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量停车信息不再“裸奔”

   日期:2025-08-09     作者:izuii       评论:0    移动:http://www.wrujm.cn/mobile/news/11987.html
核心提示:海量停车信息未设防湖北恩施:检察公益诉讼让个人信息不再“裸奔”“智慧城市的便利,绝不能以‘透明人’为代价——我们要‘聪明

图片

海量停车信息未设防

湖北恩施:

检察公益诉讼让个人信息不再“裸奔”

“智慧城市的便利,绝不能以‘透明人’为代价——我们要‘聪明’服务,更要‘安全’生活。”近日,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检察院邀请包括网络安全专家在内的志愿者一同开展“回头看”,确认某智慧停车管理平台上的停车记录不再“裸奔”。

今年5月,“益心为公”志愿者检察云平台上的一则留言引起了该院公益诉讼检察官的注意:“只要在这个智慧停车管理平台上输入我的车牌号,别人就能看到我在哪里停过车、停了多长时间。”

接到线索后,检察官通过走访调查发现,注册成为该智慧停车管理平台用户后,只需输入车牌号即可查询到他人车辆在全州内的停车轨迹信息,存在个人信息泄露风险。

该院查明线索后,为及时堵塞漏洞,于5月26日对该州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州市场监督管理局进行行政公益诉讼立案。通过询问平台运营公司、调取平台后台数据、实地查看停车场等方式,检察官查明,该平台实际注册用户7万余人,已联网全州533个停车场,覆盖该州下辖各县市城区的公共停车场,已形成车辆停车地点、进出场时间等行踪轨迹信息1600万余条。通过检察信息技术检测平台访问后,发现这些包含行踪、消费习惯的敏感信息,既没“打码”,也没“脱敏”,用户登录后无需身份验证就能获取任意车辆历史停车轨迹、缴费信息。海量个人信息存在泄露风险。

次日,该院与该州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州市场监督管理局召开磋商会,厘清监管职责。磋商后,几方认为,平台是网络服务提供者,注册用户是网络服务消费者,对平台收集的停车轨迹、支付信息等数据的处理,可推导分析出用户的行踪轨迹、生活习惯等,涉及个人敏感信息安全。根据个人信息保护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平台负有保护消费者个人信息安全的义务,应按照法律规定采取严格措施保护行踪轨迹、金融账户等个人敏感信息。相关行政机关应及时依法履行职责,防止用户个人信息泄露。

当日,根据磋商意见,该州市场监督管理局责令平台运营公司整改,要求该公司增设驾驶证验证功能,实名认证的车主方可查询通过驾驶证验证绑定的车牌,以及相关停车时间、缴费金额等信息。6月6日,该州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州市场监督管理局联合约谈平台运营公司,要求进一步落实企业主体责任,健全管理制度,全面排查风险,强化防护措施。

目前,该平台已隐藏历史停车及缴费记录,对个人敏感信息完成去标识化、匿名化处理,曾经“裸奔”的停车记录披上了“防护服”。

(来源:检察日报·要闻版 作者:戴小巍 杨奇 何俊)

 
特别提示:本信息由相关用户自行提供,真实性未证实,仅供参考。请谨慎采用,风险自负。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最新资讯
0相关评论

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
推荐文章
推荐图文
最新资讯
点击排行
{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隐私政策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鄂ICP备20200184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