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登录|免费注册|忘记密码|管理入口 返回主站||保存桌面
美味在“县”丨撞名武汉名早点的传统豆皮什么来头?
2025-03-03IP属地 湖北3

区别于武汉过早常吃的豆皮

湖北各县市区所推崇的年味美食——“豆皮”

虽然同名但却是两种完全不同风味的食物

在湖北多地又被叫做“豆丝”

它是用大米、绿豆等谷物所制成的饼皮

有的盘成条,有的烙成饼

配上腊肉、蒜苗等固定CP

一口下去

豆香、油香便充盈整个口腔

岁末天寒时

吃上一碗热腾腾的豆皮

滋补养胃,驱寒保暖

制作豆皮

也有古法可依

大米、玉米、绿豆等依比例入陶盆

倒入清水中浸泡起来

图片

传统石磨转动,米浆流淌

土豆粉适时融入

为米浆添彩,赋予新生机

磨米浆时

一人添米,一人研磨

碾成稠稀适中的米浆

图片

在准备好原材料后

便需要用到一种特殊的工具——慈竹笋壳

自然掉落的笋壳成漏斗形

经过洗净和缝制

刚好可以用来制作烙豆皮的漏斗

图片

正式烙豆皮前

先要用猪油刷锅

再将慈竹壳里的米浆

以同心圆线条形式滴入锅中

等待三五分钟,即可起锅

图片

刚出锅的豆皮,色泽鲜亮,米香扑鼻

可平摊于簸箕之中

也可晾在竹竿之上

图片

等待风干之后

便可“煮、炸、煸、炒”

任君烹之了

也许是掺杂了地方方言的韵味,在荆州公安,豆皮被叫做“豆皮子”;在孝感安陆又被叫做“豆折”。

在恩施鹤峰,以绿豆为主要原料制作豆皮,因此也会称其为“绿豆皮”。

在孝感汉川和应城,豆皮做出了小产业,有以汉川当地的垌塚镇冠名为“垌塚豆皮”,也有应城三合镇的“三结豆皮”“春华豆皮”“月池豆皮”。

在孝感摊成饼。一口油滑光亮的大铁锅,被柴草烧得滚烫。将一盆黏稠的大米绿豆浆,顺着锅沿轻巧地转一圈,再快速用薄薄的攮子在锅里刮转,豆浆便均匀地铺在锅面。一抹、一盖、一甩、一摊......滋味无穷。

图片图|湖北日报客户端安陆频道

在恩施卷成条。正式烙豆皮前,先要用猪油刷锅,再将慈竹壳里的米浆以同心圆线条形式滴入锅中,等待三五分钟,即可起锅。刚出锅的豆皮,色泽鲜亮,米香扑鼻,可平摊于簸箕之中,也可晾在竹竿之上。

图片图|湖北日报客户端鹤峰频道

在各地可煮可炒。豆皮子色泽微黄 薄如纸张,却有着令人惊艳的口感。煮汤时,豆皮子在汤汁中舒展开来,吸饱了鲜美的汤汁,入口软糯醇厚鲜香。搭配肉炒制时,能巧妙地中和肉的油腻,带来一种独特的口感平衡。

图片图|湖北日报客户端建始频道

图片

图|湖北日报客户端公安频道

主创:李雪茹

视频:湖北日报客户端建始频道

图文:湖北日报客户端建始频道、恩施市频道、鹤峰频道、汉川频道、应城频道、安陆频道、公安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