健康委通过宣传展板、微信公众号、校内发放宣传单等形式,深入宣传宫颈癌防治知识和接种HPV疫苗的重要意义和项目实施情况,努力扩大社会知晓度,目标对象人群及其监护人的接种意愿不断提高。
疫苗接种分两剂次进行,按照“知情、同意、自愿、安全”的原则,实现了应接尽接。其中,第1剂次疫苗接种人数为67599人,第2剂次接种66939人(部分人员因病、因过敏、因转学等原因未进行接种)。目前,该项目的年度任务目标已有序如期完成。
提高职工门诊统筹待遇标准
2024年,市医疗保障局在确保基金安全的前提下,出台《关于调整邯郸市职工门诊统筹待遇标准的通知》,将我市参保职工门诊统筹待遇标准进行调整:统筹基金起付标准仍为100元不变,支付比例由在职职工50%、退休人员60%提高为在职职工60%、退休人员70%,年度最高支付限额由在职职工2000元、退休人员2500元提高为在职职工2500元、退休人员4000元。我市职工门诊统筹待遇标准位居全省前列。
自2024年1月1日调整后,市医疗保障局结合在职职工和退休人员享受门诊统筹政策情况,深入开展数据监测,确保参保职工按规定享受到相应待遇;围绕职工门诊统筹政策运行情况,密切开展分析监测,保障职工门诊统筹待遇政策平稳有序运行。
市医疗保障局还将职工基本医保向基层医疗机构和定点药店延伸,我市参保职工可在413家定点医疗机构和66家门诊保障定点药店享受职工门诊统筹待遇。截至去年年底,全市享受职工门诊统筹待遇65.63万人,职工门诊统筹支出金额6.25亿元。
138个居民小区加装电动自行车智能充电桩
“安装电动自行车智能充电桩,一方面斩断了‘飞线充电’‘入户充电’带来的安全隐患,另一方面也提升了市容市貌,让居民的生活环境更加安全、美观、舒适。”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物业管理科科长王海介绍道。
2024年,我市完成138个居民小区加装电动自行车智能充电桩,并对已经安装的智能充电桩进行规范提升,消除电动车充电引发的安全隐患。
项目开展前期,市、区、街道、社区四级联动,深入全市3888个住宅小区,逐个走访调研,倾听群众意见建议。在前期摸底的基础上,集中开展充电设施建设专项行动,住建、消防、供电、社区共同发力,确保安装工作快速推进。
为防止电动车上楼入户,市住房城乡建设局充分运用新型技术手段在电梯内安装智能阻止系统装置。工作人员在小区大门口、公示栏、电梯轿厢等显著位置张贴电动车安全停放、充电管理相关规定,并开展“敲门行动”,挨家挨户发放消防安全明白纸。该局还联合消防部门开展“夜查”行动,对电动车乱停乱放行为进行制止。
去年共累计对885个居民小区安装了112865个充电端口,目前全市住宅小区已有252408个充电端口和57019个可充电的小煤房,基本满足居民充电需求。
建设提升100家社区老年食堂
“我经常在这里吃饭,离家近,非常方便。”居民王炳森已经是丛台区星城国际社区食堂的“老顾客”了,他告诉记者,社区食堂不仅干净卫生、价格实惠,饭菜样式也很多。
2024年,市政府领导多次对社区老年食堂工作作出部署,为助餐服务提供政策支撑的同时,激发推进惠老助餐服务工作的积极性。
按照“就近就便、便民惠民”的原则,我市整合现有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等资源,统筹规划和布局养老助餐服务网点。构建“1+N”老年助餐服务网络,依托现有资源共建共享老年助餐服务。引进知名企业参与社区老年食堂运营,按照“政府补一点、企业让一点、社会捐一点、老人出一点”的原则,让老年人得实惠。
市民政局建立了联动机制、台账管理机制和退出机制,对社区老年食堂的运营服务进行监督管理,提升老年助餐标准化、规范化水平。同时联合相关部门,定期或不定期开展监督检查,排查食品安全风险隐患,切实保障老年助餐服务质量。
