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可身价有点飘

   日期:2025-03-17     作者:xc0c6       评论:0    移动:http://www.wrujm.cn/mobile/news/8483.html
核心提示:  春节节庆余温未消,情人节又如约而至,巧克力本应迎来一轮大卖。然而,随着其原材料可可身价一路狂飙,整个行业似乎陷入了“

  春节节庆余温未消,情人节又如约而至,巧克力本应迎来一轮大卖。然而,随着其原材料可可身价一路狂飙,整个行业似乎陷入了“寒冬”。

  自2022年开始,可可期货价格大幅上涨。根据美国经济指标网站的数据,2024年1月初,可可期货主力合约价格为4000美元/吨左右,至12月中旬,已经达到了12700美元/吨的高点。尽管其价格最近有所回落,但仍在1万美元/吨的高位徘徊。

  可可身价暴涨最主要的原因在于供应危机。

  可可是世界三大无酒精饮料植物之一,不仅果实含有丰富营养,也是制作巧克力的主要原料,还是重要的经济作物。但可可种植对环境条件极为挑剔,喜好高温潮湿,因而仅生长在非洲、东南亚及南美洲的热带地区,尤其是在西非地区,供应量已接近全球的70%。2023年以来,西非地区的可可生产遭遇了极端天气和病虫害的双重打击,加上当地大多数可可种植农场缺乏现代化技术和抗风险能力,对“娇贵的可可”照料不周,导致减产和品质下降,“鸡蛋只放在一个篮子里”的危害也就显现出来了。国际可可组织于2024年8月发布的报告显示,2023年至2024年,可可的供应缺口达到46.2万吨,比上一产季的缺口(7.4万吨)增加了524%。

  让可可价格屡创新高的另一层原因,则是可可供应短缺引发的焦虑情绪蔓延到了资本市场。恶劣天气、病虫害持续、主要产区产量走低、部分企业压价囤货……这些市场风险被投机客大肆炒作,进一步加剧了可可价格飙升的幅度与速度。

  如今,可可涨价已经影响到产业链各环节。

  受原材料价格上涨影响,许多可可加工企业面临采购成本压力,导致大量生产设备闲置、产业工人被迫降薪。欧洲可可协会(ECA)1月9日发布的报告显示,近期全球各主要市场可可加工量均出现下降。其中,2024年四季度欧洲可可研磨量比上年同期降低5.3%,仅为33.19万吨,处于2020年以来最低水平;亚洲和北美地区则分别同比下跌0.5%、1.25%,低至21.01万吨和10.28万吨。

  作为巧克力的主要原料,可可价格上涨直接影响了巧克力生产成本,导致巧克力生产企业不得不面对严峻的供应链压力和成本挑战。受此影响,近期,、费列罗等巧克力巨头纷纷宣布涨价,涨幅普遍在10%至20%区间浮动;则声称,高昂的可可价格迫使公司重新调整配方,将“增加使用非可可成分,部分取代可可”。此外,还有一些企业选择优化产品线、限量供应、下架可可产品等方式应对危机。

  对消费者而言,“甜蜜的负担”也正在加重。社交媒体上,“巧克力涨价”“如何实现巧克力自由”等话题引发热议,网友们纷纷表示,为了自己的钱包着想,要“戒掉巧克力”。与此相关的是,烘焙、甜品、饮料等已经与可可深度绑定的领域也被波及。

  多位业内专家表示,可可价格上涨的影响可能比想象得更大,尤其是在产品结构方面,未来,可可含量高低可能不再是整个行业的“黄金法则”。

  事实上,面对近段时间愈加激烈的市场竞争,已经有不少企业开始寻求差异化转型。比如,为满足消费者多元化需求,不少企业尝试推出了口感更丰富的可可口味产品,从重新兴起的酒心巧克力、坚果巧克力到新近推出的巧克力鸡排、巧克力棉花糖、巧克力薯片,一大批网红产品接连推出,既体现出企业在困境中锐意创新的决心与努力,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企业面对原材料涨价的无奈。

  此外,还有不少企业尝试转型高端市场。近年来,消费者对个性化产品的需求日益强烈,定制巧克力、DIY巧克力等正成为市场新宠。这类产品的共同特点是对价格并不敏感,由此企业有望通过赋予可可产品更高的附加值,对冲持续上涨的原材料价格带来的成本压力。比如,比利时巧克力公司Leonidas在圣诞节期间推出了圣诞老人和驯鹿造型产品;中国哈尔滨市巧克力博物馆推出“索菲亚教堂”等地标建筑造型的巧克力产品。这些巧思有效避免了同质化竞争,将可可产品带向了价值链高端,或将成为当前市场环境下更多企业的共同选择。

 
特别提示:本信息由相关用户自行提供,真实性未证实,仅供参考。请谨慎采用,风险自负。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最新资讯
0相关评论

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
推荐文章
推荐图文
最新资讯
点击排行
{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隐私政策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鄂ICP备20200184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