饲养“异宠”流行,亟待规范管理跟进丨时评

   日期:2025-04-01     作者:c3hlk       评论:0    移动:http://www.wrujm.cn/mobile/news/8969.html
核心提示:近年来,随着消费观念变化和个性化需求的推动,不少家庭开始尝试饲养“异宠”。所谓“异宠”,是指有别于猫、狗、观赏鱼等的小众

近年来,随着消费观念变化和个性化需求的推动,不少家庭开始尝试饲养“异宠”。所谓“异宠”,是指有别于猫、狗、观赏鱼等的小众宠物品类,爬行动物、小型哺乳类动物、昆虫等均可含括在内。养“异宠”新奇时髦,然而作为一种新兴养宠模式,“异宠”市场有待进一步规范治理。(3月31日《人民日报海外版》)

在当今社会,饲养“异宠”逐渐成为一股流行风潮。外形奇特的宠物,如狐狸、浣熊、蜥蜴等,吸引着众多追求新鲜与个性的年轻人。然而,“异宠”饲养热的背后却隐藏着诸多风险,亟待规范管理跟进。

图片

“异宠”交易与饲养,对生态环境和生物多样性构成严重威胁。许多“异宠”属于外来物种,它们在新环境中缺乏天敌制约,容易大量繁殖,抢夺本土物种的食物资源和生存空间。例如,红火蚁作为来自南美洲的入侵物种,取食农作物幼芽和其他昆虫,导致作物大量减产,危害粮食安全。福寿螺、巴西龟、鳄雀鳝等外来物种,也给我国生态环境和农业渔业生产带来了难以估量的影响。一旦这些“异宠”逃逸或被人为放生到野外,将对当地生态系统造成不可逆的破坏。

“异宠”交易链中,存在诸多非法行为,给消费者带来法律风险。很多“异宠”是通过非法途径引入国内的,消费者在购买时,若对其来源和合法性认识不清,很可能触犯相关动物保护法律法规。即便是作为宠物饲养,也可能涉嫌构成危害珍贵、濒危野生动物罪。此外,由于许多“异宠”来源不明,没有经过相关部门的检验检疫,其身上携带的毒性物质和病原微生物,可能对人类健康造成严重影响。例如,曾被截获的秘鲁巨大蟑螂,会分泌高致癌物黄曲霉素。

面对“异宠”饲养带来的种种问题,规范管理迫在眉睫。首先,相关职能部门应加强源头管理,强化口岸检疫监管与执法。在入境货物、运输工具、寄递物等关键渠道构建全方位防御体系,及时更新外来入侵物种名单和不允许交易的“异宠”种类。同时,要严格施行生物安全法、野生动物保护法等法律法规,对非法交易、运输、饲养、放生“异宠”的行为依法问责,加大惩处力度。再者,网络平台作为“异宠”交易的重要渠道,应履行监管和信息审核义务。提高商家进驻门槛,加强对交易过程的监管,通过关键词审核等方式,严查违禁动物类目的交易。相关部门和网络平台之间应建立高效的信息互通机制,堵塞管控漏洞。

此外,相关行业协会应发挥积极作用,加强行业自律,规范交易流程。对于饲养者来说,在决定饲养“异宠”前,也要充分了解其习性、饲养难度和可能带来的风险,摒弃冲动消费,做到理性饲养。

总之,饲养“异宠”不是一件小事,它关乎生态、生物、卫生等公共安全。只有加强规范管理,才能有效防范潜在风险,保障公众利益。

 
特别提示:本信息由相关用户自行提供,真实性未证实,仅供参考。请谨慎采用,风险自负。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最新资讯
0相关评论

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
推荐文章
推荐图文
最新资讯
点击排行
{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隐私政策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鄂ICP备20200184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