烂身、水霉,“越冬综合症”暴发性死亡!千万不能做这三件事!手机综合症「烂身、水霉,“越冬综合症”暴发性死亡!千万不能做这三件事!」

   日期:2025-02-17     作者:sxrxb       评论:0    移动:http://www.wrujm.cn/mobile/news/7066.html
核心提示:经过越冬后的初春,养殖场又开始流行 所谓“越冬综合症”而出现暴发性死亡现象。由于水产养殖业者急于控制养殖鱼类“越冬综合征

经过越冬后的初春,养殖场又开始流行 所谓“越冬综合症”而出现暴发性死亡现象。由于水产养殖业者急于控制养殖鱼类“越冬综合征”而减少损失,不同程度地出现了“病急乱投医”的问题。 因为一些水产养殖业者所采用的防控疾病的方法不妥当,而造成了更为严重的损失

建议水产养殖业者在对养殖鱼类的“越冬综合征”的治疗过程中,采取的措施与方法要注意客观环境条件,尤其是不要滥用号各种杀虫药物

大部分鱼死亡的症状都是:烂尾、烂身,特别以死大草鱼、大青鱼、黄颡鱼偏多,让很多水产养殖户苦不堪言啊!

患“越冬综合征”暴发性死亡的几种养殖鱼类(部分图片来自网络)

引起死鱼的几个原因

1、气候变化:是导致鱼出现死亡,比较重要的一个原因, 像前面寒潮降温以及近期天气突变,轻则导致池塘有益生物死亡,并产生毒素,接着气温又上升,加上鱼体质虚弱,重则导致应激反应严重,大量死鱼;这主要归根到底,还是跟我们开春后没有施肥和改底,由于水环境的不断恶化,产生大量的有害细菌和有毒物质,而危害我们池塘里的鱼类。

2、机械性损伤:从走访死鱼的池塘看,大部分鱼尾部、身上都要明显的伤痕、掉鳞,这就是在拉网、运输、放苗的过程中,受机械性损伤导致的,这种损伤,一旦鱼感染了发病,基本是很难治疗的,就算是用药品泡到,也难得恢复,一定要提前预防。拉网、运输、放苗整个过程,就应该按照科学的流程去操作。

3、大量的投喂:出现“越冬综合征”的养殖鱼类主要是摄食性鱼类,而同池饲养的滤食性鱼类,患该病或者死亡数量均比较少。这种现象可能意味着摄食性鱼类在越冬前因为饲料中营养物质不平衡或缺乏,导致其储存在鱼体内的能量物质,不能满足其机体在漫长的越冬期间消耗的需求。开春后 大家就加大投食量,导致很多鱼的肝胆都出了问题,鱼长得又快,比较“嫩”,不耐运输,更容易受伤。

综上所诉,主要是这三大类原因,导致每年开春鱼出现大量死亡的。

死鱼时不能做这几件事

很多人看到鱼死的严重,都“病急乱投医不管池塘里有没有虫,都去杀一遍虫,甚至有人连续杀2-3次虫的。还有的人就是,一直不停的在往池塘里下药品,也许是药品剂量不到位、也许是含量不到位,反正就是越下药品,鱼越死得厉害。最后,有的人没办法,就开始下硫酸铜、生石灰了,结果一下,一塘鱼都出问题

死鱼的时候不能做的事:

1、不能随便加水、不能随便下肥;

2、不能随便乱用杀虫药;

3、不能用刺激性大的药品,比如:硫酸铜、强氯精、二氧化氯、生石灰;

养殖户应该做的事

1、先抗应激:恢复鱼的体质,再做其他处理,可以用“碧水灵+泼洒姜”;

2、找准病因,请专业的技术老师检查,不能靠自己“猜”;

3、针对虫的问题,一定要检查是什么虫,针对处理,没有虫,就不要杀,可以内服预防;

对于已经开始喂料的塘,不论是治疗还是预防都会方便很多,我一般都会建议我这边的客户:等温度上升到15度以上等时候,开始内服保健拌料投喂,三黄散100g+板黄散100g+肤美100g+饲料发酵伴侣300g,拌料连用3天,排除体内毒素垃圾,保肝护胆增强鱼体免疫力抵抗力。

4、针对当前的水霉病、烂身、烂尾,给一个建议性的方案,供大家参考:

(1)预防方案

每亩(水深1米)用霉平20g+聚维酮碘溶液125毫升+泼洒姜100克,10天或15天泼洒一次,直到水温升到20度以上。

同时配合内服(水温在15-20度鱼类仍然摄食),内服芳健。每100kg饲料拌20-50g+多维20-50克+粘合剂10克,半个月一次,提高鱼体免疫能力是关键。

(2)治疗方案

外用每亩(水深1米),第一天用霉平40g+聚维酮碘溶液125毫升+泼洒姜100克。第二天只用霉平,每亩(水深1米)50g,连续用3-4天。

内服,芳健:每100kg饲料拌50g+多维50克+粘合剂10克,只投喂一次。

第二步:选择连续晴天使用“浓戊二醛150毫升+霉平20克”用1亩,连续用两次。第三天使用“双氧底净颗粒”1包用3亩水体。

目前四川、湖南、湖北大暴发水霉病,大家高度重视。其它因素(拉网,运鱼、翻塘等)机体受伤等都可以采用此方案。

重点提示:现在发生的水霉病,关键因素是水温、水温、水温。防控重点是预防,预防,预防。

更多一线养殖实践经验干货

长按识别二维码 收听「塘边大学」

---- 广告时间到 ----

要了解或购买“霉平”

请务必底部留言【手机号+产品名称】

 
特别提示:本信息由相关用户自行提供,真实性未证实,仅供参考。请谨慎采用,风险自负。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最新资讯
0相关评论

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
推荐文章
推荐图文
最新资讯
点击排行
{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隐私政策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鄂ICP备20200184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