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剧《少帅》 抄袭小说《大帅府》?(组图)

   日期:2025-09-24     作者:z4y67       评论:0    移动:http://www.wrujm.cn/mobile/news/12742.html
核心提示:沈阳作家黄世明和他的小说《大帅府》。  电视剧《少帅》一直收视飘红,但“人红是非多”。近日,沈阳作家、小说《大帅府》的作
沈阳作家黄世明和他的小说《大帅府》。

  电视剧《少帅》一直收视飘红,但“人红是非多”。近日,沈阳作家、小说《大帅府》的作者黄世明站出来直指,《少帅》诸多细节都有《大帅府》中桥段的痕迹。

“有些(雷同)的内容是我根据小说需要虚构的,史料中没有记载,属于我的原创,电视剧《少帅》怎么解释?”黄世明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说。

《少帅》被指抄袭《大帅府》

黄世明曾任《辽沈晚报》副总编辑,也是沈阳张氏帅府博物馆研究员和张学良研究中心研究员。黄世明表示,自己看了十多集《少帅》,“现在完全可以说电视剧《少帅》就是把我的小说《大帅府》和另两本书当成了创作源头。”

黄世明2008年进入沈阳张氏帅府博物馆后,接触了大量大帅府珍藏的史料。2009年3月,《辽沈晚报》开始连载名为“大帅府钩沉”的专栏。“我是总策划、总编审。”黄世明说,这里面的内容都是在当时公开的资料中找不到的,“是我们和张氏帅府博物馆合作,把馆藏的资料文学化加工而成。这些内容的著作权都应该属于这些进行后期加工的作者。”

“大帅府钩沉”一共发了110期,此后辽宁教育出版社根据这些内容出版了《走进大帅府,走近张作霖》、《走进大帅府,走近张学良》两本书。黄世明认为,电视剧《少帅》中有不少内容和这两本书以及自己创作的小说《大帅府》雷同。

小说虚构内容被照搬进剧情

在黄世明看来,已经播出的剧集中涉嫌抄袭、照搬自己提到的四本书的内容主要分为两大类。

一部分是照搬内容,黄世明举例说,比如自己写的小说《大帅府》头三章主要内容是张学良生母因病去世,姐弟三人从新民来到奉天张作霖府邸。张作霖设私塾找来杨景镇做张学良的老师,冯德麟送儿子冯庸与张学良做同学。张学良与冯庸将杨景镇气走,白永贞接任老师。电视剧《少帅》的开篇主要内容几乎与此一模一样,稍有不同的只是请来接班的老师叫“白佩言”。

另一类是自己为了小说创作虚构的内容,也被照搬到了电视剧中。小说《大帅府》虚构张作霖寄希望于大哥马龙潭,化解他和冯德麟之间的矛盾。而《少帅》第三集中也有类似桥段。但黄世明表示,马龙潭出面调停张冯之争,在历史上并无记载,这个情节是自己因小说需要虚构的。

目前,《少帅》剧组尚未做出回应。黄世明表示将考虑用法律手段维护自己的权益。本报记者 裘晋奕

原创编剧维权多为署名、酬金

近年来,影视圈故事原创作者、编剧和制片方之间的纠葛层出不穷。先是《芈月传》热播时,原著小说作者蒋胜男爆料自己在剧中的署名被“打压”为“原创编剧”,自己无法接受;稍后又有网友指贺岁片《唐人街探案》陈思诚既编又导,其他编剧的署名全被放到了片尾角落,并诬之为“联合编剧”。虽说署名“联合编剧”的程佳客事后力挺陈思诚,并表示合作愉快,但事实上此类编剧和制作方的纠葛,在业内早已屡见不鲜。

一部影视剧热播立马就有人维权?这是怎么回事呢?

“不排除有共同炒作之嫌,即便不是,从某种程度上说,也是双方都有利的‘买卖’。”昨天下午,曾参与多部电视剧制作的影视公司工作人员曾小姐告诉记者。

曾小姐说,国内编剧维权通常集中在“署名权”和“酬金”两方面。“如果是畅销文学作品改编成影视作品,主要纠纷就是‘署名权’。而那种制作方找到编剧定制剧本的多是‘酬金’出现问题较多。”曾小姐表示,类似纠纷一经曝光,对编剧来说,“讨公道”至少可以占得一定先机,“知名度提升也是有相当好处的。而对制作方来说,虽然不光彩,但类似事件曝光时通常都是影片或新剧热播时,话题热度自然就上去了,票房、收视率都会受到积极影响。”

曾小姐说,从长远看类似纠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至少对肯定编剧在影视作品中的价值是有好处的,让大家都明白编剧的重要性。”(来源:重庆晨报)

 
特别提示:本信息由相关用户自行提供,真实性未证实,仅供参考。请谨慎采用,风险自负。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最新资讯
0相关评论

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
推荐文章
推荐图文
最新资讯
点击排行
{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隐私政策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鄂ICP备20200184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