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康的三界理论搜狐网手机「拉康的三界理论」

   日期:2025-02-24     作者:xu1a5       评论:0    移动:http://www.wrujm.cn/mobile/news/7495.html
核心提示:弗洛伊德早期将人的心理结构分为意识、前意识和无意识;后来修正了这个结构模式,将人的人格区分为自我、超我和本我。拉康则提出

弗洛伊德早期将人的心理结构分为意识、前意识和无意识;后来修正了这个结构模式,将人的人格区分为自我、超我和本我。拉康则提出了想象、象征、实在的三元组和的理论模型,它是人类现实性的三大界域,也是组成人类所有经验的三大秩序。拉康的这个界域的三分法,并非只针对纯心理界,更是针对生存或存在界的,因此我们可以说它基本上是一种哲学性的而非心理性的划分。

拉康的三维世界不是一个时间是的序列,而是一个逻辑上的发展。彼此之间的关系是包容、贯通的,而不是此消彼长的。犹如老子曰:“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虽然拉康的语境中没有老子所谓的道,但我们可以将“主体”前历史的混沌比拟为一,进入镜子阶段之后,随着原始自我的形成,婴儿从原初的混一过度到母子间的二元世界,是为二。随着俄狄浦斯阶段的到来,父亲作为一个竞争者介入,打破了想象的母子间的二元世界,是为三。俄狄浦斯情结的克服标志着主题的形成与象征秩序的建立,文化便形成了。正是在文化的世界,才会使各种事物得其所,各有其各,是为万物。

“想象”成为构成拉康思想中心的三维世界之一,与象征和实在构成三重图式幻象。幻想、魅惑、诱奸迷恋是拉康对想象的诠释。特定地关系到自我和镜像之间的二元关系。想象始终保持幻想和引诱的内涵,但又不同于幻想性,它不是不合理的,在实在界中有强大的效果。想象秩序界的基础仍然是镜子阶段形成自我的形式,因为自我是通过认同相似者或者镜像而形成的,所以认同是想象界中的一个重要因素。自我和相似者形成了原型似的二元关系,并且二者可以相互交换。自我在这种关系中通过认同他人而形成,这种关系意味着自我和想象界本身都是一种根本性异化发生的位置,异化构成了“想象界”。

自恋是“想象界”的另一个基本特征。想象界是形象和想象、欺骗和诱惑的世界。想象界中的基本幻想就是那些关于完整性、自主性、二元性的幻想,尤其是关于相似的幻想。因此想象界是外在面貌的秩序,这些外在面貌是一些欺骗性的、可以观察的现象,它们隐藏了基本的结构。人的各种情感就是这样的现象。也因此使拉康高度的关注镜子阶段,他认为可以以此彻底清楚地解释自恋这个概念。

象征界是被结构化为精神分析语言所涉及的现象与秩序,拉康说精神分析在本质上是象征功能的实践者,相比想象的特征在于二元关系。(1)想象是文化的,任何的文化都可能被看作是象征结构的集合,它调节着诸如亲属关系、联姻,包括语言和艺术这样一些规则。“象征”的特征在于三元的结构。(2)象征首先是语言的领域,也是“他者”的中介。因为交换的最基本形式就是语词的交流,离开语言,法律和社会将变的不可思意,所以象征在本质是上是一个语言学的纬度。也就是说是一个符号与意义的问题。(但是,拉康并没有简单的地将象征界与语言等同起来。相反,语言在涉及象征方面的同时,也涉及到想象和实在的方面。语言的象征方面是能指,在这个方面,各种能指都没有实证的存在,纯粹有相互之间的差异组成。)那也就是说谈为什么能治病,精神分析在任何方面都有语言的结构。属于象征秩序,无意识象语言一样被结构着。(3)象征性也是彼者性,精神分析是主体性的缺乏和彼者性的在场。拉康将这个另我称为“他者”,无意识就是大彼着的辞说,因此整个地属于象征界。

象征是法律的领域,是与自然秩序相对的领域主体间的关系始终受着大彼者的中介。只有大彼者存在交流才具有回溯性。法律在俄狄浦斯情结中规定了欲望。象征也是死亡的领域,是缺席和缺乏的领域。象征既是调节彼者、主体与物之间的距离的快乐原则,也是依靠重复而超越了快乐原则的死亡的冲动。事实上,“死亡冲动只是象征界的面罩。”6自主性,真正具有自主性的是象征秩序。它不是由生物、遗传所决定的上层结构,完全可能与实在界有关。7象征的整体性,象征秩序的整体性被拉康称作一个宇宙。

