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洞村不仅是南庄镇在“环两江先行区”——北江沿岸的重要节点,更是南庄“百千万工程”都市田园(紫罗南)融合发展片区“美丽乡村走廊”的首发地,也是南庄“千年第一围”罗格围形成的起点。这里文旅根基深厚,保留着有 “小广州” 之称的紫洞圩,那青砖黛瓦间藏着往昔的繁华;还有超800年历史的紫洞榕树,虬枝苍劲,见证着村落的兴衰变迁。如今,它又毗邻广美学校(佛山校区)和佛山大草地音乐秀场,传统与现代在此交织碰撞。

南庄镇紫洞村。/禅城融媒记者何志恒摄
踏入紫洞村,首先映入眼帘的是这里的红色记忆长廊。这里不仅是一个绿色生态小公园,更融合了紫洞村的文化及儿童友好元素展示。入口处的贤德紫洞赋,是紫洞倡导崇贤尚德的准则,也是基层治理的精神指引。长廊通过雕塑、墙绘、党建小品等形式,展现了罗登贤相关事迹、紫洞“小广州”的历史、紫洞艇以及紫洞黄皮等红色文化和历史传统文化,是一条见证红色文化与乡村振兴成果的长廊。

紫洞村红色记忆长廊。/禅城融媒记者何志恒摄
位于隔巷村小组的罗登贤事迹展同样不容错过。这里曾是革命先烈罗登贤居住过的老房旧址,如今已改造为事迹展厅,展现了他短暂而光辉的一生。从省港大罢工到广州起义,罗登贤作为中国共产党早期领导人,为革命事业做出了卓越贡献。展厅内通过实物、图片、文字、视频、场景还原等形式,生动地展示了他英勇无畏的英雄事迹和崇高精神,让后人能够穿越时空,走近英雄、学习英雄。

罗登贤事迹展。/禅城融媒记者何志恒摄
紫洞圩历史建筑群则是承载着紫洞村昔日的繁华。这里多为砖木结构的建筑,砖雕、灰雕保存较好,彩画线条清晰,大部分为商住结合建筑。善庆堂、紫洞福音堂、紫洞女斋堂、柏禧书舍、紫洞社学等均为“佛山市历史建筑”,漫步其中,仿佛能看到当年紫洞圩的热闹景象。

紫洞圩历史建筑群。/禅城融媒记者何志恒摄
而位于岗背村小组的紫洞历史文化陈列馆则是对紫洞村历史文化的全面展示。该馆由20世纪70年代建设的旧礼堂升级改造而成,总建筑面积达到632平方米。馆内共设3层展厅,涵盖千年紫洞厅、罗格围厅、古墟铅华厅、家国情怀厅等多个主题,全面展示了紫洞村的历史沿革、自然地理、山川风貌、经济发展、文化教育、文物古迹、民俗风情等内容,是传承紫洞村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

紫洞历史文化陈列馆。/禅城融媒记者何志恒摄
在三华村小组,佛山市文保单位三华罗氏宗祠是目前佛山市存留较大的清代祠堂建筑之一,宗祠现仅存西路及第四进建筑,而东路就保留了后段厢房。其中第四进建筑已经完成了修缮,建筑为镬耳火山墙,灰塑花鸟博古背,绿釉瓦当,清水剪边,有“敬宗”门楼,门面青砖墙、花岗岩石脚,山墙沉积岩石脚,卷草文灰塑,博古纹垂背装饰。三华罗氏宗祠拥有较高的艺术和历史价值,也是研究清代祠堂建筑发展演变的实物例证。

三华罗氏宗祠。/紫洞村供图
而同属三华村小组的三华巷,则是紫洞村人居环境整治的典范,通过村的三线整治工程,把原本在巷子上方的“蜘蛛网”全部下地,还村民安全美观空间。村小组又把巷内的紫寰罗公祠、耀寰罗公祠及新厅(村民公共活动议事场所)进行了修缮,让各古建筑继续见证村中的家族传承与村落发展。

紫洞村三华巷。/禅城融媒记者何志恒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