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登录|免费注册|忘记密码|管理入口 返回主站||保存桌面
【问政楚雄·热点追踪】聚焦民声惠民生
2025-02-03IP属地 湖北3


1月22日

《楚雄日报》4版问政楚雄刊发多篇文章

对近期民众关心关切的热点问题

进行追踪

具体内容如下

↓↓↓

民生连线
“民生路”封路问题获解决1月14日正式通车

自2025年1月1日“问政楚雄”网络问政平台上线运行以来,受到了广大群众的关心关注。不少群众通过“最楚雄”客户端网络问政平台反映问题、建言献策,相关部门也积极回应、快速解决。“民生路”封路问题就是通过“问政楚雄”网络问政平台得到快速解决,1月14日正式通车。
近日,有市民在“最楚雄”客户端网络问政平台反映:楚雄市“民生路”修好已经近2个月,施工公告显示该工程于2024年10月10日已经完工,但通往雄宝路方向这段路却持续封路超一个月。为此,市民询问楚雄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封路原因,以及什么时候能拆除围挡并通车。
楚雄州融媒体中心“最楚雄”客户端后台收到群众反映该问题后,及时将其转办至楚雄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2025年1月3日,楚雄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回复:民生路排水设施改造工程确实于2024年10月10日完工,但由于该路口交通指示灯及监控等相关设施没有安装到位,存在较大安全隐患,因此没有及时拆除挡板通路。预计2025年1月15日之前,相关工程将完成并及时拆除围挡开通路口,恢复通行。
1月14日,《问政楚雄》栏目组从楚雄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获悉:该路段将于当日上午开通。随后栏目组记者赶到现场,记者在现场看到,十字路口的交通指示灯等设备正在安装,几名工人正在民生路与雄宝路交叉口拆除围挡,清扫路面,部分车辆已经在该路口有序通行。

楚雄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市政设施管理中心主任李贵民在现场介绍:“我们及时与交警部门沟通协调,取得他们的支持,在十字路口安装了红绿灯,今天恢复正常通行。下一步,楚雄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将密切关注群众呼声,及时解决广大市民的急难愁盼问题,欢迎社会各界监督。”
“我们在网络问政平台求助后,得到了反馈,今天已经可以通车了,感谢网络问政平台,也很感谢政府的关心,为我们带来了很大的便捷。”在该路段附近居住的市民董思玲高兴地表示。

记者手记:

民生是人民幸福之基、社会和谐之本。“民生路”不仅关乎群众的日常出行、生活质量,更是链接政府与民众、承载民生期盼的情感纽带。相关职能部门面对问题不回避,解决问题不拖延,用“99差1都为0的满分标准”来解决一件件群众具体可感的实事,那么“民生路”将变成一条条增进民生福祉的“民生坦途”。(记者 李朝斌 夏明政 摄影报道)
百姓问政
楚雄高铁站站前广场交通秩序混乱

楚雄高铁站站前广场是展示城市文明、旅游文化的重要窗口。近日,有网友提供了一段视频向记者反映:在楚雄高铁站站前广场前的道路上,私家车、出租车等车辆在道路上停放混乱,不仅影响了交通秩序,也影响了市容市貌,希望有关部门加强管理。
记者看到,在进出楚雄高铁站高峰期,站前广场路边私家车随意停放,人车混杂,出租车、网约车、私家车在出站口道路及地下停车站出口处拥堵,既影响车辆通行也给行人带来了安全隐患。
针对市民提出的站前广场交通秩序混乱问题,楚雄市政府召集相关责任单位到现场实地进行了走访调研。楚雄高新区管委会联合楚雄市公安局交警大队、楚雄市交通运输局等多个部门和楚雄高新区润达科技运营集团有限公司成立工作专班,现场提出整改措施,相关责任单位于2024年12月31日开始,对楚雄高铁站站前广场地面、地下停车场进行硬件设施提升改造。
楚雄高新区润达科技运营集团有限公司经营部经理徐艳梅对记者说:“我们将引导出租车和网约车进入地下停车场,对出租车和网约车分不同的片区,增加出租车和网约车两个不同的出口,增加地下停车场的标识标牌,以便出租车、网约车和社会车辆停放。路面的私家车,我们会在道路边增加临时停车区,接送乘客的私家车落客即走。从2024年12月底开始动工,到1月10日之前结束。”
楚雄市公安局交警大队一中队负责人倪智说:“交警部门主要是加强对地上行车秩序的管理,引导出租车、网约车入地进行接客上客,使乘客能够在出站后有序的乘车。”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为方便社会车辆、出租车、网约车停放,地下停车场管理方也执行了新的收费标准。
楚雄市交通运输局工作人员李思念说:“我们作为交通运输部门,将做好出租车和网约车的运营管理,加大对非法运营的查处力度,保障市民出行安全。”
1月10日起,楚雄高铁站已实行出租车、网约车及私家车辆引导至地下停车场接送乘客,站前广场前的路面停车区域仅提供公交车及即停即走车辆行驶,并常态化开展整治工作,强化日常治理,提升通行效率。(记者 周永燕 李永强 摄影报道
记者追踪
楚雄高铁站交通秩序大为改观