如果说想象是形象的世界那么象征则是语言的世界;如果想象的基本特征在一起二元性,母子间的二元性,原始自我与镜像间的二元性;那么,象征的基本特性在一起三元性,自我、父亲和母亲的三元性,也就是自我、他者和对象的三元性。象征界是一个由自我、他者和对象构成的三元世界,前历史的主体是一个不可说的神秘存在,在至关重要的镜子阶段它在哪个神秘的一刻被镜中发射过来的形象捕获,从而立即兴奋地将它认同为自己,在想象界中,前历史的主体的唯一要求就是成为母亲的“菲勒斯”。但是随着俄狄浦斯阶段的到来,这种情况必然要发生改变。这时,母亲这个最初的力比多对象以为父亲的名字而改变成了一个能指,而主体的自我理想则由父亲来体现。这就是说,因为父亲的名字的介入,世界发生了彻底的改变,主体从此进入了语言的世界、文化的世界、法律的世界,进入了象征的世界。

“实在界”这个概念可以视为拉康思想的起点之一,但是它在拉康后来的思想发展中经历了许多转折和变化。

实在都在语言之外,无法象征化绝对抗拒象征化。这就意味着实在就是不可能的东西,因为它不可想象,也难以整合进象征界,无论如何难以得到。这个基调一直保持在拉康后来的思想中并不断发展,由此他把实在与不可能连接在了一起。“我们首先要切记,拉康所说的实在绝对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外在现实,”否则这个概念没有任何理论意义。拉康对实在的思考基于他对精神症的探索,因此必然与无意识具有密切的联系。传统的精神分析学认为,在栩栩如生的幻想中发生的事情,其实质就是无意识变成了意识;换句话说,在幻象中,想象出现在了实在界中,并被精神症患者视为现实。对拉康来说,这种观点是难以接受的,因为他认为无意识在本质上其实就是他者的话语,是一种语言。所以拉康认为,如果精神症患者来说无意识变成意识,不是因为想象出现了实在之中,而是象征变成了实在。也正因此,拉康说:“从压抑的意义上说,所有被象征界拒绝了的东西又重新出现了实在界之中。”为此拉康援引了《狼人》病例中一个典型的细节解释了自己的这种观点。我们可以这样理解:不论对男性还是女性而言,阉割情结的意义都是象征性的;只有承担了象征的阉割,人才能正常成长。在这个《狼人》病例中,狼人拒绝了一切形式的阉割,所以阉割无法象征化。当这无法象征化的阉割被压抑之后,它以栩栩如生的幻觉的形式出现在了实在界中;只不过这里仍有替代发生,所以狼人在幻觉中看见自己的手指几乎被割断下来,但是在他此时的无意识中,他获得的信息是自己的阴茎被割了下来,仿佛自己真的被阉割了。

“在象征界中被拒绝的东西又重新出现在了实在界中”这句话拉康是站在精神症患者的立场说这句话的。因为对精神症患者来说,实在就是现实。以这个病例而言,我们所谓的幻觉就是狼人的现实,而不是他的想象。而传统的精神分析学之所以认为精神症患者的症结在于误将想象当作现实,那是因为他们是站在自己的立场上说话,而且他们只满足于区分精神症和神经官能症;对他们来说,精神症患者的幻觉当然只是一种想象。而拉康不同与他们的贡献是,拉康在实在和象征之间发现了确定的联系。对拉康来说,精神症患者就是向我们揭示了实在界的人。他向我们揭示了真正的原因,真正的实体,尤其是当他使象征变得形象可见时,他揭示了所有原因的原因,揭示了实在中的物。由此我们不得不承认,对精神症患者而言是真实的事情对其他所谓正常的人也同样适用;精神症患者再次成为揭示真理的典型,这个真理对所有人都一样。

对拉康来说,如果我们要建立一门关于人的科学的话,精神症患者才是唯一真正的科学家,而不是精神分析学家。如果我们承认,对精神症患者来说,整个象征界都是他的实在,就象狼人那样,那么我们必然要得出这样的结论:他是真正揭示了人类精神的人。

综上所述,处于想象领域的是自我,处于象征领域的是主体我,处于实在界的是无意识主体它。因此,如果要解除主体的异化就必须始终在主体的自我和他的话语的我的关系中来理解话语的意义。

 
特别提示:本信息由相关用户自行提供,真实性未证实,仅供参考。请谨慎采用,风险自负。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最新资讯
0相关评论

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
推荐文章
推荐图文
最新资讯
点击排行
{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隐私政策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鄂ICP备20200184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