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雪球App,作者: ETF老战士,(https://xueqiu.com/7797358017/321002632)
摘要:
1、 市场回顾和展望:
(1) 市场回顾:本周A股市场连续两周调整后,本周震荡反弹,各市场板块均有一定上涨。上证指数上涨2.31%,收于3242点,、和分别上涨1.61%、3.73%和4.66%。从市值规模指数的表现上看,本周表现继续相对好于大盘。大盘()上涨2.14%,中盘()上涨4.06%,小盘()上涨5.35%。风格方面,本周成长风格(:+2.25% )表现相对好于价值风格(:+1.52% )。从行业角度来看,本周31个行业全面上涨。社会服务(+6.39%)领涨,传媒(+6.16%)、(+6.14%)、通信(+6.13%)、机械设备(+5.37%)和基础化工(+4.90%)涨幅居前。相对而言,家用电器(+0.03%)基本收平,排在最后。结构性机会:进一步从申万二级行业看,互联网电商(+10.14%)、广告营销(+9.06%)、油服工程(+8.21%)、休闲食品(+7.93%)、通信设备(+7.73%)、专业连锁(+7.55%)、软件开发(+7.49%)、旅游及景区(+7.34%),(+7.28%)和影视院线(+7.23%)涨幅居前。风险偏好:本周日均成交额为12008亿(前值11421亿),有一定幅度回升。融资资金本周净流入136亿(截至1月16日)(上周净流出215亿) ,融资余额小幅回升。总体来看,市场风险偏好有一定的回升。
(2) 市场展望:
① 海外:
政策面:美国新总统上任:1月20日特朗普将正式就任,本周提名听证会上贝森特、卢比奥释放有关后续经济、外交等方面政策的信息。有关财政政策,贝森特强调美国债务恶化源于支出端问题,应削减可自由支配支出。同时,贝森特表示一定会延长TCJA法案,否则经济将面临衰退。有关关税政策,贝森特认为加征关税对美国通胀的影响可控,并提及若关税制裁过于严厉会减少美元的使用。有关能源政策,贝森特支持核能发展,并支持加大对俄罗斯石油公司的制裁力度。有关货币政策,贝森特认为美联储应保持独立,并强调美元世界储备货币的地位。
基本面:美国12月通胀数据:12月环比增速录得0.4%,高于前值的0.3%,主因能源价格明显上行,而核心CPI环比增速录得0.2%,低于预期与前值的0.3%,自2024年6月以来首次放缓。其中二手车价格环比增速回落,住房分项环比增速持平前值,长期对通胀带来上行压力的医疗保健服务价格环比增速降温。
资本市场:据CME数据显示,截至1月17日,市场维持2025年仅6月降息一次的预期,6月降息25BP的概率从上周的41.36%升至44.65%。2年、10年期美债收益率分别下行13BP、16BP至4.27%、4.61%。本周COMEX黄金上行0.92%;美元指数小幅贬值0.25%至109.4;ICE布油上涨1.22%。
② 国内:
政策面:① 央行:1 月 13 日,中国人民银行等将企业和金融机构的跨境融资宏观审慎调节参数从 1.5 上调至 1.75。②中美关系:1 月 17 日,中美元首通过电话交流,两国元首同意建立战略沟通渠道,就重大问题保持经常性联系。
基本面:① 12月贸易数据:出口金额(美元计价)同比增速从11月的6.7%回升至10.7%;②12月社融:同比多增9249亿元,主要受财政发力、地产需求边际改善的拉动,而企业融资需求仍偏弱;③2024年GDP:全年实际增速录得5%,4季度增速回升至5.4%,12月生产、社零等指标呈现边际改善。
③ 向前看,海外方面,特朗普1月20日就职,特朗普团队表示或将采取“逐月提高”的方式加征关税,并将其作为谈判筹码,因此市场关注的关税力度可能弱于其竞选期间的承诺。而即将到来的1月美联储议息会议预计将暂停降息,3月才会给出进一步降息指引。但市场对此交易的已经比较充分,对市场带来的扰动预计十分有限。而2025年1月17日晚中美最高领导人通话释放了中美关系阶段性缓和的信号。近期海外扰动有望缓释,短期支撑A股。国内方面,2024四季度GDP为5.4%,虽然主要原因是外需延续较高景气、对美“抢出口”等拉动工业生产回暖,内需对政策依赖度依然较高。但整体来看,四季度GDP明显好于市场预期。而微观层面,上周年报预告节奏值得关注,截至上周共有523家公司年报预忧,这与2011-24年1月下半月的预忧数的平均值接近。年报预告负面信号基本已集中释放。内外共振,市场风险偏好得到改善。向前看,随着春节后流动性的回补、投资者对两会政策的期待,春节至两会期间有望形成股市反弹的窗口期。
