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最新资讯首页 最新资讯分类 切换频道
油价或迎“二连涨” 加满一箱油将多花11元
2025-01-24 11:48

中国网财经1月16日讯 1月16日24时,国内成品油将开启新一轮调价窗口。机构预测,原油变化率对应国内油价上调幅度远超50元/吨的价格调整红线,本轮成品油零售限价或上调,成品油零售限价将迎“二连涨”。

 卓创资讯成品油分析师许磊介绍,新一轮调价周期内,两大原油期货指标持续上涨,由于美元走弱以及美国对欧洲某国石油出口限制措施,供应收紧预期增强,加上寒冬天气美国燃油需求增加,且美国原油库存连续下降等多重利好因素共振,支撑原油价格触及近四个月高位,调价窗口末期原油回撤但是跌幅有限。

 “本轮原油变化率持续正值范围内运行,当前成品油零售调价窗口处于上调预期。”许磊表示。

 本轮成品油零售调价周期内,国际原油偏强上涨为主,美国WTI原油一度触及78美元/桶上方附近,创下自去年八月份以来的最高收盘,原油变化率正值范围内运行且不断拉宽,对应成品油零售价格上调幅度扩大,预计1月16日24时国内成品油零售限价调价窗口或将开启。

 据卓创资讯数据监测模型显示,截至1月14日收盘,国内第9个工作日参考原油的变化率为6.43%,预计汽柴油上调幅度在280元/吨,折升价92#汽油和0#柴油分别上调0.22、0.24元,调价窗口为2025年1月16日24时。

 隆众资讯分析师刘炳娟也表示,目前来看,本轮成品油零售限价上调已成定局。

 据许磊测算,若本轮成品油零售限价上调确认后,私家车单次加满一箱50L的油后将多花11元,私家车方面,以月跑2000公里,百公里平均油耗8L的燃油汽车为例,下次调价窗口开启前(2025年2月6日24时),单辆车的燃油成本将增加逾24.64元左右。物流行业以月跑10000公里,百公里油耗在38L的重型卡车为例,在下次调价窗口开启前,单辆车的燃油成本将增加638元左右。

 “春节假期探亲访友增多,公众自驾出行处于高峰,由于本轮成品油零售价格上调幅度偏大,预计公众自驾出行高峰期间用车成本提高,但零售价格上调或将一定程度抑制汽油消费。”许磊坦言。

 展望后市,隆众资讯油品分析师李彦分析认为,今年春节前以及春节假期这段时间,利好因素主要来自海外机构持续看好亚洲需求前景改善、部分产油国面临西方新的制裁压力,以及欧美局部地区严寒天气提振燃料需求;利空则是欧美需求现状改善缓慢,降息步伐放缓背景下美元强势不改。此外OPEC+减产氛围延续,油价底部支撑仍有保障,但美国新一届政府的政策为油价带来较大的不确定性。

 在许磊看来,国际原油高位徘徊,在美国通胀数据公布之前,市场继续关注供应收紧以及美国原油库存,尽管石油需求前景存不确定性,但国际原油基本面仍有支撑,原油偏强波动。下轮按照当前原油价格测算,重新计算后的变化率仍处于正值范围内运行,但预计调价初始阶段成品油零售价格上调幅度有限,调价窗口在2月6日24时。国际原油变动较大,具体幅度将随时跟踪。

最新文章
AI技术如何重塑新闻人的职业技能
(一)以任务为中介的AI技术影响框架当AI全面接入新闻工作实践后,给新闻从业者的劳动状况带来一系列新问题,诸如新闻从业者的劳
金价狂飙!
“黄金饰品感觉有几件就够了,还是留着现金在手里比较好。”浙江小满(化名)表示,原本她还打算买一些黄金饰品,但今年来黄金价
部分入编!三亚最新一波招聘来了
2025年三亚市教育局直属公办学校面向社会公开招聘教师公告(第1号)为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及《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深化新
中国邮政郑重声明!
近日,中国邮政集团有限公司发布声明,近期,部分电商及直播平台未经中国邮政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邮政)授权,销售假冒邮
润物细无声——习近平文化思想在浙江的溯源与实践
原标题:润物细无声——习近平文化思想在浙江的溯源与实践(下)在浙江工作期间,习近平深刻指出:“文化的力量,或者我们称之为
泰柬停火背后:泰军方目的达成,马来西亚及时斡旋
  澎湃新闻记者 许振华  柬泰两国为期5天的边境冲突停止交火。  新华社报道称,7月28日下午,泰国代理总理普坦和柬埔寨首
市中区回收5x极草含片
济南市中区回收拉菲酒回收茅台酒郎酒回收老酒高新区回收济南各区县回收烟酒,回收老酒,回收洋酒,回收红酒,回收礼品,回收奢侈
三大巨头集体涨价
受到气候变化影响,全球可可主产区加纳和科特迪瓦近年来持续歉收,造成全球可可期货价格过去两年连续大涨。目前可可价格虽较峰值
给生命上“硬核保险”!创伤救治的“株洲样本”
日前,在重庆举办的中美重症创伤教学查房100期纪念庆典活动中,株洲市中心医院创伤中心捧回了“突出贡献单位”大奖,中心执行主
加密与金融科技游说团体敦促特朗普在大银行发起法律挑战之际捍卫开放银行业务
PANews 7月25日消息,据CryptoSlate报道,包括金融科技协会、区块链协会和加密创新理事会在内的11家行业组织于7月23日联合致信美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