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点】如何更好服务3500万失能老人?长护险制度3个问题待破解!

   日期:2025-03-03     作者:a3mg5       评论:0    移动:http://www.wrujm.cn/mobile/news/8014.html
核心提示:2005年开始,我国部分地区就已经尝试推出商业类长护险。但由于长护险科普不足,叠加保费偏贵等因素,商业长护险的发展一直不温不

2005年开始,我国部分地区就已经尝试推出商业类长护险。但由于长护险科普不足,叠加保费偏贵等因素,商业长护险的发展一直不温不火。

例如山东青岛市,面对“医养康护”关联的供给侧改革和失能半失能、失智半失智老人护理需求的增加,青岛市政府于2006年在部分城区进行局部探索、试点,包括将部分疗养院转型为养老院。融合医保制度,创新推出以“医院—专护”“护理院—院护”“居家—家护”和“社区—巡护”等为主要特征的长期(医疗)护理保险制度。

经过几年的有益探索和成功实践,青岛市于2012年开始在全市城区推广,至2015年年末累计取得了显著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青岛护理保险制度的核心,是医疗保障和护理保障适度分开、医疗和养老有机结合,也就是在“老有所养”“病有所医”的基础上,通过“医养结合”破解“医养两难”,建立起对失能老人的长期护理保险,实现“护有所保”。

长护险全面实施后的3年多时间里,青岛市有4万余名失能老人享受护理保险待遇,护理基金支出8.9亿元,共计1万多名老人有尊严地走完了人生的最后旅程,平均在床生存时间310天。长护险制度取得了“个人家庭减负担、护理机构得发展、基金支出增绩效”的良好效果。

 
特别提示:本信息由相关用户自行提供,真实性未证实,仅供参考。请谨慎采用,风险自负。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最新资讯
0相关评论

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
推荐文章
推荐图文
最新资讯
点击排行
{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隐私政策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鄂ICP备20200184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