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俄乌局势又爆出猛料,美英官员在阿尔卑斯山某度假地秘密开会,竟计划换掉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让前乌军总司令扎卢日内上台。这波操作像极了谍战剧情节,背后的猫腻可不少。
据俄罗斯塔斯社、卫星通讯社7月29日消息,俄对外情报局披露,参会者包括乌总统办公室主任叶尔马克、国防部情报总局局长布达诺夫,以及现任乌驻英大使、前乌军总司令扎卢日内。会上美英官员直接提议扎卢日内任乌总统,叶尔马克和布达诺夫当场表态服从,还换来了美英"保留职位、兼顾利益"的承诺。
扎卢日内曾因2022年11月赫尔松之战等胜仗人气高涨,一度被视为泽连斯基的潜在对手。但2023年乌军反攻失败,加上他与泽连斯基矛盾公开化,最终在去年2月被解职,职位由瑟尔斯基接任。没想到风水轮流转,如今成了美英眼中的"新选择"。
特朗普(资料图)
美英这步棋显然有自己的算盘。俄对外情报局指出,他们想通过换帅"重置"基辅与西方的关系,尤其是和华盛顿的合作,这也是西方继续援乌的前提。说白了,就是觉得泽连斯基不好掌控,想换个更听话的代理人。
这边乌内部暗流涌动,那边特朗普也来添戏。7月28日他宣布,把俄乌停火期限从50天缩至10-12天,还放话达不成协议就制裁俄罗斯,甚至说对普京失望,没必要再会晤。
这态度变得够快。之前他还说和普京关系不错,上任后至少通了六次电话。7月时就威胁过,若俄不停战就征100%关税,还提过"二级制裁"。不过专家觉得,考虑到中国、印度是俄主要贸易伙伴,而特朗普正和这些国家谈贸易,可能不会真征100%关税,更可能是10%-20%的温和措施。
有意思的是,泽连斯基还点赞特朗普缩短期限的声明,说俄一直在破坏和平、拖延冲突,感谢特朗普致力于结束战事,还强调对俄严厉制裁是关键。只是他大概没料到,美英已在策划换总统了。
泽连斯基、特朗普(资料图)
再看德国,近期与俄关系持续恶化。德防长放话"若俄攻击北约,德军会准备好杀俄军人",俄总统新闻秘书佩斯科夫直言"德国正再次变得危险"。民调也挺分裂:约一半德国选民觉得俄对德有威胁,而55%俄罗斯人视德国为"最不友好国家"。
德国政府对俄态度强硬。今年5月新政府上台后,宣布资助乌本土生产无射程限制的远程导弹,可打击俄境内目标。7月14日,德总理默茨称与特朗普多次沟通援乌事宜,欢迎美通过北约大规模军援,还承诺德会发挥"决定性"作用。不久后就有消息说,德向乌交付了3套"爱国者"防空系统。经济上,德还考虑修改外贸法,防止"北溪-2"管道公司被收购,避免恢复进口俄天然气。
但德国商界想法不同,不少人盼着冲突结束后重启对俄合作。就像勃兰登堡州施韦特市的炼油厂,供应柏林90%以上石油,冲突后被政府接管,不再进口俄油,员工和市长都担心会大规模裁员。这事儿挺有代表性,德国智库学者迈斯特就说,越来越多企业和地方政界人士呼吁重新用廉价俄油气。
普京、特朗普(资料图)
毕竟俄曾给德提供大量廉价能源,在德投资项目也带动了当地经济。可柏林对俄制裁让不少民众日子难了。比如北部港口卢布明,因"北溪"管道停运,周边俄资项目关停,民众收入大降。莱比锡一家电子连接器厂,以前俄企订单不少,现在因管制几乎断了对俄业务。
德国人对俄态度挺复杂,既和政治倾向有关,也受地区影响。东部民众更"亲俄",街头常见俄或苏联元素,像苏联红军纪念碑,还有460多条街道以俄元素命名。二战后东德从小学五年级就开俄语课,鼓励学生和俄学生做笔友,俄文学也进了校园,这些都影响了他们对俄的看法。而西部民众更怕俄,担心俄会袭击欧盟国家。
俄民众对德反感也在升温,列瓦达中心调查显示,55%俄受访者视德国为"最不友好国家",比2020年5月涨了40个百分点,超过了美国。
俄乌冲突(资料图)
不过实际情况没民调那么糟。有德国商人去年10月去俄,发现持电子签证比冲突前还方便,火车上有俄人用流利德语和他聊天,称赞德企和风景。俄电器店和超市里,博世、美诺的家电,还有德产啤酒、巧克力等不少,俄也没全面禁运德商品,只是禁运超过750欧元的电子产品。据德《明镜》周刊评估,约2000-2500家德企仍在俄运营。
随着俄乌停火可能性增加,不少德企想重返俄市场。德《经济周刊》说,特朗普上任后,越来越多德企咨询情况是否会改善。《慕尼黑水星报》也透露,若冲突结束,西方企业可能重返俄市场,毕竟这个1.4亿人口的市场太有吸引力。
眼下俄乌局势扑朔迷离,美英想换乌总统,特朗普在停火期限上反复,德国内部政府与商界态度不一。未来10-12天,估计还会有新变化,最终走向难料。但可以肯定的是,各方都在为自己的利益盘算,受伤的终究是普通民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