④ 具体的板块配置:可重点关注: ①新质生产力(科技成长)、尤其是政策重点聚焦的“人工智能应用”和“低空经济”:AI应用、国防军工(低空经济);②受益于扩内需政策:电子、汽车、家电、港股互联网; ③红利策略仍可作为长期的配置品种:红利概念尤其是银行板块。
2、具体来看,近期以下ETF可重点关注:
(159851):覆盖金融领域自主可控/国产替代的相关硬件和软件(基础软件、应用软件)。并且具备向其他信创领域拓展的空间。
(512000):贝塔驱动叠加低估值,有望成为行业向上的新的基本逻辑。目前,券商板块估值,处在历史分位数的低位。政策催化,叠加事件驱动(国泰君安和海通合并重组),处于历史底部估值的券商板块迎来修复行情。
(159363):跟踪创业板人工智能指数。全面覆盖AI相关硬件、软件和应用,聚焦以AI为主业的公司,行情相关性更高。
(515260):做为科技行业的上游企业,随着下游消费电子、汽车电子、AIOT等的不断发展,带来的需求必然推动整个行业板块的景气度不断提升。芯片是电子板块中关注度较高的子板块,国产替代的逻辑带动板块上行。而近期消费电子随大厂AI应用端的推出,有望推动电子行业(芯片和消费电子)共同向上。
国防军工(512810):在当前地缘政治风险日益加剧的背景下,国防工业“十四五”甚至“十五五”期间有望向备战实际需要的领域倾斜,扩军备战成新常态。随着我军装备数量和质量的双提升,国防信息化和现代化程度也将提速。23年三、四季度“中期调整“后,2024年进入到“十四五”后半程,部分扰动因素逐步消除,国防军工行业有望迈入武器装备现代化建设的加速期。船舶、飞机(军机、航发、大飞机、)、卫星、低空经济等重点领域均有较强的确定性增长,叠加近期市场对新一代战机关注度大幅提升。
(516380):带动了汽车的电动化,而智能化是汽车在新能源车之后的下一步的发展方向,是中长线最具确定性的板块之一。随着近期技术的不断更新(AI应用的不断深化)和下游需求的扩大,智能电动车产业的发展有望不断提速。
(513770):由范围内30家流动性较好、市值较大的互联网主题上市公司股票构成,覆盖了互联网社交平台、电商、游戏以及相关的软件、硬件企业。很好地代表了中国互联网行业的整体发展。
(162411):和原油价格相关度高,油价上涨阶段弹性更高。近期主要变量是需求端的预期、 OPEC国家石油产量的变化、地缘政治事件和美元指数走势。
美国消费(162415):覆盖美国当地的优秀的线上、线下的消费企业,其中权重股包括、、、等高景气度的公司,业绩长期向好。虽然短期美股受加息预期、疫情影响或有调整,但美国消费当中的成分股更偏“必选”。美股有望随降息预期的强化而延续涨势,历史上看,消费往往领先美股整体表现。
海外科技(501312):主要通过投资于海外科技主题相关基金,最终投资于将科技作为企业长期发展支撑的股票。企业的核心任务之一是进行研究与开发(R&D),科技创新是此类企业参与市场竞争的核心能力。海外科技主题基金指主要投资于在科技领域(尤其是颠覆性创新领域)的上市公司股票的公募基金(包括ETF)。
------
正文:
一、重点市场回顾:
• A股:本周A股市场连续两周调整后,本周震荡反弹,各市场板块均有一定上涨。上证指数上涨2.31%,收于3242点,、和分别上涨1.61%、3.73%和4.66%。从行业角度来看,本周31个行业全面上涨。社会服务(+6.39%)领涨,传媒(+6.16%)、(+6.14%)、通信(+6.13%)、机械设备(+5.37%)和基础化工(+4.90%)涨幅居前。相对而言,家用电器(+0.03%)基本收平,排在最后。本周日均成交额为12008亿(前值11421亿),有一定幅度回升。
• 港股:本周同样震荡反弹。、恒生国企和分别上涨2.73%、3.05%和2.78%。本周12个行业中全部上涨。资讯科技业(+4.11%)涨幅居前,其余11个行业下跌。资讯科技业(-7.89%)跌幅最深。而非必需性消费(+3.03%)、医疗保健业(+2.95%)、原材料业(+2.84%)和必需性消费品(+2.70%)涨幅居前。而港股互联网3.95%。本周南向资金继续净流入403亿(前值+ 462亿),流入幅度维持高位。
