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登录|免费注册|忘记密码|管理入口 返回主站||保存桌面
六旬乘客航班上突发不适离世,谁来负责?律师深度解读
2025-03-06IP属地 湖北2

潮新闻客户端 记者 肖暖暖

近日,一乘客在航班上猝死的新闻几次登上热搜,引发网友关注。

据媒体报道,2月13日,四川达州至福建泉州的川航3U6979航班上,一名旅客突发身体不适离世。该旅客家属王女士(化姓)称,母亲今年61岁了,有高血压史,但近两年没有重大疾病,平时还爱跳广场舞,事发前还发过广场舞视频。航司在媒体采访时称已尽到法律上的关照和服务,事发时乘务组广播寻找医生,但客舱乘客中没有医务人员,并同步按程序为旅客吸氧并实施心肺复苏。目前,家属希望找到同航班旅客,了解母亲在飞机上发病和救治的过程,还原真相。

图片

图源:家属王女士抖音视频截图

旅客离世后,家属网络征集目击者

据媒体报道,家属王女士介绍,2月13日,她母亲乘坐3U6979航班从达州到泉州,原定17时30分落地。18时许,王女士接机的哥哥得知母亲被送往医院。

家属称,医生说老人送到医院时已经没有脉搏和心跳,院方给出的死亡原因是非正常死亡,猝死。

王女士说,航空公司曾给他们还原过事发经过。“航司说我母亲在上飞机前曾去卫生间呕吐过一次,飞行过程中空乘人员有3次询问其身体情况,都没有发现异样,第4次询问时发现母亲昏迷,那时候距离降落还有约半小时。”

据悉,该旅客意外离世后,航司曾和王女士联系商量过几次,并表示他们的处理方式和流程都是合理规范的。王女士说想查看监控,但航司称国内航班上没有监控。她只能在网上征集目击者,并已和家人在当地公安分局报案立案调查。

2月16日下午,川航有关工作人员回复称,2月13日3U6979达州至泉州航班上,乘务人员在飞机下降进行安全检查阶段,发现坐在40C座位的乘客(女性,61岁)无应答。乘务组广播寻找医生,但客舱乘客中没有医务人员;同步按程序为旅客吸氧并实施心肺复苏。飞机于11分钟后落地泉州晋江机场,地面急救人员上机接替乘务组进行急救处置。15分钟后,急救人员用担架将该乘客抬下飞机。公司委托地面人员陪同送医救治,协同家属及公安部门配合做好后续事宜。

图片

图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乘客在飞机上突发不适离世,谁来负责?

很多关注这一事件的网友都表示痛心,也有不少疑惑。航司对搭乘航班的旅客负有哪些责任?乘客在飞机上突发不适离世,责任边界如何界定?

潮新闻记者就此采访了康德智库专家、上海美谷律师事务所合伙人、执行主任项方亮律师。

项方亮告诉记者,我国《民法典》规定,承运人应当对运输途中旅客的伤亡承担赔偿责任,但伤亡是旅客自身健康原因造成的,或者承运人证明伤亡是旅客故意、重大过失造成的除外。从客运服务合同角度,航空公司对乘坐其航班的乘客负有安全保障义务,对于突发疾病等紧急事件造成的伤情,航空公司有承担救治的责任。

乘客在飞机上突发不适后离世,责任边界的界定还需根据乘客自身健康状况、航空公司救助义务履行情况等具体分析。

项方亮介绍,我国《民用航空法》规定,因发生在民用航空器上或在旅客上、下民用航空器过程中的事件,造成旅客人身伤亡的,承运人应当承担责任;但是,旅客的人身伤亡完全是由于旅客本人的健康状况造成的,承运人不承担责任。

“如果能证明乘客猝死完全是由自身潜在严重疾病等健康原因引起,如严重心脏病、脑溢血等,且航空公司无任何过错或不当行为,航空公司通常无需担责。”项方亮解释道,“如果乘客明知身体状况不宜飞行,却未如实申报健康状况,刻意隐瞒疾病风险,导致在飞行过程中突发疾病猝死,乘客自身需承担主要责任。”

在航空公司救助义务履行方面,如果航司工作人员的救助行为合规及时,一般无需为乘客猝死担责。但若救助存在延误或不当,导致乘客病情加重或未能得到及时有效的救治,则可能需要承担相应责任。

另外,还需考虑其他特殊情况和第三方因素。“如果是因航班飞行过程中出现意外事件,如严重颠簸、机械故障等,致使乘客无法及时获得有效的医疗救治,进而导致猝死,航空公司需承担相应责任。若乘客猝死是由第三方原因造成,如其他乘客的故意或重大过失行为,在航空公司无过错的情况下,应由第三方承担主要责任。但如果航空公司存在管理不善等过错,也可能需承担一定补充责任。”项方亮补充道。

图片

潮新闻记者 刘晨茵 摄

家属急寻的目击者,法律效力如何?

目前,旅客家属正在寻找同航班乘客还原真相。

对此,项方亮表示,如果证人具备作证资格和能力,且证言真实、可靠,能够与其他证据相互印证,可对案件事实起到证明作用,帮助还原航空事故发生时的具体情况,如乘客突发不适时航空公司工作人员的反应、采取的措施等,就可以作为认定事实依据。

但需要注意的是,证人必须如实提供证言,不得故意作虚假陈述,否则需承担法律责任,其虚假证言一般也不具有法律效力。此外,证人证言容易受主观因素影响,如记忆偏差、偏见等,证明力相对较弱,通常需要结合其他证据来综合判断案件事实。

如果家属希望通过诉讼维权,还需搜集机票、登机牌、行程单等,用以确认乘客与航空公司存在运输合同关系。此外,还需要航班记录、飞行数据记录、客舱监控视频、现场照片或视频、相关部门调查笔录,以及证明乘客伤亡情况、经济损失、家属精神损害等情况的相关证据。

一旦证实航司及工作人员未尽挽救责任,相关责任方需要承担包括人身损害赔偿、精神损害在内的民事赔偿责任,以及违约责任,和可能的行政处罚(如警告、罚款、暂停或吊销运营许可证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