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受到北美寒潮、再通胀交易及对伊朗和俄罗斯石油的制裁影响,原油价格经历了突破性的上涨,结束了两个多月的震荡期。自2024年三季度以来,市场对基本面的悲观预期逐渐修复,布伦特原油价格回归至每桶80美元的合理区间,并预计在2025年将保持在70美元以上。当前的地缘政治情况与需求预期的改善,都为油价的上行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随着全球气温骤降,北半球多个地区的寒冷天气刺激了对石油产品的需求,尤其是在欧洲,传统的能源消耗模式面临影响,既有的天然气库存正以2018年以来最快的速度被消耗殆尽。这一现象不仅提升了短期的石油需求,同时也引发了市场对未来能源供应的紧张情绪。
此外,美国收紧对伊朗的石油制裁政策,使得伊朗原油的运输受阻,其到达目的地港口的数量持续下降。2023年初,乌克兰也关闭了通往欧洲的俄罗斯天然气管道,进一步加剧了市场的不安,加快了原油价格的上涨。而美国财政部近期公布的新制裁则针对了两家大型能源公司,涉及超过180艘船只及相关服务,这增加了市场对未来能源供给链的担忧。
从宏观经济的角度分析,特朗普政策的预期升温和再通胀交易的持续推进也为油价的回升提供了动力。市场积极预测特朗普上任后可能的政策调整,通胀担忧再起,进一步推动了油价的上涨。根据历史数据,自2022年以来,原油在地缘冲突的响应反应上表现出一定的敏感性,但当前油价的波动尚未完全融入地缘风险的溢价,这也意味着即使地缘局势出现缓和,油价也可能不会有显著的回落。
在投资的角度来看,油气开采行业的估值正在迎来修复的机会。鉴于目前中资企业在油气板块的规模与影响力,央国企在这一轮油价暴涨中更能够从中受益。特别是若在“中特估”政策背景下,央国企优化考核指标,将有益于改善其盈利能力与市场估值。此时,投资者可以关注那些受益于油价中高位,且在市场环境中能够保持相对优势的龙头央企。
当然,市场投资者也需保持警惕,国际油市的不确定性仍然较大,未来可能出现的供应链瓶颈、政策风险及地缘动荡都可能对油价走势产生重要影响。此外,能源市场不仅受到国内外政策的制约,也在不断适应新的供需格局,特别是在新能源快速发展的背景下,传统石油市场的竞争非常激烈。投资者应谨慎评估市场风险,灵活调整投资策略,以应对可能的波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