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段时间以来,在长三角一体化与乡村振兴战略的双重驱动下,安徽省县域消费市场正成为撬动内需的新支点。安徽省商务厅数据显示,2024年,全省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2.4万亿元,同比增长4.7%,增速居长三角首位。这一数据背后,是安徽省通过重构商业生态、激活要素流通、创新消费场景,走出的一条特色县域消费升级之路。
政策精准投放助力县域消费体系重构
作为全国县域商业建设行动试点省份,安徽省已建成覆盖所有县区的三级商贸流通网络。其中,宿州市2024年新改造提升乡镇商贸中心、大中型超市23个,建成县级物流配送中心14家,乡镇快递网点覆盖率达100%;蚌埠市怀远县2024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236.7亿元,同比增长4.3%,虽然该县乡村消费品零售额增速低于城镇,但商品房销售面积增长56.7%,折射出县域消费潜力的释放空间。
与此同时,政策的精准投放成为关键。2024年,宣城市泾县通过打造“1小时商贸服务圈”,乡村消费品零售额同比增长7.0%,增速高于城镇1.9个百分点。当地创新推出的“电商+直播+供应链”模式,带动宣纸、木梳等非遗产品线上销售额增长140%,既激活了传统产业,又培育了新消费场景。
数字经济成为县域消费升级核心驱动力
当前,数字经济正成为安徽省县域消费升级的核心驱动力。安徽省商务厅数据显示,亳州市“药材云仓”通过区块链溯源技术,实现中药材线上交易额突破50亿元;滁州市“智慧物流大脑”整合3000辆农村配送车辆,将生鲜产品损耗率降至5%以下。记者还从宿州市人民政府了解到,宿州壹度股份打造的B2B2C供应链平台,连接800余家上下游企业,实现村级商店订单24小时送达率100%。
此外,在数字技术的发展下,直播电商成为了安徽省县域经济的“新引擎”。砀山酥梨通过抖音“山货上头条”活动,单季销售额突破8000万元;金寨县直播助农带动茶叶销售增长300%……安徽省商务厅数据显示,2024年全省新增农村电商经营主体745个,电商带动农产品销售超200亿元。
多地返乡创业与消费升级形成“共振”
在阜阳市、宿州市等地,返乡创业潮则与消费升级形成“共振”。
研究院数据显示,2024年春节期间,阜阳市休闲娱乐品类商户数增速超十倍,“密室逃脱”“剧本杀”等新业态成为县域消费新业态:如90后创业者李阳在阜阳市临泉县开设了一家VR游戏体验馆,今年春节期间日均接待200人次,带动周边餐饮、零售消费增长35%。
值得关注的是,当前安徽省县域消费呈现明显的“品质化”特征:库迪咖啡、无印良品、西西弗书店等品牌加速下沉,开业即成为区域消费地标。徽文化元素也正在重构消费场景,黟县人民政府发布的数据显示,黄山脚下的“徽派民宿+非遗体验”模式,使黟县旅游消费客单价提升至1200元/人,带动周边农产品销售增长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