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4月4日起,缅甸震后救援进入疫情防控和恢复重建阶段。目前,震中曼德勒市的医院只接收急诊病人,普通的病症医院暂时无法接收。因此,由多支中国救援力量组成的义诊小分队直接把义诊点开到了受灾群众集中的大皇宫附近,为患者提供医疗救助。
义诊点开设了外科、内科、妇科和儿科四个门诊摊位,来自中国救援队、中国国际救援队、中国香港特区救援队的随队医疗专家,联合对前来求助的当地群众问诊开药。中国国际救援队带来的便携式X光机和掌上超声仪,为医疗专家快速诊断提供依据。
中国香港特区救援队随队医生、香港特区政府消防处高级救护主任萧景辉与另一位消防处救护总队长,以及医管局的一名医生和护士,携带测量维生素的仪器、处理伤口的消毒用品等医疗装备参与了此次义诊服务。
萧景辉表示,最初当地灾民都不知中国救援队伍设置的帐篷是做什么的,他们便主动带着翻译到附近的地区,通知灾民中国救援队伍将为他们提供义诊服务,随后陆陆续续有很多灾民前来寻求帮助。
萧景辉介绍,昨日(4日)有逾百人到场接受义诊服务,除一些患者因为地震而造成损伤之外,还有一些患者因皮肤问题或长期膝痛等到场求医,参与义诊的医生们都会为他们做一些健康检查,再给予适当的建议。
萧景辉表示,当地居民对救援队的协助心存感恩,令他动容,“我们曾救助过一个婆婆,她在躲避地震时被石头压伤了脚趾,初步怀疑她是脚趾骨折。经过固定伤处等治疗过程后,她非常感动,虽然语言不通,但她向我们合十点头,我们也觉得很感动,因为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人”。
灾区天气酷热,蚊虫也非常多。肖景辉表示,当地人主动提供一些饮品,帮助救援队员们尽快消暑,还提供蚊帐给队员们,让大家可以在安全的环境中休息。“所以我们帮人,其实人家也在帮我们,令我们更有动力,希望帮到更多的灾民。”萧景辉说。
据了解,住在大皇宫附近帐篷里的受灾群众,有不少是行动不便的老人。医疗队也派出多支巡诊小分队,走进帐篷,送医上门。未来几天,中国救援力量还将根据缅甸当地需要,持续在曼德勒市开展义诊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