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眨眼”也得讲究!合肥普瑞专家提醒:这个小动作和干眼紧密相关

   日期:2025-08-03     作者:caijiyuan       评论:0    移动:http://www.wrujm.cn/mobile/news/11345.html
核心提示:“举头望电脑、低头看手机”,在移动互联时代,现代人几乎每天都手不离电子产品,特别是上班族,工作时紧盯着电脑,休息时和睡前

“举头望电脑、低头看手机”,在移动互联时代,现代人几乎每天都手不离电子产品,特别是上班族,工作时紧盯着电脑,休息时和睡前又放不下手机。尤其随着在线教育的普及,各类线上兴趣班铺天盖地,电子产品不离身的习惯从幼时就开始被“培养”,年纪轻轻眼睛就透支成“老年人”已然成为一种常态。

生活中,很多人都出现过眼睛干涩、疼痛,有灼烧感、异物感等情况,这可能是干眼症作祟。

干眼诱因是什么

视频终端综合征是导致干眼的主要原因之一。其指的是由于我们的眼睛长时间近距离且紧盯着屏幕用眼,从而引发的眼部不适。那么,在日常生活中玩手机、电脑到底是如何被干眼“缠上”的呢?

这是由于当我们紧盯着电子屏幕时,眼睛会进入一眨不眨的“专注”状态。在正常情况下,人们每分钟可眨眼10~20次,在眨眼时,泪液会均匀地涂布于角膜与结膜,起到保湿、润滑、呵护眼表的作用。然而,当我们玩手机紧盯着屏幕时,眼睛每分钟的眨眼频率会降至5 - 8次,甚至更低,眼睛失去了通过眨眼来“补水”的机会,久而久之就可引起干眼症。

眨眼频率的降低在医学上被称作“瞬目次数减少”,眨眼次数的减少会致使睁眼闭眼将泪液均匀分布于角膜表面的功能减弱,水分大量蒸发,进而导致干眼症的出现。

nerror="javascript:this.style.opacity = 0;" src="http://www.wrujm.cn/file/upload/202508/03/102742972.jpg" />

小心不完全眨眼

那么,是不是只要我们维持正常的眨眼频次,就能规避因眨眼次数减少所引发的干眼症呢?

答案是否定的!在我们的日常里,不但要保证正常的眨眼频次,还得留意“不完全眨眼”。所谓不完全眨眼,指的是每次眨眼无法涵盖整个角膜,致使眨眼质量降低时,睑板腺脂质排出的力度不够,脂质分泌量减少。因为缺乏脂质的守护,泪膜的稳定性变差,泪液的蒸发加快,同样会导致干眼症!所以,眨了眼但没完全眨也是不行的哟。

眨眼也是一门技术活

那么在平日的生活里,我们该如何规避因“瞬目异常”所引发的干眼呢?

除了要在生活中培养优良的生活习惯,像不熬夜、注重饮食、坚持锻炼等等,还应当培养良好的用眼习惯:

✦ 保证每分钟至少眨眼15次以上;

✦ 牢记“20-20-20”护眼法则,即面对电子屏幕或者近距离(眼前40厘米内)用眼20分钟后,向20英尺(约6米)以外的距离,眺望至少20秒。

✦ 电脑屏幕与眼睛保持至少一臂的距离,并使屏幕略低于眼睛水平状态;

✦注意用眼卫生,最好不要用手揉眼睛。

nerror="javascript:this.style.opacity = 0;" src="http://www.wrujm.cn/file/upload/202508/03/102742472.jpg" />

5步眨眼操

1. 轻柔闭眼:缓慢完全闭合眼睑,持续2秒。

2. 自然睁开:保持面部放松。

3. 再次闭眼:确保上下眼睑完全接触。

4. 轻微挤眼:用轻微力度使眼睑紧贴,维持2秒(促进睑板腺分泌)。

5. 放松睁开:完成一个循环。

眨眼操的步骤:轻闭眼两秒,紧闭眼两秒,睁眼再两秒,反复循环,1次训练1分钟,1天10次。

适合:长期使用电子设备的办公族、隐形眼镜佩戴者、已出现干眼症状的患者、中老年人群等,有助于预防和改善干眼症等眼部问题。

日常能否自行购买眼药水来给眼睛“补水”呢?

实际上,干眼症不只是“眼睛缺水”的问题。根据病因不同,干眼症可分为水样液缺乏型、黏蛋白缺乏型、脂质缺乏型、泪液动力学(分布)异常型、混合型五种类型。在药店自行购买眼药水,可能出现药物不对症的情况,反而会加重眼部不适。

合肥普瑞眼科医院泪道专科颛孙俊杰副主任提醒,干眼症无法自愈。因此,一旦出现眼睛干涩、疼痛,有异物感、烧灼感,视物不清等情况,请及时到专业医院进行检查,在医生的指导下选择合适的药物或采取物理治疗,以取得较为满意的治疗效果。

*图片部分来自网络,侵联删

 
特别提示:本信息由相关用户自行提供,真实性未证实,仅供参考。请谨慎采用,风险自负。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最新资讯
0相关评论

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
推荐文章
推荐图文
最新资讯
点击排行
{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隐私政策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鄂ICP备20200184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