• 美股:本周市场大幅反弹,、和道琼斯工业平均分别上涨2.91%、2.85%和3.69%。英国股市本周上涨3.11%。
• 商品:自美国财政部发布对俄罗斯石油行业的制裁后,油价快速反弹,本周窄幅震荡,下周特朗普即将上任,对包含俄罗斯、伊朗、委内瑞拉在内的国际制裁、以及对加拿大和墨西哥的石油流向可能有所影响,目前市场以观望情绪为主,油价震荡。最终本周WTI上涨1.04%,Brent上涨1.22%。市场预期美联储2025年继续降息的概率仍处于相对低位。特朗普即将上任,市场不确定性或继续释放,短期抗通胀特征和避险属性有望继续推升金价。最终本周黄金上涨0.46%,收于2702美元/盎司。
二、国内外宏观动态
1、 国内
1)2024年12月经济数据:2025年1月17日,国家统计局公布经济数据。2024年四季度GDP同比5.4%(前值4.6%),全年GDP同比5%(2023年5.2%);12月工业增加值同比6.2%(前值5.4%),社零同比3.7%(前值3%);1-12月固投同比3.2%(前值3.3%),地产投资同比-10.6%(前值-10.4%),广义基建投资同比9.2%(前值9.4%),制造业投资同比9.2%(前值9.3%)。
- GDP:2024年实际GDP同比5.0%,名义GDP同比4.2%,分别较2023年的5.2%、4.7%小幅回落,指向2024年经济增速较2023年小幅放缓。单季度而言,2024年4季度GDP当季实际同比从3季度的4.6%回升至5.4%,高于彭博一致预期的5%,名义GDP增速亦从3季度的4%回升至4.7%,由此,GDP平减指数较3季度的-0.5%回落至-0.7%。实际GDP季调环比折年增速从3季度的5.3%回升至6.6%、或显示9月底以来的稳增长政策带动4季度经济环比动能有所回升。
- 生产:2024年工业增加值同比5.8%,较2023年的4.6%小幅提升,应和出口韧性较强的支撑有关;服务业生产指数同比5.2%,较2023年的8.1%回落,主因基数走高、金融业放缓、房地产业拖累加大。而12月单月来看,工业增加值同比6.2%,较前值提升0.8个点,高于市场预期的5.5%;季调环比0.64%,较前值的0.46%提升,指向工业生产明显好转;四季度工业产能利用率也提升至76.2%左右。 服务业生产增速提升。12月服务业生产指数同比回升0.4个百分点至6.5%。分行业看,租赁和商务服务业,金融业,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生产指数分别增长9.5%、9.3%、8.8%、8.3%,金融业增速继续走高。
- 消费:2024年社零同比3.5%,二季度以来消费超预期走弱,四季度随着以旧换新等政策发力,消费增速触底反弹。12月单月来看,社零同比3.7%,较前值回升0.7个点,高于市场预期的3.5%;季调环比0.12%,较前值0.23%微跌。分品类而言,12月家电类商品零售额同比增速较11月的22.2%回升至39.3%,增速最高。汽车类商品零售额同比较11月的6.6%回落至0.5%。化妆品、通讯器材、文化办公用品、服装鞋帽等商品可能主要受“双十一”购物节错位效应消退的影响,同比增速有明显回升。此外,地产链相关的建筑装潢类消费同比增幅较11月的2.9%回落至0.8%、家具类同比增速从11月的10.5%回落至8.8%
- 投资:2024年固定资产投资同比3.2%,较2023年的3%小幅提升;其中全年地产投资同比-10.6%、跌幅仍大;基建投资同比分别为9.2%,下半年财政货币政策加码,基建实物工作量有所好转;制造业投资同比9.2%,背后是出口较强的带动、设备更新政策的支持。12月单月来看,房地产开发投资同比降幅从11月的11.6%走阔至13.3%。基建投资同比增速从11月的9.8%放缓至7.5%,主要受去年同期高基数影响,环比视角上近期基建实物量仍延续较高的景气度。制造业投资同比增速从11月的9.3%小幅回落至8.3%,中上游制造业行业整体维持较高景气度,下游行业投资有所放缓,或体现下游行业需求仍承压、对投资整体形成拖累。
- 失业率:12月城镇调查失业率5.1%,较前值微升0.1个百分点。31个大城市失业率5.0%,持平前值。
- 向前看:经济内生性需求仍待改善,而出口面临较大的不确定性,25年经济动能改善的持续性仍然需要政策的进一步支持。