1月1日,“楚雄新闻”播出了楚雄高铁站站前广场交通秩序混乱的相关报道。20天过去了,相关部门联合整治的效果如何?记者对此进行了跟踪报道。
记者在楚雄高铁站站前广场看到,机动车道已经增设了部分隔离栏、交通指示牌,并加装了违停抓拍设备。由于正值春运期间,高铁站客流量较平日有所增加。交警、路政部门工作人员在广场指引车辆即停即走,现场交通秩序有了明显改善。出站口还设置了引导标识,乘客出站后可以按照指示牌到地下停车场乘坐网约车和出租车。
楚雄高新区安全环保和建设管理局副局长马海丹对记者说:“我们通过优化车辆的通行秩序,改造拓宽旅客出站口的人行通道,提升了通行效率,进一步改善了群众出行体验。”
乘客胡先生说:“标识标牌很清晰,指示牌比较齐全,也很快能找到相应的出口。”
在高铁站地下停车场,管理方增设了指示牌和隔离墩,引导出租车、网约车、私家车分区停放,停车场也增加了照明设备,乘客可以通过乘坐电梯或扶梯下楼乘车。
乘客高女士高兴地说:“从外地回来后,感觉现在出租车和网约车停放都是井然有序的,比以前更节约时间了。”
然而,记者在采访中也发现,不少乘客出站后还是习惯性地往站外走,部分出租车驾驶员聚集到出站口喊客、拉客的现象依然存在。
“出租车规划在下面还是不行,见不到车乘客不坐,只有叫到网约车的才会下来。来坐出租车的人少了,因为乘客不知道出租车在下面,希望相关部门把乘客引导下来坐出租车。”出租车驾驶员彭师傅如是说。
采访中,相关部门负责人也表示,因为新规刚刚实施,目前还存在不少问题,工作人员也会积极听取驾驶员和乘客的意见建议,持续作出优化调整。
【编后】高铁站站前广场作为城市的窗口,需要一个良好的交通环境。乘客出行需要一个安全、便捷的乘车体验,而出租车和网约车从业者也需要一个良好的经营环境。设施的改善让良好的秩序有了硬件保障,而行之有效的管理和细心周到的服务才能让硬件更好地发挥作用。希望相关部门本着便民利民的原则,不断在服务引导上下功夫,切实解决群众的实际困难,将好事办好、办实。(记者 周永燕 李永强 摄影报道)
直击现场
“飞线充电”安全隐患多

在现代城市生活中,电动自行车以其便捷和高效已成为市民主要的代步工具,深受大家喜爱。然而,私拉乱接、飞线充电、频繁发生的电动车充电引发的火灾事件无疑让人们对其安全性产生了忧虑。
2023年2月2日,楚雄市发生了一起电动车飞线充电起火事故。当天晚上,彝海街道某社区一村民自建房发生火灾,烧毁电动自行车12辆,燃油摩托车2辆,造成1人受伤,火灾损失达36万余元。火灾原因是自建房一租户拉飞线到一楼楼道给两辆电动车同时充电时,导致飞线插线板过载、短路起火,引燃周围可燃物蔓延成火灾。
连日来,有市民多次向《问政楚雄》栏目组反映,楚雄城区一些老旧小区、自建房住户私拉乱接、“飞线充电”,存在较大的火灾安全隐患。对此,《问政楚雄》记者第一时间进行了调查走访。记者先后来到楚雄高新区三期私营城、拓西街、井家小区等区域进行走访,发现这些片区自建房和租户较多,“飞线充电”一直屡禁不止。住户私拉乱接、“飞线充电”等现象较为普遍。五花八门的电线和插座从楼上拉到一楼,更有甚者,将插座藏匿在水表箱内。楚雄高新区私营城三区住户肖良聪说:“这些线都不收起来,就是一天24小时的挂着,一旦发生火灾,车子停得又多,就可能危及人身安全了。”
除了自建房,记者还对位于楚雄老城区的楚雄石油公司一、二号院住宿区和东瓜氮肥厂生活区、东兴小区等老旧小区进行调查走访。发现居民大都将电动车停放在了单元楼前及楼梯口,“飞线充电”随处可见。有的窗户外甚至挂了三四个充电插座,凌乱的电线挂在外墙面上,现场还有生锈甚至烧焦了的插座裸露在外。楚雄石油公司一号院住宿区住户蒋新飞说:“有一次这里充着电,有人从上面倒水下来,直接就倒在充电器上,充电器都会冒火花,这是很大的隐患,如果有小孩子触电怎么办?”
在走访中记者发现,无论是自建房还是老旧小区,广大住户对“飞线充电”存在的安全隐患或多或少都有了解。可其中很大一部分小区属于无物业管理、无主管部门、无人防物防措施的“三无小区”,电动车充电一直是个“老大难”问题。辖区街道和社区负责人介绍,“飞线充电”很容易引起电动车电瓶起火或爆炸,危及住户的生命财产安全。在日常工作中,街道和社区都会进行常态化宣传和劝导,但作用微乎其微。主要原因就是目前充电桩缺口较大,难以满足群众的充电需求。
楚雄市东瓜街道党工委委员、办事处副主任李健说:“我们对辖区58个‘三无小区’及安置小区进行排查,共有电动车3894辆、充电设施和充电口495个,这远远满足不了群众的日常需求。”楚雄市鹿城街道东兴社区党委副书记徐元翠说:“我们社区也定期不定期开展‘飞线充电’的排查,做了一些工作。但我们在现场的时候他们把线收回去了,等我们人一走,他们又把线放下来了。”
在走访中记者发现,“飞线充电”不仅是楚雄市面临的难题,其他县(市)也都普遍存在。而且在一些充电设施完备的小区,“飞线充电”同样屡禁不止。一边是“飞线充电”带来的安全隐患,一边是社区、街道和住户确实存在的困难问题,各相关职能部门将如何有效治理、推进整改,《问政楚雄》栏目将持续关注。(楚雄州融媒体中心记者)
楚报时评
让“民生路”畅通无阻

