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炎炎,你想找一处凉爽之地,再邀上一位著名学者陪你一起静静地观看一部历史剧吗?在陪你看剧的过程中他会在你看不懂的地方帮你寻根溯源,在你感兴趣的地方帮你延展知识,在你泪流满面的地方帮你理性思考,在你感慨万千的地方和你一起体悟历史照进现实的温度!如果你想体验一下这种不一样的观剧方式,那就来《剧说历史》吧!
《剧说历史》是一档以电视剧为母本,以专家讲解为统领,依据电视剧剧情解读中国历史和文化的创新节目。节目将精选播出时引起强烈社会反响的、在网络上具有高分评价的、反映中国历史和文化题材的现象级电视剧,邀请知名历史学家和文化学者,通过解读电视剧中的历史文化元素,还原真实的历史场景,传播优秀的中国传统文化。
节目紧扣剧情,通过对剧中重要事件、历史背景、历史人物的详尽解析,将经典电视剧变成历史教育、文化传播的生动载体,使观众更生动、更全面地了解中国的历史文化,以达到“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的传播目的,从而激发观众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和历史的热爱,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和文化认同。
《剧说历史》第一季我们将推出对《大秦赋》的品读。
《大秦赋》是2020年首播的中国重大历史题材电视剧,共78集,剧中汇聚了张鲁一、段奕宏、李乃文、朱珠、辛柏青、邬君梅等一众一线明星,主要讲述秦始皇嬴政从出生到统一六国,建立起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中央集权国家的故事,展现了战国末期秦灭六国的壮阔历史进程。

《剧说历史》邀请了著名文化学者、秦汉史专家、北京师范大学文学系博士生导师李山教授作为嘉宾,跟随《大秦赋》的剧情讲述秦始皇嬴政从一个“质子之子”,在吕不韦、李斯、王翦等人的辅佐下,建立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中央集权国家,逆袭成为中国第一位始皇帝的励志故事,同时也深入探讨了秦统一六国对当今中国乃至世界的重大影响。
李山教授长期从事中国古代文学史,古代文化史教学科研,主攻方向为先秦两汉魏晋南北朝文学,在《诗经》研究、先秦两汉文学研究领域卓有成就。
在“剧”的真实中述说“史”的真实
电视剧《大秦赋》是从“邯郸之战”开始的。
邯郸之战是战国末期秦国与赵、魏、楚联军在赵国都城邯郸(今河北邯郸)爆发的一场重要战役,发生于公元前259年至公元前257年,是对战国格局产生了深远影响的一次战争。但大多数观剧人对这场战争可能并不了解,所以面对电视剧中激烈血腥的古代战争场面不免会有“为什么打?谁跟谁打?”等等的想法,为了消除观剧人的这些困惑,让观剧人彻底看懂电视剧,我们将中国象棋作为道具模板,设计了一个棋盘和七个棋子。棋盘的面是战国七国的示意图,七个棋子代表七个国家,李山教授就在这七个棋子的辗转腾挪中为我们讲清楚了“邯郸之战”为什么打、和谁打的来龙去脉,让观剧人明明白白地进入电视剧后面的故事情节。
《大秦赋》中的古代战阵场面恢宏,排兵布阵,强弓硬弩,看得人眼花缭乱。但俗话说“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剧说历史》会引领你看懂古战场的“门道”。
比如战车。中国战车能载着人打仗,古罗马的战车却只能把士兵载入战场后即刻返回,为什么?一是因为中国的战车两个轴伸出去很长,这是一种物理学原理,轴距越宽,底盘越低越稳定越能负重,而古罗马的战车却做不到,所以它只能作为运输工具,而不能作为作战工具。二是“系驾法”的问题。古罗马战车是把马笼套套在马脖子上,一着力马就窒息,不能超过一定的分量,但中国的“系驾法”是把着力的带子套在马的胸前,马匹呼吸顺畅,不仅耐力持久而且速度很快。中国的“系驾法”在战国时期领先世界,成为中国军事的一大优势。
剧中,吕不韦在带着异人逃回秦国的路上被人暗算,身上中箭,吕不韦从箭羽、箭杆、箭镞的特征上认出这是“秦箭”,李山教授就以“秦箭”巧夺天工的制造技艺为切入点,为观剧人介绍秦国兵器在设计制造方面的优势,以及这些优势在秦灭六国中所起的作用。

