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信部:政府加强标准引领,巩固提升全球竞争优势

   日期:2025-03-05     作者:jx90v       评论:0    移动:http://www.wrujm.cn/mobile/news/8126.html
核心提示:在制造端,全国多晶硅、硅片、电池、组件产量继续实现增长,同比增长都超过了10%。TOPCon、异质结量产光电转化效率也达到了25.4%


在制造端,全国多晶硅、硅片、电池、组件产量继续实现增长,同比增长都超过了10%。TOPCon、异质结量产光电转化效率也达到了25.4%和25.6%,均较2023年提升了0.4个百分点。组件的实验室的效率14次打破世界纪录,钙钛矿晶硅叠成电池的实验室的效率超过了34.6%。


在消费端,我国光伏行业深度参与了国内外的能源转型,已经成为了全球经济绿色低碳发展的核心力量。2024年国内新增光伏装机277.57GW,同比增长了28%。电池、组件出口量同比增长超过40%和12%。但当前行业发展也面临着竞争加速与全球化壁垒高度的双重挑战,需要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


从国内看,阶段性的结构性供需错配导致光伏产品价格大幅下跌,除了部分辅材设备企业盈利保持增长外,硅料、硅片、电池、组件等主产业链的企业都出现了较大规模的亏损,由此也衍生出放松产品质量管控、有效研发投入下滑等深层次的问题。  


从国际看,有关国家强化光伏行业的贸易壁垒,加快出台了相关政策,来支持其本土光伏制造业。我国光伏产业全球化发展的不确定性有所增加。我们应该看到,欧美国家在光伏的理论研究技术沉淀、科研成果和人才支撑等方面依然具有雄厚的基础,构建先进光伏技术产业生态的能力不容小觑,面对复杂严峻的局面,我们行业必须要有清醒的、全面的认识。


第一,光伏产业广阔发展的前景没有变。从国内看,集中式、分布式光伏装机需求比较稳定,离网前的光谱需求也有巨大的增量空间。从国际看,一些国家在能源转型战略上虽然具有一定的反复性,但始终没有偏离绿色化发展这条主线。南美、中东、非洲等新兴国家,也高度关注光伏等可再生能源市场需求,长期看好的态势没有改变。


第二,以技术创新引领光伏高质量发展的主线逻辑没有变。从历史维度看,技术创新引领的提效降本,贯穿了我国光伏产业完整的发展历程。未来光伏行业增长动能也必将来自于关键技术突破,从而推动生产效率的提升、产品性能的升级和生产成本的进一步下降。


第三,更好地发挥有为政府和有效市场作用,来解决行业发展困境的思路没有变。当前,光伏行业迫切需要解决内转式竞争问题,其原因复杂多样,既有行业技术装备快速更新迭代的内在因素,也包括新能源产业高度关注下,社会资本竞相涌入,更有行业主流企业对产业发展形势的一些战略性的误判。面对当前的不利局面,我们将会同有关的部门,积极做好产业调控,从供需两端协同发力,推动行业尽快脱困。近日,国务院常务会议上提出要化解重点产业的结构性矛盾,从供需两侧发力,标本兼治,促进产业提质升级。


下一步,我司将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围绕规范行业发展、加强标准引领、加快产业创新发展和推动国际合作等方面开展以下工作。


一是遏制低水平重复建设。十三年以来,持续实施了光伏制造行业的规范条件政策。截至目前,已累计发布了12批涵盖光伏制造业主要环节60%以上的骨干企业。2024年,我们对这个文件做了重新的修订,进一步引导地方因地制宜、合理布局光伏项目,减少单纯扩大产能的光伏制造项目,通过提高项目建设前的资本金比例和项目建成后的产品技术指标要求,提高行业的准入门槛。下一步,我们将进一步发挥规范条件的政策作用,强化与相关部门的政策联动,推动光伏行业高质量发展。


二是推动产业创新升级,要更好地发挥标准引领和知识产权的保护作用,强化技术标准知识产权协同发力,重点发挥国家标准,周底线行业标准拉高线,管理标准和空白的作用,以标准引领加快产业结构的调整,会同国家知识产权局研究制定光伏行业知识产权体系建设的有关政策文件,推动解决技术路线驱动、原创技术不足等问题。同时,我们也积极会同有关部门鼓励和引导先进的光伏技术和研发和应用,通过应用权益来加速技术的迭代升级。


 
特别提示:本信息由相关用户自行提供,真实性未证实,仅供参考。请谨慎采用,风险自负。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最新资讯
0相关评论

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
推荐文章
推荐图文
最新资讯
点击排行
{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隐私政策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鄂ICP备20200184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