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孩子小学时期一直都是班级中的佼佼者,但是一到中学就是各种叛逆。和家长吵架,流连于台球厅、网吧,抽着烟、喝着酒,跟着一群狐朋狗友称兄道弟,觉得一群人在一块就好像什么事情都敢做。
非常多家长觉得很苦恼:为什么自己的孩子会突然在中学时期转性?突然之间情绪一百八十度大转弯,感觉一下子各种毛病都出来了。
原因或许很简单。这些孩子缺乏对于生活的确定感。
何为确定感?就是一种你坚信自己做的事情是正确的直觉。就像是吃饭时候你很清楚怎么样把菜夹到自己的碗中一样。
无论什么时间、什么地点,你都很确定自己可以把事情做好,这就是一种确定感。
太多青春期的孩子做各种荒谬的事情,仅仅因为父母在过去的生活中,将自己的孩子保护的太好。孩子根本没有机会去自己体验生活,他不明白自己生活的目的是什么,学习的意义在哪里。
孩提时期没有什么事情可做,所以家长告诉他学习很好、长大才会有出息,孩子可能就吭哧吭哧的开始学习。学的也很认真,成绩也很好。
父母通常就会觉得自己的孩子走在正途。没想到自己的孩子一到青春期可能开始住校了,可能结识了一些朋友,可能遇到了新的圈子。大家做的事情,感兴趣的东西开始出现变化,并且不断互相传播的时候,你会发现自己的孩子好像有点稳不住了。
他开始动摇,想着多刷一会儿手机,希望自己可以有更多时间可以掌握和朋友多出去玩一玩。
这是一个很现实的问题,父母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一定会逐渐与孩子分离。
孩子到了一定的年龄也一定会希望自己可以离开家庭,到外面去看一看,或许你可以说这是好奇心,或许你可以理解为动物的本能。
无论用哪种方式看待这个问题,最终的结局都会归于一个点。孩子成长的过程就是一个逐渐与父母分离的过程。孩子长大的时候就是他可以独当一面的时候。这件事情与年龄无关,仅仅与孩子内心的成长与成熟有关。
作为父母,是否有做好这一层的准备,让孩子对于自己所做的决定保有确定感。让他在青春期,即使荷尔蒙、生长激素躁动的时候,依然维持原本的确定感和理性。面对不同的环境,更成熟的朋友、更多的诱惑时,能够稳住自己的状态。
太多父母不懂,所以根本没做,然后认为是青春期的那帮朋友毁了自己的孩子。其实不是的,他们一开始就没有让孩子自己体验他们的生活,建立属于自己做事的确定感。这就是最可悲的一件事情。太多优秀的孩子因为这个点毁在青春期。
(文章内图片均来自AI生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