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季开学以来,淮阳区公安局时刻树牢底线思维,以“平安校园”建设为引领,构建法治副校长“进校入园”体系,会同教育部门及早发现、及时整改,有效化解、妥善处置各类影响校园安全稳定的风险隐患,全力打造内外结合、整体防控、科技助力的校园安全防控体系,纵深推进“护校安园”、“法治进校园”、“护学安全”等专项行动,当好校园安全“守护者”,答好校园稳定“平安卷”。
聚焦隐患排查,筑牢校园安全“防护墙”
一是加强学校安保建设。落实校园安全责任制,全面覆盖排查整治校园各类安全隐患,防患于未然。通过查、看、问等方式,重点检查学生宿舍、食堂、供水供电设施等重要部位,对学校及其内部隐患情况做到“底数清、情况明”,督促落实校园安全主体责任,要求学校全面落实校园人防、物防、技防措施,配齐“一键式”报警器等防护器械和设施,校园视频监控全覆盖全纪录,确保“三防”措施100%达标。二是落实风险人员管控。发动群防群治力量,通过走访调查、入校排查等方式,开展校园周边风险人员起底排查工作,加强校园周边重点人员管控。三是整治学校周边环境。会同教育、城管、消防等相关职能部门深化部门联动共治,深入学校周边流动商贩、中小旅馆、出租房屋、网吧、娱乐场所及流动人员聚集区开展拉网式集中整治,有效净化校园周边社会风气。


聚焦治安防范,织密校园巡查“防控网”
一是常态化开展护学工作。细化护学工作方案,定时、定人、定岗、定责,严格落实上下学高峰时段“护学岗”工作。大力推动护学机制建设,建强护校安园力量,建立以公安民警为主导,辅警、学校保卫干部、保安员、家长参与的“护学行动”建设,提升突发事件应急处置能力。二是常态化开展视频巡查。变“被动防御”为“主动预防”,落实视频监控的布点、调整、新增、接入等工作,制定视频巡查工作机制和巡查线路,重点强化校园大门周边定点巡查、校园周边路段线状巡查及校园重点部位环状巡查。及时发现校园及周边异常情况。三是加大涉校案件查处。从日常走访、接处警等方面入手,全面摸排涉校涉生矛盾纠纷,尤其是未成年违法犯罪、校园欺凌等不稳定因素,针对涉校警情案件做到“优先出警、优先受理、优先处置”,坚持以“零容忍”实现快侦快破。


聚焦宣传教育,增强校园法治“免疫力”
一是强化法治宣传教育。充分发挥“法治副校长”作用,常态化开展“法治进校园”。综合考虑学校规模、防范需要和工作实际,择优选派所领导、社区民警或业务能力强、经验丰富的优秀民辅警兼任学校法治副校长,覆盖全区368所中小学和幼儿园,对21万余名师生开展法律知识、防溺水、反欺凌、防性侵、防毒品等专题教育,以案释法,增强学生法律常识和自我保护意能力。二是强化法治讲座。由治安内保、户政、法制、交管、刑侦、反恐、禁毒、网安、各辖区派出所等部门根据自身工作职责,围绕《宪法》、《刑法》、《食品安全法》、《治安管理处罚法》、《道路交通安全法》、《未成年人保护法》、《网络安全法》等法律法规,结合近期学生群体内高发的电信诈骗、校园暴力、安全事故等真实案例,为学校师生进行授课讲解,确保每一名师生从身心上得到提高。三是强化应急实战演练。结合学校实际情况,建立突发事件应急处置“一校一案” 指导、督促校园管理,对个人极端暴力、踩踏等重大风险事故分级分类建立健全应急处置预案,细化处置流程、明确职责分工、压实主体责任。定期开展校园应急实战演练和技能训练,模拟火灾、个人极端案件等场景,指导师生开展突发事件应急处置,确保师生养成反恐防暴安全防范意识,增强逃生、自救、互救能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