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新闻客户端 记者 贾晓雯 实习生 余佳欣 戚
杭州市西湖区黄龙路一大型公共游泳馆 实习生 戚张涛 摄
从“包邮区”变“包游区”,网友用一个谐音梗形象地展示出江浙沪游泳运动的强大实力。
入夏以来,浙江气温持续攀升,与此同时,一股“暑期游泳热”正席卷全城。
暑期游泳馆人流量番三倍
7月28日下午3时,太阳正烈,潮新闻记者走进杭州市西湖区黄龙路的包玉刚游泳场,电子屏显示当日入馆总人数已达到1353人。
“这段时间人肯定很多的嘛!”该游泳馆工作人员说。据其介绍,暑期每日进馆人数在2000人左右,而平时仅有约600人,人流量足足翻了三倍。
该游泳馆实时人数 实习生 戚张涛 摄
这股热潮也体现在多元的参与方式上。不少会游泳的家长带着孩子泡在泳池里,手把手教孩子划水、换气,享受着亲子互动的清凉时光。“我觉得游泳比跑步更有意思,”一位十岁的小姑娘分享道,“我一周跟爸妈来两三次,游泳很凉快!”
一些年轻人则自带装备,跟着网上教程自学,在泳池里反复琢磨动作细节。还有外地游客选择来游泳馆避暑,“天太热了,路过这里就想进来游一下。”一位来自福建的游客说。
学员人数持续饱和
“干这行七年了,感觉大家对游泳的热情越来越高涨。”吴教练在一家公共游泳馆任全职教练,他坦言,自己的工作强度也在不断上升。近年来,他任教的课程一直保持着总共四期、每期五节课的固定设置,学员数量稳定在50人至60人的饱和状态。
根据吴教练的观察,暑期学员以小学1-3年级(7-9岁)的孩子为主,暑期前则以20至30岁的年轻人居多,无论是儿童还是成人,学习目的都很明确:“既能强身健体,又能掌握一项技能,以后出去游玩也用得上。”
面对不同年龄段的学员,他还有一套“乐学乐教”的方法:“对于年龄较小又零基础的孩子,先培养水中兴趣,再进一步锻炼水中技能;对成年人来说,游泳这项技能还是简单的,就是要循序渐进。”他认为,教学中其实没有什么难点,“有的孩子怕水,有的成年人身体僵硬,这时候耐心沟通比硬教动作更重要”。
在吴教练看来,游泳的普及度越来越高,游泳爱好者的追求也越来越高了。“现在家长常说‘游泳是这辈子必须掌握的一项技能’,网上也有很多游泳运动员的教学视频,喜欢游泳这项运动的人会更加认真地钻研基础动作。”他笑称,学员们的热情肉眼可见。
游泳热潮持续升温
泳池里的热闹景象,直观体现出夏日消暑的大众需求,也折射出社会健康理念的转变。
过去,游泳更多被视为一项夏日娱乐活动,或是少数人的运动爱好;而如今,游泳已被普遍纳入“必备技能清单”。大众逐渐意识到,游泳是一项刚需技能,并且越来越追求“游得标准、游得安全、游得高效”。
近年来,公开水域游泳赛事在浙江各地频繁举办,仅2025年上半年,就有包括中国体育彩票2025年第四届长三角公开水域游泳锦标赛等在内的多场大型赛事,吸引了数千名游泳爱好者参与。这些赛事的举办,不仅为游泳爱好者提供了展示平台,也极大地提升了游泳运动的影响力。
政策层面的推动也让游泳运动更受关注。浙江全省11个设区市中,多数将游泳纳入体育中考选项,像杭州、宁波等地,耐力类项目(男生1000米跑、女生800米跑或100米游泳)在体育中考方案里占据重要地位,这促使大量学生投身游泳学习。而网络上丰富的专业教学内容,如冠军教学视频、退役运动员分享等,让更多人意识到科学游泳的重要性。“游泳这项运动一定会随着时代全面普及,发展趋势绝对是大步向前的。”吴教练说。
对于想要加入“游泳大军”的新手,吴教练建议:“一定要选正规场馆,不要轻易相信低价营销宣传找‘野教练’。学习过程中,在教练的安全保障下大胆练习,你会发现游泳其实很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