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最新资讯首页 最新资讯分类 切换频道
摆脱物价持续低位运行的四大建议
2025-08-05 09:25


近年来,中国物价持续低位运行。截止二季度,平减指数已经连续9个季度负增长,超过1998-1999年(7个季度),是1993年有统计以来持续时间最长的价格下行。二季度,GDP平减指数进一步降至-1.2%,创全球金融危机以来新低。

从月度数据看,6月,同比增长0.1%,结束了连续4个月的负增长,但连续28个月低于1%,逼近1998-2000年(35个月);PPI同比下降3.6%,是2023年8月以来最大降幅,也是连续第33个月负增长,2012-2016年PPI曾连续54个月负增长。

在此背景下,7月1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六次会议,明确要求“依法依规治理企业低价无序竞争”。上述经济数据以及政策表态均指向,物价走势偏弱已经是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制约。那么,这一现象的背后有哪些原因?如何摆脱物价持续低位运行局面?

图片

对策一:大力提振居民消费

物价水平根本上由供求关系决定。近年来,中国的产出缺口(实际产出与潜在产出的差额占潜在产出的比例)持续为负,表明实际产出长期低于潜在产出(即总需求小于总供给),物价面临下行压力。

根据IMF中国2024年第四条磋商报告(2024年8月发布)测算,2020-2023年,中国的产出缺口分别为-4.0%、-1.1%、-2.8%、-2.0%;2024-2025年,产出缺口预计为-1.2%、-0.5%,似乎呈现出收敛态势。然而,考虑到近两年国内物价走势明显不及预期(IMF预计2024年中国GDP平减指数为0.1%,实际只有-0.7%),2024-2025年实际的产出缺口可能显著高于上述IMF的预测。

内需不足是产出缺口为负的主要原因,消费不振又是内需不足的突出症结。2020-2024年,全国居民人均消费支出五年复合增速为5.5%,2025年上半年为5.2%,均大幅低于2019年的8.6%;2020-2024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五年复合增速为3.7%,2025年上半年升至5.0%,但仍显著低于2019年的8.0%。消费需求疲软的背后是就业收入承压、居民财富缩水、高水平供给不足、社会保障不完善等一系列制约因素。

因此,提振居民消费,是缓解供需失衡、推动物价企稳的关键。在笔者看来,以下两方面政策措施尤为重要: 

一方面,更大力度支持服务消费。据估算,2023年中美商品消费占GDP的比重差别不大,但服务消费占比相差巨大,中国服务消费占比仅为17.9%,远低于美国的45.8%。相比商品消费,服务消费透支效应更小,且能够吸纳更多就业。可以通过特别国债筹集资金,在全国层面发行服务消费券或消费补贴(涵盖餐饮、文旅、体育、健康、家政等领域),释放服务消费潜力。

另一方面,改善农村居民社保水平。中国在社会保障领域的投入相对不足。2021年,我国社会性支出占GDP比重约为11%,比OECD国家低约10个百分点,也比OECD国家人均GDP相近时期低约4个百分点。同时,我国城乡居民在养老、医疗、住房等方面的内部差距较大。建议推进社保体系改革,提高国有资本划拨社保基金比例,借此改善农村居民社会保障水平,缓解消费的后顾之忧。

图片

对策二:促进工资合理增长

工资走势也是观察物价的重要视角。理论上,工资上涨会推高生产成本,进而导致产品价格上涨,形成成本推动型通货膨胀,反之亦然。

当前结构性失业矛盾依然突出。6月,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为5.0%,但不包含在校生的16-24岁、25-29岁劳动力失业率仍达到14.5%、6.7%。迫于监管要求或经营压力,金融、地产、汽车等行业裁员和降薪现象也屡见不鲜。5月消费者信心指数为88.0,连续26个月低于90。其中,就业分项指数只有71.4,逼近历史最低水平。智联招聘大数据也显示,一季度中国就业市场景气(CIER)指数同比环比均下降,预计二季度将进一步走低。