2)2024年12月社融数据:2024年12月新增社融2.85万亿,预期2.11万亿,去年同期1.93万亿;存量社融增速8.0%,前值7.8%;M2同比7.3%,预期7.3%,前值7.1%;M1同比-1.4%,预期-3.7%,前值-3.7%。新增人民币贷款9900亿,预期8430亿,去年同期1.17万亿。
- 12月社融: 12月新增社融2.85万亿,同比多增9181亿,明显好于预期(2.11万亿),也好于季节性,存量社融增速较上月抬升0.2个百分点至8%。
- 人民币贷款: 12月新增信贷9900亿,同比少增1800亿,好于预期(8430亿),但略低于季节性(近三年同期均值1.23万亿)。
- 居民部门:居民贷款新增3500亿,同比转为多增1279亿。 12月居民短期贷款增加588亿,同比少增171亿,但仍好于季节性;居民中长期贷款新增3000亿,同比大幅多增1538亿,与同期销售改善表现一致。
- 企业部门:企业贷款新增4900亿,同比大幅少增4016亿。 12月企业短贷减少200亿,同比少减435亿;中长贷增加400亿,同比大幅少增8212亿,可能与化债推进后、城投平台相关贷款提前偿还有关。
- 债券:企业债减少153亿元,主要是城投债净融资大幅减少。由于2023年同期基数偏低,2024年12月企业债同比被动改善,少减了2588亿元。政府债增加1.76万亿元,同比多增8288亿元。
- 货币: 12月M1同比-1.4%,降幅较上月进一步收窄2.3个百分点,已连续3个月改善,市场好转、财政资金加快落地等可能仍是主要拉动,基数偏低也有一定支撑。M2增速同比7.3%,较上月抬升0.2个百分点,财政资金加快落地仍是主要支撑。存款端,12月存款减少1.4万亿,同比少增1.49万亿。其中,财政存款减少1.67万亿,同比大幅多减7504亿,指向财政支出加快落地。
- 向前看:社融增速回升的可持续性仍有待观察,而春节错位以及统计口径变化可能提振1月M1同比增速。
3)2024年12月贸易数据: 按美元计, 2024 年 12 月我国出口金额同比增 10.7% ,预期 7.1% ,前值 6.7% ;进口金额同比增 1.0% ,预期 -1.0% ,前值 -3.9% ;顺差 1048.4 亿美元,前值 974.4 亿美元; 2024 全年出口金额同比 5.9% ,进口金额同比 1.1% 。 2024 全年出口金额同比 5.9% ,进口金额同比 1.1% 。
- 出口:2024 年 12 月我国出口金额同比增 10.7% ,预期 7.1% ,前值 6.7%。部分由于2025年春节相对较早,部分企业可能将出口时间提前。抢出口效应或也有一定体现。外需层面保持稳健同样是重要的影响因素。
- 分国别看:12月我国对美进一步走强,对新兴市场国家出口仍有韧性。具体看,2024年12月我国对美国出口增15.6%,创2022年7月以来新高,相比前值回升7.6个百分点;对东盟、非洲、拉美和其他新兴市场(主要包括中东、中亚、东欧等)出口分别增18.9%、24.8%、16.9%、21.1%,相比前值回升4.0、14.0、5.9、13.0个百分点。
- 分商品看:12月机电产品出口仍有韧性,其中:交通运输设备出口改善,通用机械、家电、纺织纱线出口延续偏强;消费电子出口走弱。 具体看:交运设备,汽车、船舶出口同比分别回升19.8、4.5个百分点至12.1%、10.5%,扭转了前两个月的走弱趋势。通用机械、家电,出口同比分别回升15.0、4.0个百分点至29.0%、14.1%,韧性仍强。纺织品,出口同比回升7.9个百分点至17.2%,已连续三个月强于整体出口。电子,电脑、、手机、液晶平板显示模组出口同比分别回落6.7、5.7、15.3、4.4个百分点至9.5%、5.3%、-15.8%、6.3%。
- 进口:12月进口金额同比增 1.0% ,预期 -1.0% ,前值 -3.9% 。反映内需边际改善。分产品看,12月能源进口金额大幅回落11.2个百分点至-15.0%,其中,原油进口量同比从11月14.3%大幅回落至-1.1%,或由于能源价格上涨而降低进口量;机电产品进口同比近4个月首次出现回升8.4个百分点至6.7%,其中,、飞机及高新技术产品进口同比增速均有所回升。从进口量来看,主要商品进口量同比普遍回升,铁矿/钢材/铜材的进口量同比分别从11月-0.9%/-23.0%/-3.7%大幅回升至11.5%/6.0%/21.8%。