“回复办理的速度很快,我比较满意。”日前,有网友在《问政楚雄》网络问政平台反映,楚雄市民生路修好已经近2个月,排水防涝设施也改造完工。但由于没有红绿灯,通往雄宝路方向的围挡一直没有拆除,道路处于封闭状态,希望“有关部门能管一管”。该问题转办后,得到了快速回复,道路也在回复承诺期内开通。真可谓“民之所呼,政之所向”。

这一事件看似不起眼,却彰显出政府部门及时回应群众诉求,强化统筹协调,按期兑现承诺的重要性。也深刻地表明,治理者在城市管理和治理中,多些换位思考、多从群众视角出发,才能更好地惠及民生。

中国式现代化,民生为大。一条路多封两个月,看似影响甚微。但是对老百姓来说,带来的不便却不容小觑。不仅上班、上学、就医、购物等日常通勤会受到影响,紧急出行、货物运输也在一定程度上受阻。封路后,沿街商铺客流量和生意也会受到影响。

为民办实事,要奏好“质”与“效”的协奏曲。城市更新,不仅是利当前、谋长远的民生工程,也是对城市综合治理能力的全面检验。要树立“一盘棋”的思想和意识,要用“99差1都为0的满分标准”自我要求,加强部门联动,形成工作合力,真正把“七天工作法”“三单制”等有效举措固化为长效机制。否则,“民生路”极有可能变成影响群众出行的“烦心路”。

增进民生福祉,“民有所呼,我有所应”应是题中之义。“时代的每一粒尘埃,落在个人身上,都是一座大山。”这样的表述稍显沉重,但它生动地揭示了个体在面对困难时的压力。倘若各级各部门都能将每一件群众的“小事”,视为沉甸甸的“大山”,那还有什么难题无法攻克?召开再多会议、研究再多方案,最终还是要看解决了多少实际问题、推动了多少工作。承诺于民,就要践诺于行。

为民办实事,不仅要注重结果,更要优化过程。既要以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来描绘蓝图,凭借高效的执行力迅速解决民众的燃眉之急;也要凝聚共识,心入、情入、责入,把工作做细做实做好,让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

“民生路”也是“民声路”,它承载着百姓的日常出行,更传递着民众的诉求与期盼。只有时刻倾听民声,急百姓之所急,想百姓之所想,整体联动、实事共办、协同推进,才能让每一条“民生路”都畅通无阻,成为增进民生福祉的“幸福路”。(记者 李朝斌 夏明政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国式现代化,民生为大。党和政府的一切工作,都是为了老百姓过上更加幸福的生活。”开展“问政楚雄”工作,是州委、州政府充分发挥媒体作为党委和政府联系人民群众的桥梁和纽带作用、扎实抓好统筹舆论监督和正面宣传、促进转作风提效能、解决好群众关心关注的民生实事的具体体现和生动实践。


根据州委、州政府安排部署,《问政楚雄》电视栏目于2025年1月1日在楚雄州融媒体中心电视新闻频道正式上线,《问政楚雄》网络问政平台在“最楚雄”客户端同步上线。《问政楚雄》电视栏目分为《问政楚雄·一诺千金》《问政楚雄·热点追踪》电视新闻专栏和《问政楚雄·面对面》电视问政深度访谈节目2个版块。在开展好“电视问政”的同时,楚雄州融媒体中心还在“最楚雄”客户端首页开设《问政楚雄》网络问政栏目。社会公众对各级各部门工作有什么意见、建议,可以通过实名登录“最楚雄”客户端,进入“网上问政”版块进行问政事项申报。





编辑/尹得媛

来源/《楚雄日报》

一审/尹得媛

二审/农耀

三审/邓堃

©楚雄州融媒体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