我市还将助餐配餐服务与独居、空巢等特殊老年人群体探访关爱、精神慰藉等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有机结合,使社区老年食堂成为社区老年人健康养老、休闲社交的场所。
截至目前,100家社区老年食堂统一编号、统一标识、统一挂牌,全部市场化运营,日均服务人数3500余人次,年服务达100万人次。
义务教育学校扩容提质工程
2024年我市义务教育学校扩容提质工程的任务目标为:新建、改扩建义务教育学校15所,完成9.18万平方米校舍主体建设。
为推进该项民生实事顺利开展,市教育局多次组织召开义务教育学校扩容提质工作调度会,进行详细安排部署,明确县级为义务教育学校扩容提质工程的责任主体,县级教育行政部门主要负责同志为第一责任人。该局要求各县(市、区)在安排本级财政预算时,要重点对义务教育学校扩容提质项目资金予以保障;积极督促各县(市、区)根据本辖区年度任务目标,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及时调整工期,加快工程建设进度;要求各县(市、区)强化施工质量过程控制,确保建设完成一所、验收合格一所、安全达标一所;同时,对项目建设进行全过程、不间断督导,对发现的问题进行现场指导,对工作进度明显滞后单位的责任人进行约谈,分析问题原因,提出整改要求,责令整改。
目前,15个项目已全部按时达到主体完工标准,主体完工面积9.52万平方米,超额完成了年度目标。
孕妇产前基因免费筛查工程
自2024年1月1日起,全市孕妇(含户籍人口和流动人口)可免费享孕妇产前基因筛查服务。通过筛查、诊断和干预,有效防控缺陷儿出生。
为了保证项目规范高效实施,市卫生健康委成立工作专班及专家技术指导组,为项目高质量运行提供政策保障和技术支持。全市明确以邯郸市妇幼保健院产前诊断分中心为项目定点诊断机构,形成了以市妇幼为龙头、各县(市、区)妇幼保健院为枢纽、相关医疗机构为采血点的筛查网络。
为加强资金监管,市卫生健康委联合市财政局将项目完成情况和项目资金落实情况列入妇幼健康工作考核指标,确保资金拨付及时、到位,保障民生工程持续稳定实施。建立项目常态化监督考核机制,定期对覆盖率、资金结算率、随访率、满意度等指标进行抽查。不断优化服务流程,强化对筛查孕妇的追踪随访,形成筛查到诊断再到结果的闭环服务管理。同时,不断拓宽宣传渠道,持续加大科普教育力度,做好民生工程政策解读,营造全民关注、支持和参与的良好氛围。
全市已进行52755例耳聋基因筛查,高风险人数3227人;已进行64858例无创产前基因筛查,高风险人数573人。对诊断结果异常的全部采取干预措施,较好地做到了提前预防和治疗。
特殊困难老年人家庭适老化改造工程
“年纪大了,就怕磕碰摔倒,家里经过这么一改造,安全多了。”提起家里去年的变化,拄着四脚拐杖的杜金城老人很满意。
去年,针对特殊困难老年人面临的生活不便等突出问题,我市印发了《2024年特殊困难老年人家庭适老化改造工程工作方案》,明确各县(市、区)承担的任务目标、完成时限。市民政局成立工作专班,全面负责养老民生工程各项工作的推进落实。
该局坚持目标管理责任制,倒排工期、挂图作战,实行台账管理,构建完整的责任闭环。对已完成的特殊困难老年人家庭适老化改造工作进行抽查检查、质量监督、群众满意度调查,切实把好事办好、实事办实。
同时,加大对民生工程的宣传力度,利用报纸、电台、网络等多种媒体,有计划、有重点组织开展宣传报道,营造社会各界广泛参与、支持的良好社会氛围。
目前,特殊困难老年人家庭适老化改造工程已完成改造2635户,超额完成年度任务目标。
往期回顾
邯郸市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开幕
邯郸市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闭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