- 向前看:展望2025年,海外名义需求增速或小幅回落。不确定性主要在于美国新一届政府上台后可能带来外贸环境不确定性。在此背景下,出口增速或较2024年回落,更需内部政策加大对冲力度。
2、 海外:
2024年12月美国数据:2025年1月15日,美国劳工统计局公布2024年12月份的CPI数据:美国12月CPI同比增加2.9%,前值2.7%,市场预期2.9%;核心CPI同比增加3.2%,前值3.3%,市场预期3.3%。
- :12月CPI同比增2.9%,预期2.9%,高于前值的2.7%。环比0.4%, 高于前值的0.3%,预期0.4%。
- 食品分项:食品价格持续上涨,12月食品环比0.3%(前值0.4%),同比2.5%(前值2.4%)。其中,家庭食品环比0.3%(前值0.5%),非家用食品环比0.3%(前值0.3%)。
- 能源分项:受原油价格回升影响,能源分项价格显著高于前值,环比2.6%,前值0.2%。
- 核心:核心CPI同比3.2%,低于前值和预期的3.3%;环比0.2%,低于预期和前值的0.3%。
- 核心商品:核心商品价格环比回落;12月读数为0.1%,前值0.3%。新车(0.5%)与二手车(1.2%)环比增速较上月回落,但仍保持在快速上升的区间,可能继续受到10月飓风Milton过后替代购买受损车辆的影响。1月份洛杉矶大火也可能会对此后受损车辆替代性需求产生一定支撑,进而增加价格粘性。家具和生活用品环比降0.2%,前值升0.7%,其中,电器类商品环比降4.1%,前值升0.7%,可能和假日促销活动有关。而个人护理商品环比回落1.1%,前值-0.1%。
- 核心服务:核心服务环比为0.27%,与前值基本一致。其中,权重较大、粘性较强的住房项价格12月环比0.3%,持平于前值。主要居所租金与业主等价租金环比涨幅均从上月的0.2%小幅反弹至0.3%,但四季度以来整体房租通胀相较于此前0.4%及以上的高增状态有所降温。12月酒店价格继11月环比上升3.7%后转跌,跌幅为1.2%。
- 超级核心通胀:环比回落显著。12月环比0.2%,前值0.3%;同比4.1%,前值4.3%。其中医疗保健、金融服务价格环比回调为主要拖累,环比分别为0.2%和-2.1%;汽车保险价格环比小幅回弹至0.4%,但仍然显著低于24年上半年1.3%均值。
- 降息预期:12月通胀放缓提升金融市场对美联储降息的信心。Fed Watch数据显示1月和3月美联储不降息的概率分别为97.3%和71%;前值为97.9%和76.3%;5月降息概率为53.8%,前值为32.9%。
- 资本市场:10年期美债收益率回落13bp至4.65%;美元指数回落至109.09。美股三大股指均涨,纳指涨2.45%,S&P500指数涨1.83%,涨1.65%。科技股整体领涨。
- 向前看:2025年通胀前景存在不确定性,主要来自于特朗普政策路径的影响。
三、A股行业数据更新:
1、行业资金面:资金流向
融资资金本周净流入136亿(截至1月16日)(上周净流出215亿) ,融资余额小幅回升。
• 净流入前三位:电子(+33亿)、(+23亿)和机械设备(+17亿)
• 净流出前三位:银行(-6.77亿)、(-3.77亿)、基础化工(-3.39亿)。
2、行业基本面之一:各行业PB(历史百分位)-ROE(预测FY1):
• PB:①农林牧渔、、建筑材料等无论三年期、十年期均处于偏低位置。②本周传媒、汽车和电子行业的估值(分位数)有明显抬升。
• ROE:而和家用电器的ROE(预测)均居于前列(且>15%)。
3、 行业基本面之二:各行业PE(TTM)- G (预测FY1):
4、 行业基本面之三:盈利预测
5、行业交易数据:
• 交易拥挤度:上周TMT交易拥挤度为35.12% ,本周为36.91%,有一定抬升。而机械设备(9.62%)、电力设备(7.06%)和汽车(5.79%)的拥挤度同样在相对高位。
四、市场展望和可重点关注的ETF:
1、 市场回顾和展望:
