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两万留学生来华学技术,中国的学校们图个啥?

   日期:2025-07-29     作者:caijiyuan       评论:0    移动:http://www.wrujm.cn/mobile/news/11046.html
核心提示:学生A来自印度南部,在国内经过多次高考都未能进入本地医学院。在对比了俄罗斯、乌克兰、菲律宾等国家的留学方案后,她最终选择

学生A来自印度南部,在国内经过多次高考都未能进入本地医学院。在对比了俄罗斯、乌克兰、菲律宾等国家的留学方案后,她最终选择来湖南某医科大学攻读英文授课的MBBS课程。她表示,中国的课程体系更系统,师资水平高,实习安排清晰,生活成本也相对较低。目前她计划毕业后回印度报考医学资格考试(FMGE),成为注册医生。这一类学生,在中国高校中并不鲜见,尤其在中部、南方和沿海的医学院校中,构成了留学生的主力群体。


学生B来自印度浦那,目前在华中科技大学攻读人工智能方向的硕士学位。他参与的研究项目聚焦于工业数据建模,使用来自中资企业的真实数据,课题由导师牵头申请科研经费。他提到,中国高校的科研平台、项目参与度和导师水平,给予了他比在印度更多的成长机会。此外,通过中文课程,他还对本地文化和工作环境建立了深入了解。


学生C所在的某医科大学,目前每年招收约400名国际留学生,校方透露这部分学生带来的学费年收入超过5000万元人民币。这些收入不仅用于学校的教学投入,还改善了国际学生公寓、引进了双语师资、提升了学校国际排名,为地方政府和学校的“教育出海”提供了新动能。


尽管上述案例展现了开放带来的实际红利,但仍有不少反对声音值得关注。有人担心技术安全,认为印度学生大量集中在医学、工程、AI等关键领域,未来是否可能反过来参与与中国的技术竞争,成为潜在的战略风险。也有人质疑教育资源分配不公,指出国内学生考研压力巨大,资源紧张,而留学生却享有小班教学、外教资源和宿舍保障,是否造成了内部矛盾。还有观点从中印关系复杂出发,质疑中国是否有必要在教育领域对印度持续敞开大门。

 
特别提示:本信息由相关用户自行提供,真实性未证实,仅供参考。请谨慎采用,风险自负。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最新资讯
0相关评论

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
推荐文章
推荐图文
最新资讯
点击排行
{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隐私政策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鄂ICP备20200184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