在“剧”的故事中评说“史”中人生
从剧情呈现来看,《大秦赋》主要人物有20余位,其中不仅有我们熟知的嬴政、吕不韦、李斯、嬴异人等秦国政治人物,还刻画了荆轲、太子丹、韩非、赵偃等六国风云人物以及赵姬、华阳太后、韩霓、倡后等女性形象,电视剧通过他们错综复杂的命运交织展现了秦灭六国过程中国家与个人命运的挣扎与反抗,荣辱与沉浮,塑造了一幅战国末期的复杂历史人物群像图。为帮助观剧人更加深刻地理解2000多年前的历史人物,《剧说历史》把电视剧中的人物故事还原到真实的历史场景中去,在李山教授的带领下,让观剧人看到中国古人的真实生活画卷,体会到中国古人的真实情感表达。

比如:古代的婚礼——合卺礼,《大秦赋》中展现嬴子楚和韩霓婚礼的场面。
华阳夫人为了牵制嬴子楚,安排了他与韩国公主韩霓的婚事,这是一场典型的政治联姻,嬴子楚心中百般不愿,但为了得到华阳夫人的支持,成为正统嫡子和王储继承人,在吕不韦的多方劝说下,最终还是答应了这门婚事。剧中详细展现了婚礼的细节:二人相对而坐,面前摆放着用同一个瓢劈成两半盛着的酒,随后各自拿起一个瓢,将瓢中的酒一饮而尽,意味着交杯,也象征着两人从此命运相连。这就是古代中国的合卺之礼。古人结婚为什么要用瓢喝酒呢?“瓢”这个器物有怎样的蕴意呢?《剧说历史》从《仪礼》记载中的合卺酒开始,为观剧人介绍中国古人的结婚习俗,引导观剧人体会在这种结婚习俗中中国古人的婚姻关系。
在“剧”的情节中读解“史”中文化
《大秦赋》作为以战国末期至秦朝统一为背景的历史剧,融入了诸多中国传统文化元素,比如朝堂礼仪、文字典籍、服饰器物,特别值得关注的是诸子百家思想!剧中涉及法家、儒家、墨家等诸多学派的思想理念,特别是法家和儒家的思想碰撞。秦王嬴政倾向以李斯的法家思想为治国核心,强调“法治”“耕战”,而吕不韦则倾向于山东六国士人所推崇的儒家的“仁义”“王道”,两种治国理念的不同也最终导致了嬴政与吕不韦的分道扬镳。
在电视剧中有这样一个情节:在一个皓月当空的夜晚,年轻的秦王嬴政默默地凭吊为了救他死在赵国的先生申越,他的脑海里浮现出先生对他的教诲“你的胸怀要包涵着千万的生灵,这就是王者!”此时还未亲政的嬴政可能是生平第一次在认真思考一个问题——什么样的王才是好王?怎样才能做一个好王?这恐怕也是看到此处的观剧人的共同问题。《剧说历史》便从这个情节生发出来,让李山教授对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王道”与“霸道”做了深入阐释,在中国文化中,这是一个既难懂又难讲的话题,但结合电视剧的剧情来讲就显得生动易懂了许多。
7月28日——8月28日 每天12:49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
科教频道(CCTV-10)
《剧说历史》第一季震撼开播!
总监制 | 杨继红 史 岩
监 制 | 权 勇 田 龙 张 磊
主 编 | 刘 铭 聂丛丛 蔡 瑛
编 辑 | 刘 浩 阿拉腾其木格 王卓睿(实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