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登录|免费注册|忘记密码|管理入口 返回主站||保存桌面
小红书爆火 合肥抢“镜头”
2025-02-03IP属地 湖北0

  本文转自:合肥晚报

  小红书爆火 合肥抢“镜头”

  众多市民和外国友人交流、推介合肥

  小红书爆火 合肥抢“镜头”

  众多市民和外国友人交流、推介合肥

  

最近,大批外国网友涌入中国社交平台。许多网友打开手机浏览小红书,看到的不仅是IP在合肥的网友分享逍遥津美景和合肥美食,还有来自国外“新用户”的真诚发问。

  中外网友激起“交流潮”

  越过浩瀚的大洋,中外网友突然能够穿透屏幕,在社交平台上“齐相会”,直视到对方最真实的生活,让许多人感到既惊讶又高兴。外国友人紧急切换中文说“你好”,中国友人则连忙推出英文说“welcome”。曾经那句“我家大门常打开,开放怀抱等你”的歌词,在这一刻具象化了。

  中外网友碰头,不少人也趁机整起了“花活”,各种双方“交手”的名场面,在社交平台上热热闹闹。中国网友表示,要想在平台待下去,外国友人们每天要在评论区或者是自己的账号主页提交一张可爱的猫猫狗狗图,于是顺着这股潮流,平台便瞬间变成了“猫税”提交所。可爱的宠物不断活跃在平台上,笑声与快乐也借此一传十,十传百。

  可爱的氛围席卷“赛博场”,不少外国友人便也想“更近一步”,学习中国文化的心蠢蠢欲动。情到浓时,甚至形成了在线“作业帮”,外国友人拍下自己学习中文的课程试卷,一大批中国“教师”云端解答和教课。

  甚至还有外国友人请求中国网友们教他们各种方言和俚语,一时间,广东、安徽、浙江等地的网友纷纷掏出自己的“本地腔”,势必要让异国朋友深刻感受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而这突如其来的“汉语桥”,不仅让中外文化碰了头,也让曾经遥不可及的两方人,在“桥上”有了一场最真实和温暖的照面。

  “跨界”互动拥抱“合肥式”开放

  赶上这趟热闹,咱们热心的合肥市民们也没闲着,秀起“英文腔”,化身旅游推广大使,在社交平台上“安利”合肥。

  先是抛出一张张美照盛情邀约,从年味已浓的城隍庙,再到香味四溢的合肥美食,不少本地市民更是毛遂自荐,通过社交账号在线发声,“来合肥旅游吧,我免费带你游玩!”不计成本的拉拢,是合肥人骨子里的热心肠。

  提到景色,谈到邀请,触到DNA的合肥各大景区和达人们也纷纷发出自己的坐标,向外国友人递上最诚挚的名片。虽身在他乡,也不忘念叨一下家乡的好,在一众的邀约中,更不乏外地游子的“异地引荐”,真诚鼓励外国友人们到合肥瞧一瞧,看一看这座城市独特的风土人情。或许是担心外国友人们只身旅游迷路,本地人推出的“省心旅游攻略”也趁此上线。

  不少人也借助灵动的视频,向外国友人们“铺开”最真实的城市画卷。合肥的年轻,庐州的古老,“科技之城”的时代风貌,在跃动的镜头中一览无遗,留下了格外美丽的瞬间剪影。

  但在合肥,中外交流此刻并不是开始。近年来的合肥,已经变成了一个中外交流的高地,“合肥是什么样的?”渐渐地已经有了来自不同国家的声音。

  在合肥读书的“@是蒙也是猛”说,他眼中的合肥“非常宜人”;而来自乌克兰的“@INNA”则说,最喜欢做的事情,就是约上自己的闺蜜在合肥City Walk;这份惬意被“@NOUHAILa”捕捉到,她发布了一张自己在合肥公园里闲逛的截图,然后配文说,“I am in love with this place!”市井生活之外,来自卢旺达的孔七因为学习与梦想,与合肥有了更深的缘分。他在安农大学习抗旱水稻育种,只为回到自己的国家成为“非洲袁隆平”,实现自己的“禾下乘凉梦”。

  中外互动越来越频繁,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了解合肥,越来越多的外国友人也选择留在合肥。今年1月10日,“我在安徽过大年”中外友人2025年春节联谊活动拉开了序幕,数十个国家的外籍友人在这里感受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

  中国社交平台转为“国际版”,合肥也在这场全球文化交流中,有了更多的“镜头”,热情的、包容的、绚烂的。千言万语,其实就一个意思,“Welcome to HeFei!”

  合肥通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