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余生》深圳首发式,名家助力这群“特殊诗人”圆梦

   日期:2025-03-21     作者:08txv       评论:0    移动:http://www.wrujm.cn/mobile/news/8654.html
核心提示:南天春早见芳华,3月14日,一部见证着人类善良、友爱和毅力的生命之书——《我的余生》深圳首发暨鉴赏会在深圳图书馆北馆学人书

南天春早见芳华,3月14日,一部见证着人类善良、友爱和毅力的生命之书——《我的余生》深圳首发暨鉴赏会在深圳图书馆北馆学人书房举行。

据悉,本次活动由花城出版社,花城文学院,深圳图书馆,广东省诗歌创作委员会,深圳市龙岗区横岗街道党工委、办事处联合主办;由深圳市龙岗区横岗街道党政和人大常委会办公室承办,深圳胡杨林艺术团、《特区文学》杂志社、《书都》杂志社、深圳市龙岗区横岗街道文明促进会、亚洲铜设计顾问有限公司联合协办。

图片

这部诗集的主要作者是一群身患疾病的肾友(血液透析患者),他们没有放弃生命的坚持和对生活的热爱,聚燕为凤,从零起步学习诗歌创作,用审美语言向世界表达个人的看法。

“最初听到胡杨林艺术团的成员朗诵《相信未来》,我就萌生了一个想法,与其读别人的《相信未来》,不如让他们书写自己相信未来的故事。在诗歌教学中,我看到他们写出了文学里的‘真善美’。读他们的诗歌,会感受生命力和对生活的热爱。”诗集创作指导老师马睿诗介绍。

在红棉文学奖颁奖现场,胡杨林艺术团病友对文学的热爱与追求引起现场名家的关注。来自文学界的专家学者们与胡杨林艺术团成员交流,并积极提供帮助。澳门大学人文学院教授、诗人、翻译家姚风表示将为艺术团提供所需帮助;深圳《特区文学》总编辑、作家朱铁军先生表示将帮助该艺术团开展文学创作活动。由此,以文学为线,一次圆梦之旅在文学名家的助力和接力下开启了。

图片

此次首发仪式不仅是文学活动,更是“文明+公益”理念的体现,也是新大众文艺发展的生动缩影。通过文学与公益的结合,横岗街道在新时代文明实践中探索出一条新路径,让文学成为滋养心灵、凝聚力量的文化力量,把文明城市建设与文学升华通过互融互促的“有意思”方式呈现。这种模式不仅丰富了大众的精神文化生活,也展现了新大众文艺在基层的蓬勃生机和广泛影响力。

《我的余生》的出版和鉴赏,不仅是对创作者的肯定,更是对新大众文艺价值的深刻诠释。它证明了文学作为一种社会性文化实践,能够跨越身份和背景的限制,成为人们表达自我、传递情感、凝聚力量的重要方式。

图片 

 
特别提示:本信息由相关用户自行提供,真实性未证实,仅供参考。请谨慎采用,风险自负。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最新资讯
0相关评论

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
推荐文章
推荐图文
最新资讯
点击排行
{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隐私政策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鄂ICP备20200184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