(1) 市场回顾:本周A股市场连续两周调整后,本周震荡反弹,各市场板块均有一定上涨。上证指数上涨2.31%,收于3242点,、和分别上涨1.61%、3.73%和4.66%。从市值规模指数的表现上看,本周表现继续相对好于大盘。大盘(沪深300)上涨2.14%,中盘(中证500)上涨4.06%,小盘(中证1000)上涨5.35%。风格方面,本周成长风格(全指成长:+2.25% )表现相对好于价值风格(全指价值:+1.52% )。从行业角度来看,本周31个行业全面上涨。社会服务(+6.39%)领涨,传媒(+6.16%)、计算机(+6.14%)、通信(+6.13%)、机械设备(+5.37%)和基础化工(+4.90%)涨幅居前。相对而言,家用电器(+0.03%)基本收平,排在最后。结构性机会:进一步从申万二级行业看,互联网电商(+10.14%)、广告营销(+9.06%)、油服工程(+8.21%)、休闲食品(+7.93%)、通信设备(+7.73%)、专业连锁(+7.55%)、软件开发(+7.49%)、旅游及景区(+7.34%),能源金属(+7.28%)和影视院线(+7.23%)涨幅居前。风险偏好:本周日均成交额为12008亿(前值11421亿),有一定幅度回升。融资资金本周净流入136亿(截至1月16日)(上周净流出215亿) ,融资余额小幅回升。总体来看,市场风险偏好有一定的回升。
(2) 市场展望:
① 海外:
政策面:美国新总统上任:1月20日特朗普将正式就任,本周提名听证会上贝森特、卢比奥释放有关后续经济、外交等方面政策的信息。有关财政政策,贝森特强调美国债务恶化源于支出端问题,应削减可自由支配支出。同时,贝森特表示一定会延长TCJA法案,否则经济将面临衰退。有关关税政策,贝森特认为加征关税对美国通胀的影响可控,并提及若关税制裁过于严厉会减少美元的使用。有关能源政策,贝森特支持核能发展,并支持加大对俄罗斯石油公司的制裁力度。有关货币政策,贝森特认为美联储应保持独立,并强调美元世界储备货币的地位。
基本面:美国12月通胀数据:12月CPI环比增速录得0.4%,高于前值的0.3%,主因能源价格明显上行,而核心CPI环比增速录得0.2%,低于预期与前值的0.3%,自2024年6月以来首次放缓。其中二手车价格环比增速回落,住房分项环比增速持平前值,长期对通胀带来上行压力的医疗保健服务价格环比增速降温。
资本市场:据CME数据显示,截至1月17日,市场维持2025年仅6月降息一次的预期,6月降息25BP的概率从上周的41.36%升至44.65%。2年、10年期美债收益率分别下行13BP、16BP至4.27%、4.61%。本周COMEX黄金上行0.92%;美元指数小幅贬值0.25%至109.4;ICE布油上涨1.22%。
② 国内:
政策面:① 央行:1 月 13 日,中国人民银行等将企业和金融机构的跨境融资宏观审慎调节参数从 1.5 上调至 1.75。②中美关系:1 月 17 日,中美元首通过电话交流,两国元首同意建立战略沟通渠道,就重大问题保持经常性联系。
基本面:① 12月贸易数据:出口金额(美元计价)同比增速从11月的6.7%回升至10.7%;②12月社融:同比多增9249亿元,主要受财政发力、地产需求边际改善的拉动,而企业融资需求仍偏弱;③2024年GDP:全年实际增速录得5%,4季度增速回升至5.4%,12月生产、社零等指标呈现边际改善。
③ 向前看,海外方面,特朗普1月20日就职,特朗普团队表示或将采取“逐月提高”的方式加征关税,并将其作为谈判筹码,因此市场关注的关税力度可能弱于其竞选期间的承诺。而即将到来的1月美联储议息会议预计将暂停降息,3月才会给出进一步降息指引。但市场对此交易的已经比较充分,对市场带来的扰动预计十分有限。而2025年1月17日晚中美最高领导人通话释放了中美关系阶段性缓和的信号。近期海外扰动有望缓释,短期支撑A股。国内方面,2024四季度GDP为5.4%,虽然主要原因是外需延续较高景气、对美“抢出口”等拉动工业生产回暖,内需对政策依赖度依然较高。但整体来看,四季度GDP明显好于市场预期。而微观层面,上周年报预告节奏值得关注,截至上周共有523家公司年报预忧,这与2011-24年1月下半月的预忧数的平均值接近。年报预告负面信号基本已集中释放。内外共振,市场风险偏好得到改善。向前看,随着春节后流动性的回补、投资者对两会政策的期待,春节至两会期间有望形成股市反弹的窗口期。
④ 具体的板块配置:可重点关注: ①新质生产力(科技成长)、尤其是政策重点聚焦的“人工智能应用”和“低空经济”:AI应用、国防军工(低空经济);②受益于扩内需政策:电子、汽车、家电、港股互联网; ③红利策略仍可作为长期的配置品种:红利概念尤其是银行板块。
2、具体来看,近期以下ETF可重点关注:
