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要开战?美以或再袭伊朗核设施,伊朗火速清除内患、靠拢中俄反制!
7月22日晚,以色列国防部长卡茨在一场高层会议上直言不讳地表示,以色列可能重启针对伊朗的军事行动。
这一表态迅速成为全球焦点。与此同时,美国总统特朗普也在社交平台上发出威胁,称必要时或再次对伊朗核设施采取军事打击。美以的联合施压让中东局势骤然紧张,而伊朗方面的反应则展现出“软硬兼施”的应对策略。
伊朗能否在这场可能到来的危机中化险为夷?这场围绕核问题的博弈,背后有哪些深层次的较量?
以色列与伊朗的矛盾由来已久。以色列始终将伊朗的核计划视为生存威胁,多次采取先发制人的军事行动。1981年,以色列空军摧毁了伊拉克的奥西拉克核反应堆;2007年,又通过“果园行动”打击叙利亚的核设施。如今,伊朗的核计划再次成为以色列的核心关切。卡茨明确表示,以色列空军的远程打击能力可以覆盖伊朗全境,从德黑兰到伊斯法罕,任何威胁以色列的伊朗官员都无处可藏。
而美国的态度也备受关注。特朗普在任期内退出伊核协议,并对伊朗实施严厉制裁。尽管上一次对伊朗的军事打击效果存疑,但特朗普的最新表态无疑是为以色列撑腰,意在向伊朗施加更大压力。
面对美以的威胁,伊朗并未退缩,而是采取了多种应对措施。在内部,伊朗迅速展开了安全清理行动。由于大量非法居住的阿富汗人被视为潜在的间谍土壤,伊朗政府已遣返了数万名阿富汗人,以减少内部安全隐患。
此外,伊朗在军事上也加紧备战。军方宣布,防空系统的受损部分已被替换,同时弹道导弹的生产正在加速推进。弹道导弹被视为伊朗战略威慑的核心,因此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与此同时,伊朗还在积极寻求中俄的支持。本周,伊朗与俄罗斯在里海举行了联合海上演习,展示了两国在军事领域的合作深度。此外,伊朗与中国之间的铁路运输线路也已开通,为伊朗提供了重要的物资补给通道。中俄的支持不仅为伊朗提供了战略纵深,也让美以在采取军事行动时不得不更加谨慎。
尽管伊朗在外交上释放了部分善意,例如否认“美国去死”是官方立场,但在实际行动中,伊朗并未放松对战争的准备。美以是否会再次对伊朗动手,取决于多方面因素,包括伊朗核计划的进展、美国国内政治局势以及中俄的态度。
可以肯定的是,这场围绕伊朗核问题的博弈,远不止美以与伊朗之间的对抗,更是中东地缘政治的一次重大考验。未来局势如何发展,仍需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