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出动潜艇救援舰,演练“失事”潜艇救援,体现中俄海军的高度信任

   日期:2025-08-09     作者:145gr       评论:0    移动:http://www.wrujm.cn/mobile/news/11960.html
核心提示:中俄“海上互动-2025”联演:水下暗流涌动,救援彰显互信备受瞩目的中俄“海上互动-2025”联合军事演习,不仅有水面舰艇的飒爽英

中俄“海上互动-2025”联演:水下暗流涌动,救援彰显互信

备受瞩目的中俄“海上互动-2025”联合军事演习,不仅有水面舰艇的飒爽英姿,水下力量的部署同样引人关注。中国海军派遣了052D型驱逐舰“绍兴”舰、“乌鲁木齐”舰,以及综合补给舰千岛湖舰,俄罗斯海军太平洋舰队则派出了“特里布茨海军上将”号大型反潜舰和“响亮”号轻型护卫舰。

然而,在这些明星舰艇之外,防务观察家和军事网站的目光,却聚焦于中俄双方的潜艇和潜艇救援舰。

7月25日,中国海军排水量高达1.3万吨的927型潜艇救援舰,穿越对马海峡,高调进入日本海,其动向引发了国内外军事爱好者的广泛猜测。人们纷纷揣测,水下是否潜伏着一艘神秘的“大黑鱼”,极有可能是一艘攻击型核潜艇。

随着这艘927型潜艇救援舰抵达俄罗斯远东符拉迪沃斯托克(海参崴),此前甚嚣尘上的水下“大黑鱼”之谜终于揭晓——并非是猜测中的中国攻击型核潜艇,而是中国海军引进的俄制“基洛”级636型柴电潜艇。

耐人寻味的是,日本防卫省在此期间并未发布任何关于中国海军“基洛”级潜艇水面过境对马海峡的消息。这或许暗示着,这艘“基洛”级潜艇极有可能采取了水下潜航的方式,秘密穿过对马海峡进入日本海。当然,也不排除其通过其他航线秘密抵达俄罗斯的可能性。

927型潜艇救援舰与“基洛”级潜艇的组合,成为了本次中俄“海上互动-2025”演习中,一道独特而引人深思的风景线。

值得一提的是,“基洛”级636型潜艇是中国海军早期从俄罗斯引进的型号,相较于中国自主研发、配备不依赖空气推进系统(AIP)的039系列潜艇,其性能已略显落后。选择该型号潜艇参与此次中俄联合演习,恰好与俄方参演的潜艇型号相同,便于双方展开更深入的交流与合作。

本次演习的一大亮点,是中俄潜艇救援舰之间的对接科目。演习中,中俄双方的潜艇救援舰将各自释放深潜救生艇,与对方模拟“失事”的潜艇完成舱口对接,进而“救出”潜艇内部的“遇难”官兵。

通过在日本海域完成对“失事”潜艇的互救实操,演练双向生命通道的构建,充分体现了中俄两国海军间的深厚信任和历史渊源。这不仅仅是一场军事演习,更是两国海军间最高级别的信任测试,彰显了两国维护地区和平稳定的决心。

"

 
特别提示:本信息由相关用户自行提供,真实性未证实,仅供参考。请谨慎采用,风险自负。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最新资讯
0相关评论

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
推荐文章
推荐图文
最新资讯
点击排行
{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隐私政策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鄂ICP备20200184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