在此背景下,工资增速明显放缓。2021年,城镇非私营和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平均工资增速还达到9.7%和8.9%,但此后三年快速走低。最新数据显示,2024年,城镇非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平均工资同比降至2.8%,创1982年以来新低;城镇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平均工资名义同比也跌至1.7%,是2009年有统计以来的新低。

农民工收入呈现相同特征。2024年,农民工月平均收入为4961元,同比增速为3.8%,处于历史较低水平。其中,占比约60%的外出农民工月均收入同比仅为3.5%,是2015年以来的第二低水平。

面对上述趋势,笔者建议,一方面,加大稳就业政策力度。在近期公布的强化专项贷款、失业保险稳岗返还、社保补贴、扩岗补助等政策基础上,通过税收减免、补贴奖励等正向激励措施,鼓励头部企业、平台企业等吸纳扩大就业。同时,通过提高最低工资标准、深化集体协商制度等方式,完善劳动者工资决定、合理增长、支付保障机制。

另一方面,加快清理拖欠企业账款。除了积极扩内需、促消费外,也要充分利用财政空间,加快推进清欠工作。比如,将更大比例新增地方专项债额度用于偿还拖欠企业账款,或者将符合要求的欠款纳入隐性债务置换范围,有效缓解企业经营压力,畅通企业和居民之间的“资金循环”。

图片

对策三:尽快稳定房地产市场

2021年下半年开始,中国房地产市场持续深度调整,对经济发展造成了巨大冲击。截至2024年,新房销售面积、房企到位资金、新开工面积、房地产投资分别较历史高点下滑45.7%、46.5%、67.5%、32.1%。

在经历了两个季度左右的修复之后,今年二季度开始,房地产销售再度走弱。高频数据显示,截至7月22日,30大中城市新房成交面积同比下降21.4%。房地产下行从多个渠道拖累物价走势:

首先,房价持续下跌通过房租直接影响CPI增长。截至2025年6月,全国70个大中城市新建和二手住宅价格指数同比连续39和41个月下降。伴随房价下跌,2022年二季度开始,绝大多数月份房租CPI同比均为零增长或负增长。

其次,地产投资萎缩引发建筑原材料价格下跌,制约PPI增长。6月,与建筑行业密切相关的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钢铁)、非金属矿物制品业(水泥、玻璃等)PPI同比为-11.3%、-4.3%,分别是连续38、34个月负增长。

再次,地产销售下滑拖累地产后周期消费,相关消费品价格承压。2021年下半年一直到去年四季度以旧换新政策显效前,家电、家具、建材零售表现乏力。受此影响,家用器具CPI同比经历了连续28个月的负增长,直到6月才转正。

从更宏观的维度看,房地产对中国经济具有系统性影响,其大幅调整对就业市场、居民收入、存量财富、消费信心等均带来负面冲击,这也对物价水平产生了普遍的下行压力。

6月13日国常会提出“更大力度推动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传递稳楼市积极信号。笔者建议,首先,全面取消一线城市限购措施,进一步降低购房成本、下调存量房贷利率,释放潜在购房需求;其次,由中央而非地方主导商品房收储(针对一二线城市为主的人口净流入城市),尽快推动一二线城市房价企稳,提振市场预期;再次,加快推进户籍制度改革,缩小未落户常住人口与城镇居民在教育、医疗、养老、住房等公共服务的差距,释放相关群体购房需求。

图片

对策四:“反内卷”推动深层次改革

“内卷式”竞争是指经济主体为了维持市场地位或争夺有限市场,投入大量精力和资源,却没有带来整体收益增长的恶性竞争现象。其典型特征便是无序价格战,结果往往导致行业盈利水平下滑、产业链上下游受损、产品质量下降、创新投入不足等一系列问题,严重危害行业发展。

“内卷式”竞争及其引发的无序价格战已经从传统行业蔓延至部分新兴产业。以汽车(新能源车)行业为例,截至6月,交通工具CPI同比连续36个月负增长,汽车制造业PPI同比连续34个月负增长;1-5月,汽车制造业利润同比降幅扩大至11.9%,是2023年4月以来新低。同时,产品和服务质量下降、企业研发投入不足等问题也逐渐暴露。

