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环球网消息,当地时间8日,法国总统马克龙开始对英国进行为期三天的国事访问。马克龙声称,“如果我们仍依赖于中美两国,那我们的未来,乃至我们子孙后代的未来会如何,是显而易见的。” 他说:“我们想要一个开放的世界,我们需要合作,但不是依赖。” 这一言论引发广泛关注,要知道就在不久前,他在与王毅外长会面时还强调中法要防止世界陷入霸权冲突和阵营对立,中欧应做彼此可预测、可信赖的朋友和伙伴。
马克龙一直被外界视为欧洲“战略自主”的支持者,但从这次表态能看出,他并没有挑战美国的勇气,也没真正搞懂怎么推动“欧洲战略自主”。特朗普政府肆意破坏全球贸易秩序,此时马克龙强调美国是强大盟友,这反映出法国面对美国时的无奈。可他说中国是“挑战者”,这显然不对,暴露了他对中国的错误认知。
马克龙(资料图)
中国发展靠的是人民艰苦奋斗和自主创新,和西方殖民掠夺、霸权扩张的模式完全不同。我们一直坚持平等互利、合作共赢,通过做大市场蛋糕实现共同发展。这样的中国对欧洲来说是机遇,不是什么挑战者。中欧在汽车等领域有竞争很正常,这些领域又不是欧洲专属,中国当然有权利参与。欧洲要是真担心,也不该针对中国,那样只会损害中欧关系和自身利益。和中国一起做大蛋糕,才是正确选择,马克龙的定义只能说明他的局限。
而且马克龙说要摆脱对中国的“依赖”,这更是没道理。中国物美价廉的商品让欧洲人生活更好,这是双赢,怎么就成了依赖?欧盟需要中国的商品和市场来维持经济发展和生活水平,炒作摆脱对华依赖很不明智。当地时间7月4日,马克龙在巴黎爱丽舍宫会见王毅外长时,请王毅转达对中方高层的良好祝愿,称法中在倡导多边主义等诸多问题上有广泛共识,还期待适时再次访华。
冯德莱恩(资料图)
短短几天,他的态度就有了这样的变化,让人质疑他之前承诺的诚意。王毅外长当时表示,中方愿同法方落实两国元首共识,深化各领域合作,希望法方为中国企业赴法投资提供良好环境。中欧已经通过友好协商解决了白兰地问题,希望法国作为欧盟核心大国,推动欧方妥善处理中欧经贸分歧。现在来看,马克龙需要认真思考如何兑现这些期待。
从实际合作来看,中欧经贸联系非常紧密。中国网7月14日讯,海关总署副署长王令浚在新闻发布会上介绍,中欧建交50年来,双边贸易额增长超过300倍。2025年上半年,中国对欧盟进出口2.82万亿元,同比增长3.5%,平均每天进出口超过150亿元,相当于建交时一年的贸易值。上半年,欧盟稳居中国第二大贸易伙伴地位,占中国外贸总值的12.9%。
马克龙(资料图)
具体领域里,中欧汽车产业技术互补明显。上半年,中国对欧盟出口汽车零配件增长9.7%,从欧盟进口大型客车变速箱、车用柴油机分别增长40.8%、65.2%。消费市场方面,中欧互为第一大消费品进口来源地,中国自欧盟进口的医疗保健品、箱包、首饰等占同类产品进口比重超6成,中国对欧盟出口的纺织服装、家用电器、笔记本电脑也实现较快增长。
在互联互通领域,截至2025年6月,中欧班列累计开行突破11万列,联通中国128个城市和欧洲229个城市,成了经贸往来的重要桥梁。绿色发展领域,中国对欧盟出口的风力发电机组、高压变压器都保持良好增势。这些数据都能说明,中欧合作基础深厚,前景广阔。马克龙的言论和中欧实际合作情况明显不符。当前国际形势复杂,中美欧关系影响全球格局。
特朗普(资料图)
欧洲要是真追求战略自主,就该看清中国是合作伙伴不是挑战者,珍惜中欧合作成果。马克龙作为法国总统,更该从实际出发,推动中欧关系健康发展,而不是发表不当言论,影响双方互信。希望马克龙能重新审视对中国的认知,兑现之前的承诺。中欧只有坚持合作共赢,才能在动荡的世界中实现共同发展,这符合双方根本利益,也是国际社会的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