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眼下正值玫瑰盛花期,在巴润哈岱村,大片玫瑰花田次第绽放,芬芳满野。每天清晨,村民们早早走进花田,穿梭于花垄之间,熟练采摘、装筐装车,忙碌而有序。这里每天可采摘鲜花上千斤,用于加工花茶、玫瑰精油等高附加值产品。今年,村里的玫瑰种植面积已扩大至3000亩,其中1000亩正值盛花期,预计采摘总量将达到40万斤。
“从2022年开始种植,总共有七个基地,花期从6月1号持续到10月底。”准格尔旗薛家湾镇巴润哈岱村村委会主任田勋世介绍,“我们计划明年再扩大规模,把周边的社员房前屋后的地全部利用起来再种2000亩,让村民自发管理。”


支撑花田稳定扩张的是扎实的育苗能力。在村里的玫瑰育苗基地,20多名工人正忙着扦插、养护,一株株“蒙元玫瑰”整齐排列、生机盎然。这是村里与科研单位联合培育的适应性新品种,专为北方气候“定制”。每株苗木要经过七八道工序才被允许“毕业”入田。
“今年预计育苗200万棵,销售渠道包括煤矿矿山修复、老百姓种植、乡村振兴苗木种植等。”准格尔旗薛家湾镇巴润哈岱村玫瑰育苗基地负责人周维军说,“我们保底价1公斤15元收购鲜花,老百姓1年大概能增收4000到5000元。”
巴润哈岱村的“收益账”,远不止于种得多、卖得出。村里的玫瑰深加工作坊内,新鲜花瓣经过揉制、发酵、炒制等七道工序,制成香气浓郁的玫瑰花茶。此外,村里还开发了玫瑰酱、香包、精油等产品线,市场反响良好。为扩大产能,一个1700平方米的标准化厂房正在加紧建设,投产后将实现“自产、自加、自销”的完整产业闭环。“将来要建成万亩玫瑰园,推动‘一二三产’融合发展。”田勋世说。



玫瑰盛开了产业,也给了群众一份“稳稳的幸福”。目前,玫瑰产业已带动就业超过100人,村民们在花田采摘、车间加工、苗棚管护等环节稳定就业。村民张爱鲜是最早一批“入行”的工人,如今已技艺娴熟、样样精通:“我学到了很多的技术,各个环节都能上手干,干起来我还挺有劲儿,心情特别好,每个月能挣60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