境外绿色主权债券发行有据可依

   日期:2025-03-14     作者:f4biy       评论:0    移动:http://www.wrujm.cn/mobile/news/8367.html
核心提示:■本报记者 林水静近日,财政部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绿色主权债券框架》(以下简称《框架》),这是财政部作为国际绿色债券发行人

■本报记者 林水静

图片

近日,财政部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绿色主权债券框架》(以下简称《框架》),这是财政部作为国际绿色债券发行人的基石文件。财政部将以此《框架》为基础在境外发行中国绿色主权债券(以下简称“绿色主权债券”),旨在彰显中国支持可持续绿色发展的决心,丰富国际金融市场高质量绿色债券品种,带动更多中资发行体发行绿色债券,进一步吸引各类投资者参与绿色金融市场。这一举措是我国绿色金融领域的重要里程碑。

■ 绿色转型新工具

绿色低碳发展是应对气候变化、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也是中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绿色发展离不开资金支持。

复旦大学绿色金融研究中心执行主任李志青在接受《中国能源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我国绿色低碳的发展和‘双碳’目标的实现都需要庞大的资金,通过对外发行绿色债券,可以获得更多的资金保障。此外,通过国际融资可打通多元化融资渠道,更好地为国内绿色项目提供资金支持,具有良好的示范效应。未来央国企、民企都可开展类似的融资项目。”

事实上,绿色债券作为绿色低碳转型的新工具,已经在全球范围内得到广泛关注和快速发展。从国际经验来看,我国在境外发行绿色主权债券具有必要性。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资源环境和生态文明研究中心主任陈少强告诉《中国能源报》记者:“法国、德国、日本等国家通过绿色主权债券的发行,显著提升了在国际气候治理中的影响力。中国通过境外发行绿色债券,能够在实践中展示环境承诺,增强国际声誉和话语权。中国也可以借鉴国际经验,完善国内绿色金融标准和监管框架。”

“目前来看,国际投资者对于ESG表现好的绿色资产具有较好的偏好,境外发行实际上有利于获得国际市场认可和支持。同时,国际市场比单一国家市场选择多,降低融资的成本。很多有出海规划的企业,可通过绿色债券释放遵循气候变化、自然资源保护等原则的信号,以获得国际投资者的认可。”李志青说。

■ 吸引力与日俱增

《框架》依照绿色债券标准委员会发布的《中国绿色债券原则(2022年版)》及国际资本市场协会发布的《绿色债券原则(2021年版)(内含2022年6月附录1)》建立。《框架》下发行的绿色主权债券将遵循以下四个核心要素:募集资金用途、项目评估及筛选、募集资金管理和信息披露。募集资金将用于支持国内绿色低碳发展。

“中国采取‘双轨并行’的策略,《框架》同时参照了国内国际的两版原则,在募集资金用途、项目评估、资金管理和信息披露方面与国际接轨,为标准互认提供了实践基础。另一方面,中国积极参与国际绿色金融标准的制定,通过绿色债券的实际发行,展示中国实践经验,促进中国标准与国际标准的逐步融合。这种‘以行促认’的方式,既保持了中国绿色发展的特色,又与国际接轨,为全球绿色金融标准的协调统一作出贡献。”陈少强表示。

值得一提的是,国际投资者对中国绿色债券的兴趣与日俱增。“从市场规模和流动性优势来看,中国已成为全球最大的绿色债券市场之一,具有较高的市场深度和流动性,能够满足大型机构投资者的资产配置需求。同时,中国政府高度重视绿色金融发展,通过完善绿色债券标准、加强信息披露、提供政策激励等措施,为绿色债券市场创造了良好的发展环境。加之共建‘一带一路’绿色投资机遇、人民币国际化等因素,我国绿色债券发行的吸引力逐渐增强。”陈少强透露。

“中资企业此前在国外发行过绿色熊猫债,海外市场反响良好。像绿色主权债券这样的主旋律债券,有国家信用背书,又有明显的环境效益,将更多地吸引投资者的关注。”李志青说。

■ 市场前景广阔

绿色金融作为金融“”之一,对助力我国绿色转型,推动我国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受访人士一致认为,随着“双碳”目标的持续推进和绿色金融政策的支持,未来我国绿色债券市场将呈现市场规模持续扩大、发行主体多元化、品种创新、国际化程度提高、市场透明度提高和标准体系不断规范化等趋势。

李志青认为:“接下来,仍要继续强化政策的支持,特别是为债券市场良好发展提供良好政策环境,包括进一步完善标准体系,提高信息的市场透明度,鼓励金融机构开展绿色债券的产品创新。另外,债券和信贷证券基金等不同绿色金融品种之间可以做一些联动和结合,以更好地满足投资者的需要。”

 
特别提示:本信息由相关用户自行提供,真实性未证实,仅供参考。请谨慎采用,风险自负。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最新资讯
0相关评论

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
推荐文章
推荐图文
最新资讯
点击排行
{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隐私政策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鄂ICP备20200184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