政策层对于“内卷式”竞争高度关注。2024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便提出,综合整治“内卷式”竞争。今年初,《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指引(试行)》正式发布;4月,《公平竞争审查条例实施办法》正式实施;6月,《保障中小企业款项支付条例》正式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完成修订。

7月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六次会议上提出“依法依规治理企业低价无序竞争”,释放强烈信号。7月18日,工信部宣布将实施新一轮十大重点行业稳增长工作方案,涵盖钢铁、有色金属、石化、建材、机械、汽车、电力装备等行业。

不同于2015-2018年主要针对上游行业、以行政性去产能为主的供给侧改革,本轮“反内卷”面向更多下游新兴行业(比如光伏、新能源汽车等),政策重心也将从行政性去产能转向规范地方政府和企业行为。

笔者以为,清理过剩产能固然重要,但引发企业低价无序竞争的根本原因在于财税体制和地方考核体系。如果本轮“反内卷”能够“健全有利于市场统一的财税体制、统计核算制度和信用体系”、“完善高质量发展考核体系和干部政绩考核评价体系”,推动政策层逐步转变对供给侧的路径依赖,将有助于从根本上治理企业低价无序竞争,当然也会对中国摆脱物价持续低位运行大有裨益。

(作者沈建光为京东集团首席经济学家、姜传钺为京东集团高级研究员;编辑:王延春)

最新文章
2025 年现代科技馆体系联合行动 “AI 生活”主题科普活动主场活动在杭州成功举办
7月22日至23日,2025年现代科技馆体系联合行动“AI 生活”主题科普活动主场活动在浙江杭州成功举办。本次活动由中国科协科学技术
泰军发起大规模进攻,F-16和“鹰狮”战机出动,摧毁柬方两处军事目标
7月27日,柬埔寨国防部发言人马莉淑洁达表示,凌晨2时起,泰国军队向柬埔寨发动多次炮击,随后于6时30分左右,泰军坦克和地面部
邮储银行黔东南州分行:数字化“贷款明白纸”助企算清融资成本“明细账”
为促进企业贷款综合融资成本更加公开透明,进一步推动降低融资成本,在中国人民银行黔东南州分行指导下,黔东南州分行积极开发“
*ST亚太:股票交易异常波动,连续3日收盘价格涨幅偏离值累计超12%
金融界7月28日消息,发布异动公告,其股票连续3个交易日(2025年7月24日、2025年7月25日、2025年7月28日 )收盘价格涨幅偏离值累
6人遇难矿企2024信用等级三级较差
7月27日,记者查询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应急管理局官网发现,根据呼伦贝尔市应急管理局2024年12月31日公布的安全生产信用分级
“岭南师大留学生配陪读”?岭南师范学院发布严正声明
7月28日,岭南师范学院发布严正声明:近日,我校发现今日头条、懂车帝、抖音等多个网络平台出现“岭南师大留学生配陪读”等不实
摆脱物价持续低位运行的四大建议
近年来,中国物价持续低位运行。截止二季度,平减指数已经连续9个季度负增长,超过1998-1999年(7个季度),是1993年有统计以来
活力中国调研行丨祁连山动物救护站:211次心跳,43次放归
祁连山国家公园野生动物救护繁育站。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 李学浩 摄荒漠猫——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我国唯一特有的猫科动物。7月23
《歌手2025》冠军会在黄丽玲、林志炫、李佳薇、胡海泉中诞生吗?
《歌手2025》即将播出第十一期,节目组公布终极揭榜歌手,分别是胡海泉和云飞,看到这样的阵容后,很多网友都忍不住问:本季的冠
垦利“夜经济”蓬勃发展 烟火气点燃城市“夜活力”
随着夜幕降临,垦利区的大街小巷亮了起来,也“闹”了起来。政策持续赋能,服务精准护航,垦利之夜,正以其愈发璀璨的光影、越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