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rror="javascript:this.style.opacity = 0;" src="http://www.wrujm.cn/file/upload/202508/09/131837732.jpg" style="margin: 0px auto; display: block;" />
一盏盏心灯被点亮,一股股暖流在汇聚。8月7日,在第15届残疾人健身周岷县系列活动中,一场主题为《不止于陪伴:残疾儿童及家属身心健康的人文守护》的专题讲座在甘肃岷县温情举行。这场由岷县残疾人联合会主办、岷县残疾人康复服务中心、岷县社会工作协会协办的活动,旨在为当地残疾儿童及其家庭播撒希望、传递力量。
nerror="javascript:this.style.opacity = 0;" src="http://www.wrujm.cn/file/upload/202508/09/131837652.jpg" style="margin: 0px auto; display: block;" />
活动特邀深耕心理服务领域多年、拥有丰富危机干预经验的甘肃省心理咨询师学会会长、甘肃省危机心理干预动员中心主任莫兴邦博士担任主讲。他围绕残疾群体心理应对、乡村振兴衔接、中医保健应用、健康心态塑造、家庭教育融合等核心议题,为现场听众奉献了一场饱含专业深度与人文温度的知识盛宴。
精准帮扶,织就多维守护网
本次讲座依托的正是由中国民生银行联合中国乡村发展基金会发起的“ME公益创新资助计划”。岷县社会工作协会秉持“政府主导、社会参与、根植民众、助人自助”理念,积极投身公益,彰显社会组织在增进民生福祉、推动社会建设中的责任担当。
nerror="javascript:this.style.opacity = 0;" src="http://www.wrujm.cn/file/upload/202508/09/131837282.jpg" style="margin: 0px auto; display: block;" />
项目前期通过深入调研摸排,精准锁定了55名亟需帮助的特殊儿童。项目创新推行“社工 + 康复 + 教育 + 家庭 +”服务模式:为25名身处偏远地区、面临医疗资源匮乏、康复条件落后、专业知识欠缺及经济与家庭矛盾多重压力的儿童家庭,免费提供每户10次基本康复技能与护理指导,辅以专业社工深度个案服务。通过手把手教学,让家属掌握居家康复护理操作,提升康复效率,纾解困境,引导树立积极人生观。
针对另外30名存在教育缺失、心理危机、社会融入困难的儿童,项目以多元社会服务活动为载体,精心设计了引导核心能力、注重素质拓展、感受生命能量、建立社会关系等系列小组服务。旨在全面提升儿童身心健康,阻断贫困与残疾代际传递,筑牢防返贫基石,发挥社会组织“接地气、聚人气”的服务特色,激发更广泛的社会力量参与公益。
nerror="javascript:this.style.opacity = 0;" src="http://www.wrujm.cn/file/upload/202508/09/131838622.jpg" style="margin: 0px auto; display: block;" />
驱散阴霾,照亮心灵前路
莫兴邦会长曾亲历汶川、岷漳等重大灾害心理救援一线。讲座中,他首先聚焦“残疾人群体心理及应对”,深刻剖析了残疾儿童普遍面临的自我认知偏差、情绪困扰、社交障碍及压力行为反应等四类心理困境;揭示了成年残疾人在就业融入、人际关系、婚恋家庭及长期适应中的心理挑战;并特别关注了残疾儿童家属常承受的压力焦虑、愧疚自责、社交孤立与情绪耗竭之苦。
“破解困境,核心在于‘接纳差异、整合资源、主动求助’。”莫兴邦强调,个人需发掘优势,家庭要构建支持性环境,社会层面则需政策保障、消除歧视、完善无障碍设施,共同营造包容氛围。
在探讨“推动农村残疾人事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时,莫兴邦指出,农村残疾人是乡村振兴不可或缺的力量。应通过技能培训,挖掘其潜能,鼓励参与特色农业、乡村旅游等产业,例如利用电商平台助力残疾手工艺人增收,使其在乡村发展中实现自我价值。
nerror="javascript:this.style.opacity = 0;" src="http://www.wrujm.cn/file/upload/202508/09/131838362.jpg" style="margin: 0px auto; display: block;" />
授人以渔,传递实用温暖
讲座还传递了实用的健康知识。莫兴邦分享了中医养生保健技术及常用穴位按摩理疗方法,为长期辛劳的家属和体质较弱的儿童提供了简便易行的日常保健途径。
围绕“健康心态及心理疏导‘十法’”、“心理疲劳预防与减压技巧”,他传授了情绪表达、认知重构、放松训练(如深呼吸平复焦虑)、合理作息、培养爱好、坚持运动等方法,鼓励大家正视并管理情绪压力。
在“家庭教育与心理健康融合”环节,莫兴邦强调家庭是“第一课堂”,呼吁家长以爱和耐心陪伴,关注孩子心理需求,鼓励参与康复训练、培养独立能力,使家庭成为孩子真正的避风港和加油站。
讲座尾声,莫兴邦提出“‘精神保鲜’深化拓展全民健心和心质生产力”的理念,倡导持续学习心理健康知识,提升心理素质,以积极心态创造社会价值。
nerror="javascript:this.style.opacity = 0;" src="http://www.wrujm.cn/file/upload/202508/09/131838682.jpg" style="margin: 0px auto; display: block;" />
启迪心灵,播撒希望之光
整场讲座内容详实,指导性强。现场座无虚席,听众神情专注,认真记录。讲座结束后,许多听众表示深受触动和启发。
“以前面对孩子的状况,我总是陷入焦虑和无助,”一位残疾儿童家长动情地说,“今天不仅学到了非常实用的康复和减压方法,更重要的是明白了该如何调整自己的心态,感觉心里亮堂多了,也有了继续前行的力量。”
岷县残联理事长包海燕总结时表示:“莫兴邦会长的分享如春雨润田,将深奥理论化作拂面清风,让专业知识如溪水般潺潺流淌——既有‘顶天立地’的理论高度,又有‘脚踏实地’的实践温度。每一句讲解都像钥匙,打开知识的大门;每一个案例都似路标,指引前行的方向。理论如心灯照亮前路,实操似阶梯助力攀登,而幽默风趣的语言更像暖阳,让这场讲座既有厚度、有力度,更有温度。”
她转而对广大残疾人朋友深情寄语:“愿大家心中始终燃着‘自信’的火焰,肩上永远扛着‘自尊’的脊梁,脚下牢牢扎着‘自强’的根基,手中紧紧握着‘自立’的船桨。以磐石般的信念为帆,以雷霆般的勇气为舵,在岁月的磨砺中把本领练得如钢似铁,在奋斗的征程中让价值如星闪耀,在人生的打拼中让芳华如花绽放——让每一份坚持都有回响,每一份努力都有光芒。”
nerror="javascript:this.style.opacity = 0;" src="http://www.wrujm.cn/file/upload/202508/09/131838902.jpg" style="margin: 0px auto; display: block;" />
岷县社会工作协会和岷县残疾人康复服务中心负责人高万炜说,未来将持续开展此类专业、温暖的活动,汇聚更多专家和社会力量,为残疾儿童及其家庭提供更全面、深入的支持。他们坚信,持续的人文守护之光,必将照亮更多特殊孩子的前行道路,助力他们在关爱中茁壮成长,让每一个负重前行的家庭重燃生活的希望之火。
甘肃省心理咨询师学会副秘书长冉强应邀参加了岷县残联举办的“喜迎残特奥会 康复健身我快乐”为主题的第15届残疾人健身周岷县系列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