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新闻是深圳卫视全媒体新闻品牌
由《直播港澳台》团队出品
在俄乌冲突爆发三周年之际,一场备受瞩目的会谈在沙特利雅得悄然展开。18日,俄美代表团在利雅得开启了关于乌克兰危机的会谈,这是自冲突爆发以来,莫斯科与华盛顿之间的首次高级别官方会谈。然而,这场谈判的核心议题之一——乌克兰问题,却让直接当事方乌克兰缺席。
俄方的代表团由外交部长拉夫罗夫、总统助理乌沙科夫和俄罗斯主权财富基金负责人基里尔·德米特里耶夫组成;美方则派出了国务卿鲁比奥、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华尔兹以及美国中东问题特使威特科夫。
会谈持续四小时。参会的俄罗斯总统助理乌沙科夫透露,这次会谈的三个主要议题,乌克兰问题、俄美双边关系的改善以及为两国元首未来会晤做准备,与会谈前俄总统普京提出的3项任务基本一致。俄外长拉夫罗夫则总结,利雅得会谈,俄方秉持“三谈一不谈”的立场,即俄方愿意讨论的内容包括俄美双边关系的改善、乌克兰危机的解决框架以及两国领导人会晤的准备工作,但“领土让步”绝不在讨论范围内。
俄罗斯问题专家盛世良在接受直新闻采访时表示,从双方代表团的组成可以看出,俄方派出了外长拉夫罗夫和负责安全事务的高级官员,而美方则有国务卿鲁比奥和专注于中东问题的特使,这显示出会谈不仅仅聚焦于当前的俄乌冲突,还涉及更广泛的战略问题,尤其是双方的安全与金融利益。可见,俄美双方的谈判实际上是为了解决彼此间急需化解的重大危机。
盛世良指出,这次会谈表明俄美关系正在逐步回暖,尽管双方仍面临众多矛盾和分歧,特别是在拜登政府执政期间,俄美关系几乎已经恶化到了无法再进一步恶化的地步。如今,这种长期对立的局面正在发生缓解,双方都在寻求通过对话来恢复接触。然而,要实现实质性的关系改善,还需解决一些深层次的矛盾,尤其是涉及乌克兰和全球战略格局的大问题,这些问题的解决还远未可知。不过,这次谈判也在一定程度上,进一步“撬动”了本就脆弱的美欧关系。
盛世良说:“正如俄罗斯学者所说,虽然俄罗斯未能直接影响美欧的关系,但现在美国与欧洲的矛盾和分歧正日益加剧,甚至在慕尼黑安全会议上,双方的对立和言辞尖锐程度几乎到了‘吵架‘的地步,俄罗斯对此并不感到意外。在这个过程中,俄罗斯逐渐看到了美国与欧洲之间的裂痕,这无疑为其提供了更多的战略机遇。”
这次会议被美国国务院描述为“潜在漫长进程的开端”。《华盛顿邮报》称,由于俄罗斯目前在战场上掌握了主动权,俄罗斯基本不可能同意做出任何领土方面的让步。而这一点美国是否能够接受、如何接受,都还未可知。俄罗斯外交部发言人扎哈罗娃在俄卫星通讯社广播节目中表示,俄美代表团在利雅得谈判的重点在于,双方进行了接触,且对此持积极态度。
俄美破冰谈判迅速推进引发国际社会的高度关注。在18日的外交部记者会上,直新闻注意到,三分之一的问题聚焦近期的俄乌局势,关于俄美谈判,发言人郭嘉昆应询表示,我们乐见一切致力于和平的努力,包括美俄达成的和谈共识。同时我们期待所有当事方和利益攸关方都能适时参与到和谈进程中。
对于俄美绕过乌克兰举行会谈,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称,乌方不会参加这些会谈、也不会接受会谈结果。同时,欧洲领导人在巴黎举行紧急会议,也对乌克兰被排除在谈判之外表示关切。
“现在最着急的就是乌克兰”,盛世良表示,作为直接当事方,乌本应参与到讨论自身命运的会谈中,但却被排除在外,这本身就是一个大问题。
盛世良认为,乌克兰问题的解决不可避免地需要乌方的参与,美国也承认了这一点。过去,许多国际观察人士曾批评几个大国决定世界事务的现象,认为这不仅不公,更是对国际秩序的破坏。如今,乌克兰与欧洲的紧密关系,意味着任何关于乌克兰未来的决策,都不应在没有乌方参与的情况下单方面决定。况且,泽连斯基已明确表示,尽管这些谈判方案各有不同,但无论是美国提出的方案,还是芬兰外长最近提出的方案,乌克兰的利益始终应该被纳入其中。
欧洲方面,法国总统马克龙、德国总理朔尔茨、英国首相斯塔默等国和欧盟领导人17日紧急齐聚法国巴黎,商讨对美国、对乌克兰局势的应对策略。有观察指出,特朗普政府在乌克兰问题上的立场,以及对欧洲国家内部事务的评论,让美欧之间的矛盾进一步凸显。
盛世良认为,欧洲国家深知,俄罗斯对北约在欧洲的存在始终视为威胁,尤其是在军事上,俄罗斯能够迅速采取行动,展现出其强大的行动能力。这一点,远在大西洋彼岸的美国是无法感同身受的。
“这种压力绝非虚张声势,而是欧洲国家真实的安全威胁。欧洲国家面对的挑战远比美国更为直接和迫切,这也使得它们在这场冲突中的立场更加复杂且务实。”盛世良说。
德国军工企业莱茵金属公司首席执行官(CEO)阿明·帕佩格18日接受英国《金融时报》采访时表示,由于数十年来欧洲在国防投资不足,导致其在俄乌冲突谈判中被边缘化。
盛世良进一步指出,欧洲目前的关注焦点不仅仅是如何应对当前的冲突,更重要的是如何重新构建战后欧洲的安全格局、政治格局和经济格局。因为这场冲突对欧洲的安全、地缘政治和经济利益构成了极大的威胁,欧洲对冲突的解决有着比美国更为迫切的需求。因此,尽管美方在军事援助上占据主导地位,欧洲或将继续支持乌克兰,并通过不断增加军事援助来强化其在这场冲突中的影响力。
直新闻注意到,2024年,全球军费总额达2.4万亿美元,全球GDP为96万亿美元,这意味着世界各国军费约占GDP的2.5%。其中,欧洲的军费占比仅为1.6%,显著低于美国的3.4%,更为重要的是,乌克兰为应对当前的冲突,其军事开支已经占到GDP的22%。
盛世良表示,这一对比揭示了欧洲在军费上的相对劣势,这也进一步加剧了欧洲在持续支持乌克兰上的财政压力。因此,欧洲希望尽快结束冲突,但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必须继续对乌克兰提供支持,这使得欧洲在军事援助上的投入不会减弱。
至于具体的援助,在盛世良看来,欧洲已开始提供包括现代化武器在内的各类支援,甚至在乌克兰境内设立武器生产工厂,显现出欧洲在军事支援方面的坚定态度。虽然这些援助并非立刻到位,但欧洲在这一问题上的决心显而易见,未来支援力度很可能持续加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