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我声明一点,对于大力引进留学生我是支持的,因为我们国家要走出去,要搞一带一路,就必须招收大量的外国留学生,让他们在中国学技术,学语言。为国外的中资企业服务,这个是招收留学生的最大宗旨,否则的话,我们为什么要花那么多钱请他们来呢?
斗胆说一句,其实大部分大学领导,教授对留学生是不了解的,根本不知道怎么培养留学生。说的直白一点,现在各大学对留学生的管理完全是不对的,与招收留学生的初衷完全是背道而驰的。
招收外国留学生的目的,是培养我们需要的人才,如果达不到这个目的,留学生教育就是失败的。
我在国外工作了十几年,在20多个国家工作过,作为国外的中资企业,管理,技术人员是中国人,占比5%,普通员工是本地人,占比95%,是在当地招聘的。
我们一个做法,就是尽量不招在中国留学过的当地人,我们通常招的人是那些本地培养的大学生,他们不会汉语没关系,我们用英语和他们交流。
为什么不用在中国留过学,汉语流利的人呢?他们会汉语,交流起来不是更方面吗?他们有中国生活的经验,不是更了解中国人吗?这样不好吗?
用他们是真不好,道理非常简单,我们招员工是希望他们对我们公司保持尊重,安心的在公司工作。可这些留学生在国内的时候,他们可是享受贵族待遇啊,是被很多中国教授和校长们捧在手心上的宝贝啊。
那你说,我们把这些贵族招在公司里面,不能批评,天天要哄着他们,给他们钱,他们发脾气了,还要给他们陪笑脸,招一批这样的员工,不是给自己添堵吗?
尤其这些人是公司招聘的骨干,需要通过他们和当地员工沟通呢,需要他们带领当地人工作呢,他如果觉得中国人好说话,应该捧着他们,那会带坏当地员工的,我们需要的是努力工作的员工,而是捧在手心中的大爷。
所以,中国现在培养留学生的方式必须改变了,你培养了一批老爷,你让中国公司怎么用呢?没法儿用。
你大学是花钱的,捧着他们,无非就是付出一点面子,并没有其他影响,你的收入来自财政拨款,把他们养出优越感了,也没啥损失。
可公司不一样,是要挣钱的,一批大爷来工作,不能批评,要当贵族捧着,那怎么干活呢?养着闲人不干活,怎么挣钱呢?
这个道理,大学校长和教授们越早明白越好,你们培养的应该是掌握一定技能的学生,而不是在中国人面前享受超级待遇的贵族。他们成了大爷,就没法工作了。
说一个真实的案例,在非洲的中资木材公司,通常一台卡车是一个中国司机,两个当地帮工。开始的时候对他们好,让他们坐驾驶室,给他们吃的,可他们就觉得和你一样了,是主管了,就不想干活了。
只有让他们一直坐在大箱板里,任何时候不能进驾驶室,他就是做力气活的帮工,把这个定位明确好了,他们才会安心工作,非洲人善良淳朴,很务实,你要给他定位好才行。你对他超级好,那他就不干活了,享受你的伺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