金融科技(159851):覆盖金融领域自主可控/国产替代的相关硬件和软件(基础软件、应用软件)。并且具备向其他信创领域拓展的空间。
$券商ETF(SH512000)$ :贝塔驱动叠加低估值,有望成为行业向上的新的基本逻辑。目前,券商板块估值,处在历史分位数的低位。政策催化,叠加事件驱动(国泰君安和海通合并重组),处于历史底部估值的券商板块迎来修复行情。
创业板人工智能(159363):跟踪创业板人工智能指数。全面覆盖AI相关硬件、软件和应用,聚焦以AI为主业的公司,行情相关性更高。
电子ETF(515260):做为科技行业的上游企业,随着下游消费电子、汽车电子、AIOT等的不断发展,带来的需求必然推动整个行业板块的景气度不断提升。芯片是电子板块中关注度较高的子板块,国产替代的逻辑带动板块上行。而近期消费电子随大厂AI应用端的推出,有望推动电子行业(芯片和消费电子)共同向上。
国防军工(512810):在当前地缘政治风险日益加剧的背景下,国防工业“十四五”甚至“十五五”期间有望向备战实际需要的领域倾斜,扩军备战成新常态。随着我军装备数量和质量的双提升,国防信息化和现代化程度也将提速。23年三、四季度“中期调整“后,2024年进入到“十四五”后半程,部分扰动因素逐步消除,国防军工行业有望迈入武器装备现代化建设的加速期。船舶、飞机(军机、航发、大飞机、无人机)、卫星、低空经济等重点领域均有较强的确定性增长,叠加近期市场对新一代战机关注度大幅提升。
智能电动车ETF(516380):新能源车带动了汽车的电动化,而智能化是汽车在新能源车之后的下一步的发展方向,是中长线最具确定性的板块之一。随着近期技术的不断更新(AI应用的不断深化)和下游需求的扩大,智能电动车产业的发展有望不断提速。
港股互联网ETF(513770):由港股通范围内30家流动性较好、市值较大的互联网主题上市公司股票构成,覆盖了互联网社交平台、电商、游戏以及相关的软件、硬件企业。很好地代表了中国互联网行业的整体发展。
$华宝油气LOF(SZ162411)$ :和原油价格相关度高,油价上涨阶段弹性更高。近期主要变量是需求端的预期、 OPEC国家石油产量的变化、地缘政治事件和美元指数走势。
美国消费(162415):覆盖美国当地的优秀的线上、线下的消费企业,其中权重股包括亚马逊、特斯拉、星巴克、麦当劳等高景气度的公司,业绩长期向好。虽然短期美股受加息预期、疫情影响或有调整,但美国消费当中的成分股更偏“必选”。美股有望随降息预期的强化而延续涨势,历史上看,消费往往领先美股整体表现。
海外科技(501312):主要通过投资于海外科技主题相关基金,最终投资于将科技作为企业长期发展支撑的股票。企业的核心任务之一是进行研究与开发(R&D),科技创新是此类企业参与市场竞争的核心能力。海外科技主题基金指主要投资于在科技领域(尤其是颠覆性创新领域)的上市公司股票的公募基金(包括ETF)。
3、中长期可持续关注:
A50ETF(159596):A50是50只细分行业龙头企业组成的新一代大盘蓝筹指数,更好的代表中国龙头企业的走势。
A100ETF(562000):全新的中证100由二级行业龙头组成,综合考虑行业匹配,反映A股大盘蓝筹的整体走势。
A500ETF(563500):500只三级行业的龙头,采用行业平衡方法,更好的反应A股市场整体走势,代表中国经济的长期发展趋势。
银行ETF(512800):中长期看,随地产板块风险逐渐出清,银行资产质量有望得到进一步改善。政策转向,呵护银行息差(盈利)企稳。目前,银行板块整体估值仍处于历史低位,且股息率高企。板块中长表现值得关注。银行中期业绩有望实现稳定增长,为银行板块估值修复提供支撑。
价值ETF(510030):跟踪上证180价值指数,从上证180成分股当中根据价值因子(包括:股息收益率(D/P),每股净资产与价格比率(B/P),每股净现金流与价格比率(CF/P)、每股收益与价格比率(E/P))精选出60只价值风格股票构成。典型的大盘价值风格。
双创龙头ETF(588330):从“科创板+创业板”中选取市值较大的50只八大战略新兴产业上市公司股票组成成份股,表征我国战略新兴产业整体走势。
标普红利ETF(562060):跟踪标普A股红利机会指数,100只成分股,通过股息率因子和质量因子精选而出,大中小盘和行业分布均衡,整体呈现高股息、低估值特征,历史表现稳健,长期超额收益突出,在震荡市中的业绩更加突出。
