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均属原创,图片来自网络。
经过近几年的发展,手机和无反系统有了前所未有的提升,各主流品牌纷纷发力135无反领域,同时整合和削减原有的单反系统,历史的脚步似乎无法停止。在新的一年来临之际,在此分享一些个人对器材的看法。
1.手机的乱入
在刚刚过去的两三年里,手机的拍摄能力(传感器、变焦镜头、视频)得到了明显可见的提升,这对于大多数非职业摄影者而言无疑是福音。以华为、OPPO、小米为代表的国产品牌,和传统豪强苹果、三星,都加入了这场持续的绞杀。随着CMOS和处理器等核心硬件的快速迭代,相信在几年以后,下至曾经的傻瓜型卡片机,上至1英寸(甚至M43)的“大底”照相机,都会受到巨大的冲击以至替代。毕竟手机先天的便携性和通讯能力,对于业余拍摄而言,是无法用另一台更大更专业的设备获得的。这个时代的旅行者和“街拍者”们,应该是最大的受众,如果你喜欢摄影,又难以接受专业和更沉重昂贵的器材,一部摄影性能突出的旗舰手机,或许是最好的选择。
个人推荐:各大品牌的旗舰和以拍照为卖点的中高端机型均可,实际差距没有广告里那么大
个人贴士:上一代里面Mate20pro其实很不错,现在价格简直跳水,这一代反而iphone11舒服,30pro的相机调校有点对不起那么大传感器
2.日系135无反
佳能、尼康、索尼、松下和适马,如今都推出了自己的135无反系统,提升视频拍摄能力,同时兼顾静态摄影质量是他们的共识。索尼作为革命发起者,镜头群和机身阵列最为完善,基本可以满足业余和职业拍摄的需求,可以大胆选购。佳能的试水感最明显,机身成熟度不太够,可以等待后续的大招。尼康第一代无反机身的完成度就相当高,性价比不低,Z卡口发力相当猛,已经发布的十来支镜头几乎个个不俗且不太贵。松下和适马,一个走放弃轻便专注视频拍摄的专业路线,一个把小巧做到极致,推广模块化的理念,都是有趣的尝试。总的来说,发烧的玩家现在要入手新相机,这些系统,尤其是索尼和尼康,是最重要的考虑对象。
个人推荐:索尼A7RM3(综合性能极高,4代出来后价格还降了不少) 尼康Z6(几乎没什么短板,体验好,价格也合适) 佳能RP(非职业便宜够用,新系统先玩着)
二手推荐:索尼A7RM2(当年的强者,现在依然能打,还不贵)
3.日系品牌135单反
目前主要是佳能、尼康、宾得这三个品牌,其中宾得经历多年的重创和残喘后,虽然推出了性能优秀的135机身K1系列,但几乎已被市场边缘化,镜头的更新也趋于停滞,后续竞争力十分弱。这个曾经辉煌的单反“开创者”,放到2020年,对大多数用户都不推荐入手了。佳能和尼康这两个传统的单反霸主,依然是值得选择的,最新一代机型都在走照片+视频,实时取景的双模路线,似乎是在为各自庞大的单反系统续命,也或者是一条新的道路,毕竟中高端单反的可靠性和相应速度依然是很多玩家所青睐的。
个人推荐:佳能1DX mark3(视频终于回归佳能应有水准,对焦提升明显,体育生态,专业的1系) 尼康D850(目前综合实力最强的相机之一,业余商用皆宜) 尼康D780(非职业发烧友强推,比D850更轻便的高性能选择,价格需要等等)
二手推荐:尼康D810(比D750和D800明显强一截,价格已经大跳水)
4.日系APS-C可换镜系统
由于135系统和120入门产品价格的相对下降,APS-C产品对有较高要求的摄影者或许已经没有太大吸引力,尤其是单反。无反阵营里,富士可以说玩得最彻底,佳能恰到好处,尼康尝试介入,索尼平稳但不算出色。要是想业余玩玩预算也不太多,截幅无反其实相当合适,画质足够,比135系统轻便不少,由于没有最*级的镜头群,反而节约了预算。
个人推荐:富士X-T3/PRO3(成熟的机型,颜值也高) 佳能M6 mark2(价格不贵但性能足够玩,配上镜头也轻便) 索尼A6400(照片挤牙膏,拍视频一贯水准)
二手推荐:富士X-PRO2和X-T2(上一代双旗舰,价格已经不高,性能颜值又在线) 佳能M6(便宜,轻便) 索尼A6300(没比新机器差多少,还价格低)
5.不可换镜相机
这类机器几乎都定位在街拍人文摄影或纯粹的旅游拍照,对于不想折腾的爱好者其实甚好,什么灯啊镜头群啊统统不用担心,包里一放说走就走。这类机器现在还是不太建议1英寸"大底"了,过几年难说能不能和手机拉开明显差距(索尼黑卡和G7X别打我)。
个人推荐:徕卡Q2(前作就很好,这个更强了) 理光GR3(街拍口袋机,还是GR好用) 佳能G1X mark3和松下LX100 mark2(明显高于手机的画质和拍摄体验,轻便的机身,足够的变焦)
二手推荐:徕卡Q(实际画质比一般的相机好多了,而且降价了) 理光GR2(用过,真好用,真轻便)
最后发现,我自己居然还用着DF和500CM,纯粹的摄影呢,哈哈
欢迎大家拍砖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