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登录|免费注册|忘记密码|管理入口 返回主站||保存桌面
担当履职献良策 集智聚力谋发展——民革上海市委会两会履职综述
2025-02-03IP属地 湖北3

随着上海市两会的闭幕,来自民革上海市委会的代表委员2025年两会履职也画上了圆满句号。在这一年一度的履职“盛会”上,无论是上海民革组织,还是代表委员个人,纷纷用最饱满的热情,回应最热切的期待;用更扎实的成果,破解更紧迫的难题。

今年,民革上海市委会向市政协十四届三次会议提交大会发言13篇、提交提案18件。来自上海民革组织的18名市人大代表和31名市政协委员,围绕产业发展、乡村振兴、民生保障、教育医疗、生态文明建设等议题提交议案提案,同时也关注到城市更新建设等发展“大文章”。

紧扣中心大局履职尽责

从促进多元消费,到科技创新引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这些内容既是上海市政府工作报告中的重点,也是代表委员们履职聚焦的热点。

上海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民革上海市委会主委徐毅松高度关注“提振消费”和“科技创新”。“这是今年经济工作的重要任务抓手。”他表示,尽管面临诸多挑战,上海仍然具备强大的经济基础、发展潜力和得天独厚的优势,要充分发挥资源禀赋,进一步统一思想认识,高位谋划布局,有力统筹推动,在带动消费能级提升、引领新质生产力发展中持续彰显排头兵和先行者的责任担当。

上海市政协常委、民革上海市委会副主委翟骏注意到,文化消费正成为激发上海消费市场新活力的重要着力点。她对标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的目标定位,结合上海城市特点提出建议。陈永亮委员则提出,将科创产业与消费深度融合,构建科创型消费场景,在全方位提升消费品质的同时充分激发消费潜力。

委员沈翊、金炜、方奇钟、程金华、周武忠等也在专题会议上围绕聚焦建设“五个中心”重要使命、“激发创新创造活力”等主题为上海经济社会建设蓝图建言发声。

细胞与基因治疗等作为未来健康领域新质生产力的典型代表备受关注,去年入选首批“尚思探索学者”项目的李大力委员聚焦“十五五”期间加快布局基因编辑研究和产业带来了相关提案。上海市人大代表、民革上海市委会副主委蔡宁此次提交了《关于更好发挥企业出题者作用,激发科技创新市场积极性的对策建议》,建议进一步探索将科技领军企业纳入全市科技创新战略决策、五年规划和创新政策的顶层设计制度框架。余嬿代表则就提升高校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以新质生产力推动支撑科技高质量发展提出相关建议。

建言凸显界别特色优势

作为民革参政议政工作的重点领域,社会和法治、促进祖国和平统一、“三农”一直都是民革建言的特色优势所在,也是两会上最受关注和期待的民革声音。

在上海市政协十四届三次会议上,王淳委员代表民革上海市委会,以《建设全产业链科创策源高地 跑出上海现代农业发展加速度》为题作大会发言。

王淳发言提出,上海要引领全国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关键在发展现代农业新质生产力,把上海建设成为现代农业全产业链科创策源高地,实现种源、肥料、农机设施的定制研发,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运维养护大模型、现代营销模式等农业科技专利。

聚焦“三农”领域,上海市政协委员、民革上海市委会秘书长唐巍提交了《关于金融支持上海乡村振兴的提案》。在他看来,以商业银行为代表的金融机构是助力乡村振兴的重要力量,如何化解金融支持上海乡村振兴中的风险是未来需要着重考虑的问题。刘必江委员则就提升上海农业设施和智能装备发展水平,促进农业产业升级增效加快向智慧农业转型建言。

此外,立足民革特色领域,民革上海市委会提交《聚焦智慧植物工厂建设,引领现代设施农业发展》《顺应产业发展趋势,积极破解现代农业用地瓶颈》等提案,分析了当前现代都市农业发展的瓶颈并探索解决路径;提案《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推动民营企业合规建设》则围绕行政和司法机关如何助力企业合规建设,确保合规改革的全面性和深入性提出建议;市委会还就加强长三角地区台胞权益保障提交书面发言。

直击民生热点社会关切

多年来,民革上海市委会紧盯民生痛点堵点,持续关注民生领域议题,其中针对养老和医疗相关的课题已连续跟踪调研数年。今年,市委会与民生息息相关的大会发言和提案数量高达7件,内容涉及药品配备、用药安全、养老床位、卫生行政执法、分级诊疗等。

提案《建立老年照护床位联动转换机制,实现养老照护服务全流程有效衔接》,针对床位转介的通道有限、转换机制不健全等问题,建议在全市层面探索建立老年照护床位的联动转换机制,打通养老型床位与医疗型床位之间的跨界壁垒,提升老年人对照护服务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民革上海市委会提案《药品集中采购背景下,更好保障患者用药安全与连续性》,引发社会广泛关注与热议,实实在在传递了参政议政中的“民生温度”。提案针对当前颇受关注的药品集中采购问题,指出其中可能存在的供应不稳定等现象,提出了加强药品供应预警、优化统一调配和信息反馈机制,完善电子处方流转和药品供应查询系统等对症建议。

针对劳动权益保护、医疗、教育等问题,不少代表和委员也提出了“接地气”的建言。毛恩强委员聚焦进一步提升高质量急救诊疗服务能力,提出要将“建设有吸引力的急诊科,提升高质量急救诊疗服务能力”作为上海重大工程进行有效规划与实施;金颖委员呼吁推进高校科研成果向实用化转化,从政策、机制、人才、资金等多个层面进行系统性改革和创新;张波委员希望尽快将社区教育纳入青少年STEM教育生态体系中;张玉霞委员则对进一步完善改进未成年人保护工作、切实保障未成年人合法权益以及外出务工子女教育问题、监护责任问题等提出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