$医疗ETF(SH512170)$ :医疗板块由医疗器械和医疗服务两个子板块组成。21年年中调整加入医疗信息化和医美两个高景气的子板块。三年疫情凸显我国医疗短板,自主可控性仍有待提升。在国产设备性能达到国际水平的前提下,政策资金齐发力,加速医药产业国产替代。中长期看:中国老龄化已进入加速增长阶段,叠加刚需属性,医疗需求也会出现明显增长。而医保集采政策超市场预期的风险已基本出清。在医疗新基建和设备更新的政策持续带来的新增需求拉动下,有望逐渐走出底部。
数据产业(516700):覆盖大数据存储设备、大数据分析技术、大数据运营平台、大数据生产、大数据应用等领域。当前数字经济快速发展,大数据作为三大要素之一,有望快速发展。近期也得到越来越多的市场资金关注。
科技ETF(515000):覆盖电子、通信、计算机、生物科技四大领域的龙头企业,新基建不断发力,带动科技行业整体向上。目前科技ETF已处于历史估值低位,或随相关子板块的复苏而重拾升势。近期热点话题不断,Chat GPT、信创、半导体的自主可控,叠加通信板块的持续复苏,科技主题有望持续向好。
新材料ETF(516360):覆盖新能源、新能源车、半导体、国防军工、化工和建材行业当中升级换代的传统行业所需材料、细分战略新兴领域所需的材料、和急需国产替代的上游材料。需求确定性高,发展空间巨大。相信在下游各高景气板块的带动下,长期向好。
有色龙头ETF(159876):中国经济复苏可期,叠加地产的企稳和新能源行业的拉动,铜铝和新能源金属需求增长预期好转。而近期地缘政治冲突不断,对金价形成新的支撑。而铜和铝的供给侧扰动,以及需求的改善预期,铜和铝的价格近期持续向好。有色相关上市公司的表现值得期待。
化工ETF(516020):从化工产业的长周期发展逻辑来看,在安全和环保趋严、以及“双碳”目标的大背景下,身处规范化重点园区、自身环保达标、拥有一体化产业链、规模化与技术领先实现的成强格局持续强化。特别是站在当前时点,化工龙头在基本面缓慢恢复的背景下,估值已跌至较低水平,估值具有较强安全边际,而下游需求有望抬升,化工龙头企业资产配置性价比持续凸显。叠加近期部分化工品价格上涨,化工板块近期表现值得关注。
绿色能源(562010):覆盖太阳能(光伏)、风能、水能、氢能、锂电池等行业的上市公司,反映绿色能源主题的整体表现。绿色能源符合国家的“双碳”战略发展目标,需求空间广阔。经过前期调整后,估值已处于低位,部分板块已逐渐企稳。
信创ETF(562030):涵盖业务涉及基础硬件、基础软件、应用软件、信息安全、外部设备等细分领域的上市公司证券作为指数样本,反映信创产业上市公司证券的整体表现。信创的核心目的是实现信息技术产业的完全自主可控,是我国经济转型升级的必经之路。
消费龙头(516130):由消费行业(可选消费和必选消费)中17个细分子行业的龙头企业组成。各板块细分有望渐次恢复,叠加近期政策支持,有望迎来估值修复。
食品ETF(515710):覆盖各种酒类、饮料、乳制品、调味品、休闲食品、速冻食品、烘焙等细分行业的上市公司。食品饮料行业是近五年市场表现最优异赛道。整体的景气度维持高企。其估值经过21年春节以来的调整之后,已处于低位。白酒板块Q2延续弱复苏态势,二季度行业淡季叠加价格疲软,增速边际回落。大众品春节过后消费景气回落,饮料需求较好,乳制品淡季去库存,餐饮供应链相关板块压力相对较大。节庆将至,国庆动销表现仍值得关注。本周板块大涨主要系政策面和资金面共振、叠加此前基本面悲观情绪已释放,横向比较下,以白酒为代表的食饮板块仍属于业绩确定性、ROE、现金流、股息率相对较优的板块,本周迎来超跌反弹。
地产ETF(159707):跟踪中证800地产指数,由龙头房企组成,业绩表现更为平稳,抵御不确定风险能力更强,市占率持续提升。相比于市场其它地产类指数,中证800地产指数龙头效应更加明显。近期稳地产政策有望提振地产板块企稳的预期。
香港中小(501021):包含多只在香港上市的中盘优秀中资企业。由于市值原因,不包含互联网企业,但这也使香港中小近期波动性远远小于各只传统的香港的大盘指数。使其成为布局香港市场的特色工具之一。流动性方面,对于美联储降息落地有利于港股流动性的改善和估值的提升。
@银行ETF @医疗ETF @券商ETF @华宝油气_海外科技 @科技ETF_515000 @金融科技ETF_159851