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北京3月27日消息(记者 冯方)进入年报季,各大上市银行近日密集披露2024年业绩。3月26日晚间,发布2024年年度报告。报告期内,中信银行营收净利“双增”,实现营业收入2136.46亿元,同比增长3.76%;归属于本行股东的净利润685.76亿元,同比增长2.33%。截至报告期末,中信银行资产总额达到95327.22亿元,接近10万亿大关,较上年末增长5.31%;不良贷款率为1.16%,拨备覆盖率为209.43%,均有所优化。
聚焦经营业绩和资产质量两个方面,净息差和不良贷款率两项指标颇受关注。2024年末,中信银行净息差为1.77%,较上年末下降1个基点,降幅低于商业银行整体水平16个基点,并连续三年跑赢大市;不良贷款率为1.16%,较上年末下降2个基点,连续第六年下降。3月27日上午,在2024年度业绩发布会上,针对如何稳定息差、管控风险等相关问题,中信银行高管层进行了详细解答。
净息差表现稳健 连续三年跑赢大市
作为衡量银行盈利水平的核心指标,净息差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而近年来的低利率环境,使得银行业息差水平整体承压。国家金融监管总局数据显示,2022年商业银行平均净息差跌破2%以来,仍在持续下行。2024年四季度末,商业银行平均净息差已降至1.52%,股份行平均净息差则降至1.61%。
在此背景下,中信银行优于平均线的净息差水平以及2024年“稳”的势头,备受市场关注。
“中信银行从2021年起就提出‘四大经营主题’,其中‘稳息差’居于首位。五年来我们一以贯之,坚持量价平衡,坚持做难而正确的事,这是我们稳的基础。”在业绩发布会上,中信银行董事长方合英指出,中信银行以存款成本驱动的净息差稳定体现出该行的发展质量。
方合英介绍,三年前中信银行存款成本率与股份行平均水平大致相当,而到去年中信银行已经优于股份行平均水平14个基点。跟国有大行相比,三年前中信银行与大行的存款成本率差距是22个基点,去年缩窄至14个基点。三年间,中信银行的净息差从劣于股份行平均水平转变为优于平均水平。
正如方合英在业绩发布会上多次提到的“体系支撑”所言,中信银行稳息差背后也有一系列体系化的措施。
中信银行行长芦苇表示,通过深化价值经营理念、完善拓客和产品创新的机制体制、优化资产负债摆布等措施,中信银行净息差变动连续三年跑赢大市,保持了稳定向好的势头。一方面,中信银行在管理上保持较强的战略定力,坚持“平衡、稳健、可持续”,持续深化量价平衡、价值经营的理念,既不走“以量补价”的近路,也不走“以价补量”的险路。另一方面,中信银行通过得当的策略,以压降负债成本为核心,辅之以资产结构的优化,双向发力稳定息差。在负债端主动增结算、控久期,实现负债成本率降幅大于同业;在资产端不放松资产安全性底线,利率定价随行就市,更多通过优化资产结构来稳定资产收益率。
芦苇判断,银行业总体上还处于利率下行环境中,息差仍面临收窄压力。资产端受下行、存量按揭利率下调、隐性债务置换等因素影响,2025年的贷款收益率下行压力或许会更大。
芦苇指出,新的一年,中信银行将一以贯之强化稳息差,进一步改善ROE水平,提升投资者回报。将在资产端和负债端持续双向发力,以“结构为王”为主要的路径,实现稳息差。
在资产端将按照“减低增高”的思路摆布资产结构。一方面,加大信贷投放力度,提高一般性贷款占比。另一方面,优化非信贷资产结构,一是压降低收益的票据资产规模,力争将票据资产占比压降1-1.5个百分点;二是调整债券投资结构,加大信用债的投资力度,改善目前利率债占比偏高的现状。
在负债端,一方面,将持续建设领先的交易银行,推动活期存款占比增长。一是围绕基建、产品、场景三大工程不断完善,深入推进,成果交付不断提速。二是拓展全行客户经理的金融服务能力,从以往侧重融资服务能力向交易结算和融资服务能力并重来转变。另一方面,将坚持管控存款久期,合理控制长期限存款的总量和吸收节奏,将长期限存款作为稀缺资源来运用,重点支持优质客户潜力客户。
资产质量持续优化 不良贷款率连续六年下降
在近年来复杂多变的经营环境下,银行实现稳健经营、长远发展的核心就在于要紧跟政策导向和市场趋势,既要满足不断提升的金融服务需求,又要牢牢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
从管控风险、优化资产质量方面来看,2024年末,中信银行不良贷款率为1.16%,较上年末下降2个基点,已经连续第六年下降。与此同时,中信银行拨备覆盖率较上年末增加1.84个百分点至209.43%,连续四年提升,风险抵补能力进一步增强。
对此,中信银行副行长、风险总监胡罡在业绩发布会上指出,该行的资产质量主要呈现出三个特点:一是关键指标均正向变动,二是指标变动跑赢大市,三是整体指标趋势向好。
胡罡进一步表示,对2025年中信银行资产质量继续稳中向好有信心,主要有以下四大信心来源:
一是关键指标中,不良贷款率连续六年下降,达到2014年以来的最好水平;不良贷款的拨备覆盖率连续四年上升,达到2013年以来的最好水平;同时,新发生不良率连续四年保持下降。
二是中信银行稳健的经营理念和风险文化。“近几年来,在风险领域,中信银行一直秉承着安全合规、稳健审慎、可持续发展的经营理念,不以风险下沉来换取短期收益,也不以损害风险抵御能力来换取利润,全行上下已经形成了敬畏风险、审慎经营的风险文化。我们认为经营理念和风险文化是一个银行的灵魂和价值观,它决定着银行的经营风格和风险偏好,也决定着一个银行资产质量的长期趋势。”
三是中信银行的资产结构还在持续优化过程中。第一,大类资产的结构合理,对公贷款占比58.7%,零售贷款占比41.3%;第二,对公贷款的结构向战略区域、优势行业和优秀客群集中和优化;第三,零售贷款的结构在改善,高收入客群和优质客群占比增幅较好。
四是中信银行风险控制能力的不断提升,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风险管理体系的优化,二是资产配置能力的提升,三是管理经营有效性的加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